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否还有增量空间?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4/10/21 11:31:06
云南农资市场,以其深厚的基础与较高的覆盖率,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度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企业不仅面临着价格战的持续洗礼,还需要在利润空间的压缩下寻求生存与发展之道。然而,正是这份成熟度与复杂性,孕育了云南农资市场独有的机遇与挑战,吸引着众多企业持续深耕与探索。如此高竞争的云南市场,是否还有增量空间?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市场趋于饱和,但增量空间依然存在。那么,在云南市场,如何做增量?多元特
云南農資市場,以其深厚的基礎與較高的覆蓋率,已發展成為一個高度成熟且競爭激烈的市場。
在這樣的市場中,企業不僅面臨著價格戰的持續洗禮,還需要在利潤空間的壓縮下尋求生存與發展之道。
然而,正是這份成熟度與復雜性,孕育了云南農資市場獨有的機遇與挑戰,吸引著眾多企業持續深耕與探索。
如此高競爭的云南市場,是否還有增量空間?答案是肯定的。盡管市場趨于飽和,但增量空間依然存在。那么,在云南市場,如何做增量?

多元特色作物是增量基礎

圖片

云南,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成為一片得天獨厚的種植熱土。

從絢爛的花卉到醇香的茶葉,從濃郁的咖啡到琳瑯滿目的水果,再到珍貴的中藥材與優質的煙草、蔗糖、天然橡膠,云南的農產品以其卓越的品質與獨特的韻味,贏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與贊譽。

《2023 年云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 年,云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 6834.5 億元,同比增長 4.3%,彰顯出云南農業經濟的蓬勃生機與強勁動力。2023 年,云南糧食播種面積 6364.83 萬畝,同比增長 0.8% ;產量 1974 萬噸,同比增長0.8%。在糧食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上,云南不斷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實現 1.9% 的增長,展現了農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成效。

圖片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云南的油料生產與蔬菜產業均實現了顯著增長。

在油料生產方面,2023 年,云南省油料產量 68.45 萬噸,同比增長 7.8%。

而在蔬菜領域,依托云南獨特的立體氣候和地理優勢,“云菜”品牌在全國各地打響,蔬菜種植已成為云南各地大力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報告》顯示,2023 年,云南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 2008.57萬畝,同比增長 1.8%;產量 2960.83 萬噸,同比增長 3.6%。目前,種植面積 100 萬畝以上的品種有辣椒、大白菜、普通白菜、蘿卜和鮮食豌豆 ;種植面積 50 萬畝以上的品種有萵苣、菜豆、結球甘藍、鮮食玉米、蔥和大蒜等。云南的蔬菜主要集中在紅河、曲靖、昆明、玉溪、楚雄等地。即便是蔬菜價格不好的年份,云南蔬菜種植面積還是基本保持的,主要是周期短,而且專業的種植戶越來越多。

水果產業同樣亮點紛呈。云南水果以其豐富的品種、優異的品質與獨特的反季節生產優勢,在國內外市場上嶄露頭角。《報告》顯示,2023 年云南水果種植面積 1150 萬畝,產量 1300.4 萬噸,年末實有面積排全國第 7 位,水果產量排全國第 9 位。超過 100 萬畝的品類有柑橘、芒果、蘋果、香蕉,超過 50 萬畝的品類有梨、桃、葡萄、李、石榴。

近年來,云南藍莓、草莓等小漿果發展迅速,多地形成“水果 +”的產業發展模式。譬如,藍莓就是很多廠商重點關注的作物。云南是中國早鮮優質藍莓的主產區,2022 年種植面積 14.02 萬畝,增長速度非常快,蒙自、建水、石屏等是優勢產區,標準化程度較高,品種技術也在不斷提升。

但是今年藍莓價格像過山車一樣,明年國內藍莓的產量會更多,不少種植基地種植戶開始擔心行情。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年國內藍莓價格進入了穩定的周期性循環,未來 5 年至 10 年,藍莓投資效益比應該會保持向好。

