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在一个地方开一场深耕作物的会议,都要在前期对这个地方的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以及当地的行业协会、专家老师进行大量的走访调研,这已经成为我们农资与市场传媒的习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柑橘会也是如此。虽然此次“2023川渝柑橘产业高品质发展大会”的前期调研时间仅仅只有一周,但是在一周之内,我们还是皆尽所能围绕眉山及其附近晚熟柑橘种植区进行了大量的走访。不夸张地说,这一次的调研几乎是这么多年
每在一個地方開一場深耕作物的會議,都要在前期對這個地方的企業、經銷商、零售商、種植戶以及當地的行業協會、專家老師進行大量的走訪調研,這已經成為我們農資與市場傳媒的習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柑橘會也是如此。雖然此次“2023川渝柑橘產業高品質發展大會”的前期調研時間僅僅只有一周,但是在一周之內,我們還是皆盡所能圍繞眉山及其附近晚熟柑橘種植區進行了大量的走訪。不夸張地說,這一次的調研幾乎是這么多年來最讓人感到揚眉吐氣的。不僅僅是今年的柑橘市場價格給力,更讓我們開心的是,我們看到了川渝市場晚熟柑橘種植戶的信心,同時也親身體會到了這個市場的種植者已經從幾年前單獨地追求產量轉變為如今“品質制勝”的決心。
就是這么不可思議,短短的幾年時間,柑橘市場的“大熱”之地從廣西來到了川渝。前車之鑒,“大熱”固然可喜,但絕不可以失去冷靜,廣東、廣西的種植者應該深有體會。可以這么說,川渝晚熟柑橘市場走到今天實屬不易,也許這個市場未來也會被冷卻,但是作為媒體,我們就算不能改變柑橘市場的發展趨勢,但還是想盡量用我們的努力去讓這個市場的熱度最大程度地延長,再延長。
那一次,應四川瑞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邀請,和他們的專家技術老師一起走訪四川柑橘市場。不夸張地說,四川的柑橘種植種植戶90%以上都是在“一窮二白”的種植基礎上開始柑橘種植的。“這非常可怕!”一路同行的柑橘種植技術專家直言,在廣西也有很多盲目種植的,但他們至少能跟得上當地的種植節奏,至少在種之前了解過所種各種的管理技術。但是在四川,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這樣一來造成的種植成本和風險都很大。的確如此,從眉山開始,每到一處都能真實地的感受到四川柑橘種植者對種植技術的渴求有多么強烈。特別是,當看到4年的柑橘才長到一尺多高的情景時,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疼痛。那時的四川柑橘市場剛剛起步,種植戶對種植技術幾乎就是最原始的狀態,人云亦云,別人怎么種我就怎么種,只要有產量就行。甚至很多地方樹種上四五年了,還不到一米高,在技術面前這些種植者束手無策,還幻想著來年多少產量。川金象的技術老師在整個調研過程中全程愁眉苦臉:“我感到很心痛,如果不在短時間內改變這樣的種植技術,這個市場幾乎看不到希望。”沒有技術就沒有品質,沒有品質更別提價格。不過,盡管讓人心痛,但是每到一處,我們從種植戶渴求種植技術的眼神中,還是看到了希望。但是必須要承認,大勢所趨,那時候的四川柑橘市場布局已經基本完成。資料顯示:目前,四川省已建成全國內陸最大的晚熟柑橘產區。

用四川省眉山益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波的話說,去冬今春的柑橘行情,也如這三年的疫情,一掃陰霾,價格來了一個兩級跳,給低迷中的從業者來了一劑強心針。“從去年的10月份至今年的3月份,‘愛媛’的價格一直不錯,最高的時候達到8—9元一斤;沃柑的價格也一直維持在3—4元一斤的價格。”眉山晚熟柑橘協會監事長黃長征認為,造成今年價格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眉山柑橘的品質這兩年確實好,隨著經濟的復蘇,市場需求量大等都是價格高的原因。四川省眉山市晚熟柑橘產業協會會長馬建英教授認為區域優勢成就了眉山晚熟柑橘。“眉山是全國柑橘的一個特色產區,地域和氣候的優勢很突出,眉山主要是以晚熟柑橘為主。從整個長江流域來講,四川眉山是屬于一月份溫度最高的區域,果實能夠在樹體上安全越冬,是眉山柑橘產業供應錯開的較大的優勢。從產品來看,眉山柑橘有三大特點:第一,果實風味特別好,因為在整個食用柑橘中,眉山柑橘的糖酸比比較適合大眾的口感,偏南區域,果實偏甜,酸味比較少。第二,上色好,整體上色也跟氣候有關,在全國來看,眉山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同期上市的時候,四川柑橘的外觀顏色特別鮮艷,成色表現的特別充分。最后,栽培優勢,眉山這個區域,老百姓長期種植柑橘。老百姓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栽培水平是比較高的。”