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马铃薯大会】 谢建华:加强耕地建设保护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组委会 2025/3/2 10:10:01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 谢建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耕地建设保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关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大事。马铃薯土中生、土中长、土中收,因此,加强耕地建设保护也是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提前和基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圖片 1.jpg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  謝建華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首要任務。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加強耕地建設保護,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關系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大事。馬鈴薯土中生、土中長、土中收,因此,加強耕地建設保護也是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提前和基礎。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謝建華從加強耕地建設保護的重要意義、我國耕地保護的重點政策、推進耕地建設保護的主要舉措這三大板塊為此次馬鈴薯大會帶來了我國詳細的耕地情況,并著重強調了耕地保護的重要性。

加強耕地建設保護的重要意義

中國14億人口,每天一張嘴,就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要滿足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高質量耕地做保障,也就是每年的糧棉油糖菜播種面積大概穩定在23—24億畝,如果按1.3的復種指數倒推計算,耕地必須保持在18億畝以上,這是底線。

加強耕地建設保護的重要意義在于:

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前提和基礎

圖片 2.jpg

二、促進耕地資源永續利用的必然需要


我國耕地目前遇到的問題有“數量平衡”遇到瓶頸、“質量平衡”難度加大、“生態平衡”矛盾突出,所以必須要牢固樹立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理念,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圖片 3.jpg

圖片 4.jpg

圖片 5.jpg

三、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就要防止耕地退化和污染,加強耕地投入品監管,要著力解決好三個問題:

  1. 局部地區耕地退化問題;

  2. 耕地投入品的使用問題;

  3. 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問題。

這些問題包括了譬如:

  • 東北黑土區——“薄”“瘦”“硬”;

  • 西北地區——鹽漬化、地膜殘留;

  • 華北地區——耕作層變淺、地下水超、次生鹽漬化;

  • 西南地區——石漠化;
    南方地區——酸化、貧瘠化、潛育化;

  • 設施農業區——次生鹽漬化、連作障礙、養分失衡等土地現狀。

據統計,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0多公斤,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

圖片 6.jpg

我國耕地保護的重點政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健全耕地保護相關制度,加強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基礎性工作,強化耕地質量建設與地力提升,耕地數量質量得到有效保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耕地用途管制制度:


1978年至1985年,全國耕地凈減少4950萬畝,年均凈減少700余萬畝。1985年,全國耕地凈減少超過了1500萬畝,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耕地減少數量最多的一年。

 圖片 7.jpg


圖片 8.jpg

二是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對質量好、產量高、生產潛力大,集中連片的耕地,實施特殊保護的制度

圖片 9.jpg

三是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強調“占一補一”,著力推進耕地總量平衡;提出“耕地保護紅線”要求,既管數量又管質量;兼顧生態功能,提出“三位一體”保護;“進出平衡”“占補平衡”合二為一,探索“算大賬平衡”。

四是耕地保護責任考核制度


圖片 10.jpg

推進耕地建設保護的主要舉措

通過提升耕地質量來提高農產品單產,通過改善土壤生態來保障農產品安全,以質量換數量、釋放保供潛力,以生態促質量、兜牢安全底線,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一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是實現藏糧于地、確保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是提升耕地質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到2030年,建設12億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現有高標準農田2.8億畝。到2035年,逐步把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二是推進地力提升與退化耕地治理


首先需要推動實施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作物品質的重要保障、耕地質量的內在核心,對維持土壤生態環境、促進作物高產穩產起到決定性、關鍵性作用。

穩步提升耕地有機質,是確保耕地產能有效提升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

可以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規劃;多渠道投入資金,建立長效機;強化科技支撐,分區分類推進等方法推進耕地地力提升,減緩耕地退化。

同時,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加強酸化退化耕地治理都是重中之重。

圖片 11.jpg

三是加強耕地占補平衡和用途管控


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加強耕地種植用途管控

四是加強耕地保護監督考核和立法


強化耕地保護責任考核,加快推進耕地保護立法

"

新時代耕地建設保護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量質并重、嚴格執法、系統推進、永續利用”的重大要求,倡導“親土種植”理念,全面落實耕地建設保護重要政策和主體責任,不斷提升耕地質量等級和綜合生產能力,為促進馬鈴薯等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2025第十屆馬鈴薯產業生態發展大會暨首屆馬鈴薯作物春耕節

微信圖片_20250302101402.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