走訪市場時,當地企業還推薦我們關注一些其他的云南特色產業,譬如咖啡、堅果、茶葉等。

以咖啡為例,2022 年云南咖啡種植面積為130 萬畝,產量 11.3 萬噸。云南咖啡已經從 10 多年前的“廉價豆”,開始向“精品咖啡”邁進,越來越多的新農人加入云南咖啡的種植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譬如星巴克、雀巢、瑞幸等多個咖啡品牌推出云南咖啡豆產品。而咖啡種植非常需要技術和專業指導,譬如一年應該施幾次肥,每次施肥的時間點是什么,碰到銹病怎么辦,到了冬天應該預防什么。

總之,云南農業的豐富多樣性與持續創新力,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寶貴的增量空間。

圖片

農資投入仍存增量空間

圖片

多樣化的作物種植結構為農資產品,特別是肥料與農藥的剛性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盡管自 2015 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農資消耗量普遍呈現出下降趨勢,云南亦不例外,但這一變化背后卻孕育著農資產品結構優化的新機遇。

圖片

在化肥方面,顯著的變化在于產品結構的調整,傳統氮肥的占比持續減少,而復合肥市場份額顯著上升。與此同時,企業也都在調整自己的產品策略,譬如推出更多功能化、精準化的肥料產品;再譬如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水溶肥成為重點發展方向。

圖片

經濟效益好的時候,經作區的農戶也舍得投入,加上灌溉設施在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的普及,譬如在元謀,蔬菜、水果幾乎全部是滴灌,因此以水溶肥、腐植酸、氨基酸、海藻肥等為代表的特肥增長迅速。同時,有機肥、菌肥等能夠改良土壤、解決重茬問題的產品,也頗受農戶歡迎。譬如云南吉奧的有機多元復合肥、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在紅河、文山、玉溪等地得到了農戶的普遍認可。

云天化今年加大了新產品市場的投放力度和推廣力度,新產品也有著明顯的增長,如氮肥增效新品、磷肥新品、促根生根類功能型產品等。其中,水溶肥和促根生根類功能型產品在新產品中增量比較突出,展現了強勁的市場增長勢頭。云南云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學富認為,未來這兩類產品是重點突破的方向,也將是農資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經銷商表示,很多特肥產品的優勢其實就是全水溶,可配合滴灌,能夠節水節肥,還可以減少人力成本,但特肥使用情況極易受到農產品行情影響。

大理佳豐恒業總經理陳利斌表示,今年云南的水果、蔬菜、花卉,各方面行情都不算太好,種植戶投入積極性不高。而且特肥在云南推廣很多年了,已經屬于大眾化的產品,很難找出差異化的產品。紅河華七農資總經理楊云鵬也表示,今年整體大環境不好,肥料開始往中低端走,銷售比較緊張,銷售人員也都比較急躁。

蒙自的葡萄種植戶也表示,今年市場行情不盡如人意,在農資投入上格外謹慎。他們甚至不想展示,怕影響大家的積極性。

隨著云南地區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的積極推廣,農業種植端正逐步邁向綠色化、有機化、標準化及精細化。據了解,云南是全國最重要的綠色食品主產地之一,全省有機產品獲證產品4580個,綠色食品獲證產品 2547 個,地理標志農產品 487個,有機蔬菜、有機茶、有機核桃面積均居全國前列,茶葉、花卉、蔬菜、水果、中藥材等全產業鏈產值突破 1200 億元。

在此背景下,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成為云南市場新寵,為農藥行業的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綠色認證的農藥和生物農藥市場迎來顯著增長,高端農藥亦展現出巨大潛力。

另外,隨著人工、地租等成本越來越高,種植戶有意壓縮農資投入,農資價格、服務內卷都十分嚴重。同時,云南經銷商數量增加不少,因此很多經銷商想方設法保住或占領市場,有的挖掘產品性價比,調整產品結構,做新老產品的組合;有的深度聚焦作物,以應用技術解決痛點問題,套牢農戶;也有很多平臺開始做直營,銷量更加穩定,利潤也更好……

圖片

企業如何做增量?