“總的來說,今年我們這邊的價格都比較好。和去年價格相比,像耙耙柑這些品種基本上翻了3倍,愛媛平均翻了2倍,不知火也基本翻了2倍。”黃偉分析主要的原因是第一,和去年的自然災害有關,因為去年很多地方嚴重高溫干旱,第二,疫情放開以后大家消費更舍得。第三,和全國的種植理念有關,比如說在四川,很多人就愿意種高品質柑橘,在投入上比較舍得投入,種出來品質也非常好。綜合分析認為,造成價格兩級跳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價格好當然能給種植戶帶來巨大的信心,重要的是這里的種植技術管理水平還真就做到了跳躍性地進步。特別是調研期間的一個場景更是說明了這里巨大的種植理念改變。在丹棱兆豐農業黃偉的農資店里,100多位種植戶聚集在他的店里。我們當然很好奇:“這么多人都等著買他家的農資產品嗎?”實則不然,這些人原來是在等著黃偉帶他們到地里現場講解柑橘種植技術。而且現場了解后才知道,這些人并不都是當地的種植戶,還有來自廣東、上海的職業種植者慕名而來。

“他們現在對種植技術就是如饑似渴的狀態!”黃偉說,這也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情。的確如此,黃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一線實戰技術專家,這么多年他依靠個人影響力,他就是以技術為核心,把一個小小的農資店,已經轉變成了農資公司,年營收額過千萬。自2020年上線,黃偉的高品質柑橘課程已經培養了1000多名柑橘技術員,影響了十幾萬畝柑橘園。如今,黃偉的學員遍布各地,他們就像蒲公英,將柑橘科學種植的種子傳播了出去。毫無疑問,當種植者對種植技術頂禮膜拜的時候,種植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會迅速水漲船高,品質種植也會越來越受追捧。品質提升當然會讓柑橘價格提升,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據四川省眉山益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波分析,縱觀柑橘行業最近十幾二十年的發展,行業一直是往前發展的,面積增加、品種迭代、配套產業完善,這些都支撐了柑橘產業的不斷向好,這是大前提。“而對行情更為敏感、種植面積總量占比更大的規模種植者而言,首先要考慮的一個變量是國家現在對于耕地紅線的政策。目前四川不少柑橘園,特別是新果區,都是前幾年發展起來的,占用耕地的現象不在少數。當地政府怎么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對于這些柑橘園來說,無異于一把達摩劍懸在頭上。有些地方政府采用糧經復合種植的方式,更多是一種無奈和臨時之舉;有些地方政府采用“限新退舊”的方式只做減法,也就是新果園絕對不發展、老果園發展不好的給予補償退出,在當地反而讓已建果園變成了稀缺資源,轉讓價有較大攀升;有些地方政府采用高額補償的方式集中騰退,但效果寥寥。”所以王波認為,目前四川發展新果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解四川柑橘產業,品種一定是繞不過去的重要板塊。無論是老品種,還是新品種,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四川柑橘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主流老品種反映的是現狀,潛力新品種則代表的是未來。而新和舊的交替一直都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在四川柑橘品種新和舊交替的大環境下,優勢老品種能否守得住?新品種是否有未來?從這幾年的價格走勢來看,在川渝市場的三個主流品種中,愛媛的優勢仍在,地頭銷售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對于今年愛媛38價格走高,我們通過眉山和仁壽地區的種植戶了解到,今年四川多地干旱嚴重,尤其在愛媛38果實膨大、著色成熟期,降水量較往年同期偏少,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產量相較往年減少,基于這個原因,預估今年后期價格會偏高。實際上,愛媛38在所有柑橘里,它的量不是最大的,但是它的品質是在眾多品種里比較讓客戶滿意的。作為四川柑橘種植面積最大的晚熟明星品種,耙耙柑(也叫春見)在四川整體種植約300萬畝。上市時間為每年的1-3月。作為四川晚熟柑橘的主流品種,耙耙柑憑借肉質脆嫩化渣、酸甜適口、風味濃郁且少籽而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這也是耙耙柑價格相對較高的主要原因。而不知火這個品種從2000年引入四川眉山,是一個種植20多年的老品種,也是四川晚熟柑橘的明星品種之一,上市時間為每年的3-4月。丹棱、蒲江、眉山是不知火(也叫丑橘)的種植主產區。

