投资5亿余元,爱福地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日,生態環境部在濟寧召開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工作推進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總結“十四五”以來工作,部署下步重點工作。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魚臺縣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項目等等。其中,任城區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由山東愛福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福地”)傾力打造。該項目位于任城區喻屯鎮,總投資5.1億元,占地207畝,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資2.3億元,2022年1月正式投產,上半年實現營收1.8億元。
觀摩任城區愛福地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
資源循環利用,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走“科技興農、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支持循環經濟、再生經濟,每年補貼相關項目300萬元,并將項目實施企業納入任城區首批攀登企業,先后為企業解決多項訴求,幫助企業技術更新、發展壯大,推動企業建立全域循環利用體系。
愛福地作為濟寧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傾力打造了任城區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構建了新型農業農村生態循環經濟新路徑,促進了農民增收和化肥減量替代,提升了區域內群眾生態環境意識,形成了一種可借鑒、可復制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為濟寧市鄉村振興提供參考樣板。
該項目是鄉村振興重點示范項目、環保專項支持項目,共爭取到投資資金2000余萬元,是山東省唯一一個獲得雙向扶持的項目。
帶動周邊經濟,奏響惠民富民利民三部曲
該項目通過愛福地微生物核心發酵技術“變廢為寶”,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微生物有機肥料;該技術由南方科技大學劉科院士指導研發,中國農科院、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全面優化,該項目綜合應用的微生物 PGPR 技術以及細胞冷壓裂解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任城區依托該項目,在高標準農田建設區打造了5萬畝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示范田,可直接實現糧食增產500余萬斤。
該項目一期帶動周邊500人就業,每年向周邊100余家合作社、400余家庭農場,2萬余畝的“稻+”產業基地提供平價無害有機專用肥料,僅秸稈一項就為農民增收500余萬元。項目二期投資2億元,采取“村企共建”模式,15個村參股投資,通過集體入股、聯產入戶助力農民增收。
今年7月初,該項目開工建設,新建3.8萬平方米現代化標準廠房,建成投產后,每年可處理各類農業廢棄物60萬噸、生產各類微生物肥料30萬噸,廢棄物處理能力、設備智能化程度更高,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
目前,愛福地該項目年處理畜禽糞便8萬噸、菹草3萬噸、農作物秸稈2萬噸、瓜菜秧1萬噸,帶動周邊種養殖戶1200余戶,提供微生物肥料8萬余噸,改良土地40余萬畝,減量替代傳統化肥使用量1萬余噸,解決了困擾農村人居環境難點痛點問題,從源頭上減輕了秸桿對稻田水質的影響,為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愛福地將始終堅持走“科技興農、綠色發展”之路,充分發揮該項目綠色引擎的帶動作用,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全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先行區,將鄉村振興的工作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