圖片

要說哪里的農資市場競爭最為激烈,云南市場無疑名列前茅,堪稱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

在這片熱土上,農資產品的種類之全、品牌之眾,幾乎匯聚了市場上所有知名與新興的力量。

從基礎的有機肥、大化肥到高端的特種肥料,從傳統的化學農藥到前沿的生物農藥,乃至藥肥產品,一應俱全,琳瑯滿目。

在云南的農資市場中,耳熟能詳的國際大牌與迅速崛起的新興品牌同臺競技,競相展示著各自的技術實力與市場魅力。這里不僅是產品比拼的戰場,更是品牌策略與市場營銷的試驗田。每一家企業都使出渾身解數,力求在這片肥沃的市場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那么,在云南是否還有增量空間?企業如何做增量?

筆者走訪市場了解到,今年云天化在云南銷量符合預期。其中,復合肥銷量較往年同期有一定增長。

余學富表示,云天化在云南市場的成績,離不開企業多年對市場的深耕和客戶的大力支持。

此外,云天化還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策略以鞏固并擴大市場份額。

資源的精準投放

云天化十分注重資源的精準投放。主要就是從市場的角度出發,以客戶和市場為中心,靈活調整資源匹配與發貨節奏。

這幾年,在肥料行情的波動和當地干旱天氣持續大背景之下,云天化始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己任,與當地經銷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根據農資需求結構、農民用肥變化組織調度貨源,確保旺季不脫銷、不斷檔,力保本地區農資供應量足、價格穩定。

持續深化市場精耕細作

近幾年,云天化持續深化市場精耕細作,加強渠道管理,為每個縣級市場配備專業技術服務團隊,解決核心問題,確保服務落地生根。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云天化在技術服務領域的布局。他們在全國各地建立了36 個科技小院,其中云南占 17 席。科技小院“農資渠道 +科技服務站 + 技術服務團隊”的新型農資經營服務模式,通過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四零”服務,將農業技術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高效解決當地農戶的技術難題,推動農業技術的普及、應用與革新。

借助新媒體擴大聲量

新媒體已經成為常態化的一種交流或者宣傳的方式。

農資領域,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離不開田間地頭,也離不開種植戶。余學富認為農業新媒體工具的應用要源于市場、回歸市場、服務市場。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新媒體平臺將云天化的優質產品與服務帶給廣大消費者,助力農戶實現增產增收的美好愿望。

當下,云南的渠道商、基地種植戶也都在積極布局新媒體,包括抖音、快手、視頻號、B 站、小紅書、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等,譬如賓川順風農資、木戈農業等,都通過線上營銷獲得了更好的宣傳效果,而且節省了營銷成本。

新媒體的興起為農資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與無限機遇,關鍵在于如何巧妙駕馭這股力量,將新媒體作為橋梁,建立起更加緊密的用戶關系。

盡管云南農資市場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其內部卻仍然孕育著龐大的增長潛力和尚未充分挖掘的市場藍海,正等待著有遠見的企業繼續深耕細作。

企業需致力于強化品牌建設,塑造出獨樹一幟的市場標識,以差異化策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研發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品質需求。

在服務層面,企業應持續優化服務體驗,深入理解并響應農戶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增強客戶黏性。

此外,還要深化市場洞察,精準捕捉行業動態與消費趨勢,也是企業實現持續增長的關鍵。譬如,通過數據分析與市場調研,企業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脈搏,靈活調整戰略方向,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綜上,云南農資市場雖競爭激烈,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若能在上述方面持續發力,定能在這片沃土上實現持續穩健的增長與突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