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樱桃坐果后大小果严重解析

作者:中农乐 2024/5/20 11:09:27
1、咱们今天不妨倒推一下:开春开花整齐,坐果后果个均匀。今年开花不整齐,果个大小肯定不均匀。这反映出花芽营养积累严重不足。花芽饱满果个大,花芽瘦秕果个小,也就是说,胎饱的娃生下大。今年大小果多证明上一年花芽分化营养不良,饱满程度不一样,和今年开春花前补养不充足造成的。2、树体营养首先保证果实长大和根系生长,多出来的有机营养才能进行花芽分化。3、花芽分化分为三个阶段,即生理分化阶段,形态分化阶段,性

1、咱們今天不妨倒推一下:

開春開花整齊,坐果后果個均勻。今年開花不整齊,果個大小肯定不均勻。這反映出花芽營養(yǎng)積累嚴重不足。

花芽飽滿果個大,花芽瘦秕果個小,也就是說,胎飽的娃生下大。今年大小果多證明上一年花芽分化營養(yǎng)不良,飽滿程度不一樣,和今年開春花前補養(yǎng)不充足造成的。

2、樹體營養(yǎng)首先保證果實長大和根系生長,多出來的有機營養(yǎng)才能進行花芽分化。

圖片

3、花芽分化分為三個階段,即生理分化階段,形態(tài)分化階段,性分化階段。

4、大櫻桃花芽分化特點:早、集中、快。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先開始分化,生理分化從花后25天開始,和幼果硬核膨大同時進行,形態(tài)分化主要集中在采收后30~40天內,一般是從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中長果枝的側芽從采收后開始生理分化,整個分化過程持續(xù)到8月份以后。可見7-8月份是大櫻桃的形態(tài)分化的關鍵時期,時間段比較集中,分化速度快。花芽性分化在開春樹液流動開始到開花前。

5、櫻桃品種有早熟品種,中熟品種,晚熟品種,極晚熟品種。咱們區(qū)域一般早中熟品種俱多,極晚熟品種極少。所以,大多數(shù)品種一般5月底之前全部采果結束。從5月下旬開始到8月份,是花芽形態(tài)分化的集中期。

圖片

6、花芽分化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中庸健壯的樹勢,芽體停而不長,長而不伸,強壯的葉功能,適當補充成花元素磷硼鋅促進花芽分化,適度的干旱提高細胞液濃度,適宜的溫度條件(三伏天持續(xù)性高溫,消耗大于積累,嚴重影響花芽分化和雙飽胎多),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采果后對強旺冒條多的樹進行控旺和對嚴重影響光照的枝進行重回縮疏除等等。

7、采果后的管理更重要,每項管理都與花芽分化質量密切相關。

一般櫻桃采收完后,月子肥一追,基本粗放管理。希望大家采果后認真做好以下管理:

①采果后立即清園,清除殘次病果和細致噴一次藥,主要防治褐斑病,紅白蜘蛛,梨花網蝽(軍配蟲),梨小折梢蟲危害葉片,保護葉片。

②保護葉片提高葉功能。

從采果后清園開始到落葉,每半月噴一次藥,特別強調每次噴藥必須加上葉面肥,100300倍葉噴旺或金福牛+300倍磷鉀全微+2500倍多聚硼,噴施34次,1500M鋅噴施12次,提高葉功能,讓葉片制造更多的有機營養(yǎng),促進花芽分化。葉片是媽媽,果實是娃娃。母肥子壯,母弱子瘦。葉片制造95%以上的有機營養(yǎng)。

圖片

③一般在采果后,即56上立即追施月子肥,補充樹體營養(yǎng)的消耗,生根養(yǎng)根護根,增強葉片功能,促進花芽分化。

中庸健壯的樹勢,畝追施1袋高磷水溶肥。弱樹畝再加1袋生物酶菌素。

④夏剪適度解決通風透光,讓全園及及個體達到基本通風透光。采果后對嚴重影響光照的枝可釆取重回縮,影響一點去一點,影響一片重回縮一個大枝。大家一定要牢記光照是不掏錢的有機營養(yǎng)肥。

⑤適度干旱,不是過度干旱。

去年89月份長時間高溫干旱,土壤墑情差,高溫葉片萎焉,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消耗大于積累,抑制了花芽分化,形成了花芽分化飽滿和秕瘦不一致。遇到長時間高溫干旱,可噴灌滴灌補水或隔行澆跑馬水,水過地皮濕。有條件的也可以給全園撘建遮陽網,促進花芽分化和減少雙胞胎。今年開花不整齊,與去年89月份長時間高溫干旱有很大的關系!

圖片

⑥早秋施足全營養(yǎng)底肥很關鍵。

櫻桃從開花到賣大約60天左右,貯藏營養(yǎng)積累的足不足很關鍵。不但要早秋施足全營養(yǎng)底肥,更重要的是土壤墑情和葉片旺盛的功能相結合,才能制造更多的貯藏營養(yǎng),供應明年開花坐果抽枝展葉,抵御倒春寒的影響。

⑦開春補養(yǎng)很重要

開春花前半月沖肥澆水,第一次未萌芽枝桿清園,15002000斤灌加1桶蒙力-28,樹液流動時用蒙力-28涂桿23次,花露白第二次清園加上1000M-JFN+2500倍多聚硼+1500M鋅,都是為了給樹體花芽補充更多的營養(yǎng),促進開花整齊,才能解決果個大小不均勻的問題。

所以說,果樹管理是綜合管理的結果,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環(huán)失誤,全盤皆輸。要想把櫻桃樹變成養(yǎng)家糊口的搖錢樹,有認真的付出才有真正的回報。

作者:中農樂果業(yè)科學研究院講師  董建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