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中化正式成立,“两化”合并落地!万亿巨无霸诞生
南方農村報訊(記者楊吉龍) 5月8日,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由寧高寧擔任法人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中化”)已于5月6日在雄安新區正式注冊成立,并在今日舉辦成立大會。中國中化即為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聯合重組后的母公司。
(中國中化營業執照)
記者從知情人處獲得的中國中化公司營業執照信息顯示,新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注冊資本達552.58億元,經營范圍與此前公布的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實施重組后成立的新公司業務方向一致(涵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基礎化工、環境科學、橡膠輪胎、機械裝備、城市運營、產業金融等業務領域)。
成立大會現場
經營范圍與兩化“合并”方向一致
在營業執照上,中國中化注明的公司經營范圍為:經營國務院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并開展有關投資業務;綜合性化工及相關領域(種子、植物保護、植物營養、動物營養及其他農業投入品、農業綜合服務,化學原料、合成材料、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各類化工產品,石油煉制、加油站、石化產品倉儲及物流,石油、天然氣、化學礦產勘探開發,天然橡膠、輪胎及橡膠制品、化工設備、塑料與橡膠加工設備、膜設備等機械產品、化學清洗與防腐、電池、建材、紡織品、環境保護、節能、新能源)的投資和管理。上述領域相關實物及服務產品的研發、生產、儲運、批發、零售、對外貿易(不含危險化學品);房地產開發、酒店、物業管理以及教育、醫療康養等城市服務產業,信托、租賃、保險、基金,期貨等非銀行金融業務的投資和管理,資產及資產受托管理,進出口業務,招標、投標業務;工程設計、經濟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轉讓、展覽和技術交流;對外承包工程。(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中國中化logo
此前一個多月,“兩化“合并正式得到了國家批準。3月31日晚間,國務院國資委官網發布消息稱,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實施聯合重組。這標志著兩家世界500強的央企合并正式開啟,將形成一家資產過萬億、員工數達20萬的世界級巨頭公司。
同日晚間,中化集團官微發布消息稱,根據重組方案,將新設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新公司,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整體劃入新公司。新公司涵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基礎化工、環境科學、橡膠輪胎、機械裝備、城市運營、產業金融等業務領域。
4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回答記者關于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聯合重組的提問時表示,央企重組是為了更好優化資源配置,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是同行業重組,國務院已經批準了重組方案,有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適當時候會向大家介紹。
注冊資本高于“兩化”總和
中國中化可謂是“龐然大物”。
根據營業執照信息,新公司注冊資本高達552.58億元。而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化集團注冊資本為434.0421億元,中國化工集團注冊資本為111億元,兩者注冊資本總和為545.0421億元,低于中國中化。
企查查數據
據公司官網介紹,中化集團成立于1950年,前身為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現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總部設在北京,2020年位列《財富》全球500強榜單第109位。集團設立能源、化工、農業、地產和金融五大事業部,對境內外300多家經營機構進行專業化運營,并控股“中化國際”(SH, 600500)“中化化肥”(HK, 00297)“中國金茂”(HK, 00817)等多家上市公司,擁有全球員工近六萬人。
另據中國化工集團官網介紹,中國化工是在原化工部所屬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在世界500強列164位,員工14.5萬名,8.7萬名員工位于中國境外。公司業務板塊包括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橡膠輪胎、化工裝備和科研設計,在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研發基地,并有完善的營銷網絡體系。
“兩化”集團合并后,將華麗轉身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化工巨無霸。2019年,中化集團營收5863億元;而中國化工集團2018年銷售收入3919億元。雙方合并后總營收近萬億元,員工總數達20萬人。
入駐雄安新區企業總部區
據悉,中國中化的注冊落戶住址為雄安新區啟動區企業總部區,編號001。可以說是首批入駐的央企之一。
記者了解到,啟動區面積為38平方公里,是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承擔著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高質量發展引領、新區雛形展現的重任。
圖片來源:新京報
據悉,啟動區優先承接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和事業單位等。
圖片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