實事求是地講,四川柑橘市場的高價格并不能掩蓋背后存在的種種問題。在黃偉看來,現在種植戶的主要的痛點和難點就是,果農在種植的時候很多是憑經驗和感覺,不是憑技術,就是憑運氣這些來掙的錢,很多人也踩了不少的坑。“所以,我們針對性的給大家傳輸、傳遞這方面技術知識,從底層邏輯搞清楚柑橘種植要怎么去做。對病蟲害、肥水管理都有系統的梳理,幫助果農盡量的少踩坑。”黃偉說,四川有得天獨厚的一個優勢,盆地氣候。我們這邊至少幾乎是沒有黃龍病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好這種機遇,一定要好好把種柑橘的底層邏輯搞清楚。因為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氣候、不同的砧木,差異比較大,像這種情況,大家就不能簡單的憑經驗去種植,一定要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從底層邏輯出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把我們四川的柑橘品牌維護好,能夠種出更高品質的柑橘。馬建英教授說,眉山晚熟柑橘協會以及市農業局,針對異常天氣專門制定了相應的技術規范,降低極端天氣帶來的損失。第一,提升柑橘品質,首先老百姓缺乏一些認知,比如說現在對于柑橘的果實來講,可能比較注重的是它的外觀,而四川獨特的氣候,導致當地柑橘的病蟲害發生比較重,特別是一些生理性的病害,比如油斑病,這個問題就要通過技術層面來加以解決;第二,有部分果園的果實含酸量比較高,上市的時候口感不太好或者說受一些影響,通過正規的一些技術把果實酸度適當的降低。“對于種植者來說,我理解的痛點和難點主要分成這么三個板塊,首先是優勢產區的種植者,關注更多的是如何賣好的問題。舉個例子,像蒲江和眉山優勢產區,要如何品牌化的賣我們的柑橘;第二,對于一般的產區,要突破的是管理這個板塊,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在這個板塊的突破有利于它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第三,對于還比較薄弱的種植區,應該在植保技術、營養技術做提升,能夠盡快種得出比較優質的產品。”四川顧稼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華翔認為。四川農大汪志輝教授則認為四川柑桔產業發展需要再思考。一是品種的再思考。產業發展品種為先,品種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每個地區的產業發展都應遵循市場前沿和生態適宜來選擇品種。品種對產業貢獻在60%以上,新品種將快速代替老品種,這是個趨勢。但是在更換新品種過程中,很多種植者出現了慌不擇路的現象。總體定位:不與兩廣爭早,不與兩湖爭中,以晚熟為主。適度發展特早熟品種,淡季上市。二是老果園改造的再思考。因為品種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市場對品種的選擇將呈現多樣化,所以,對于老果園,大規模高接換種將成為必然。老果園改造的重點:“改品種、改密度、改土壤、改樹形、改設施”的 “五改”技術體系。尤其是密度,應為3×5m或4×5m;行間一定要為機械化作業留足空間。三是果品安全性的再思考。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果品安全,高安全性要求將成為必然。四是果園輕簡栽培的再思考。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果園輕簡栽培將成為趨勢,其中,高光效簡易修剪將成為必然。川金象的田彬在柑橘服務上,我們主要是通過技術+產品兩手抓。第一,解決痛點的產品,如針對明日見防裂果的產品和技術;第二,保花保果的產品,近幾年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高低溫天氣),從這個角度研究如何保花,保花之后才有果。川金象在園區搭建4畝多大棚,進行全天候的監控。比如,我們會針對春見、沃柑等品種,去研究保花、軟果、防裂果等方面的技術。

調研期間,這個問題沒有人給出肯定的答案,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冷靜的思考。“每年價格行情走勢,終歸還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比如像今年眉山柑橘價格的上升,就跟全國其他種植區同時期柑橘產量下降有關。與其探究行情能持續多久,何不探究一下如何抓住行情呢?行情怎么走自有它背后的市場規律,我們每一個種植者作為行業的一員,怎樣在行情中避險和獲利才是最關鍵的。我始終相信,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可以成功的,更何況種個柑橘呢。”王波認為,對于像眉山市東坡區、丹棱、彭山、青神以及成都市蒲江縣這樣的老果區而言,大多以散戶居多,種植面積不大,特點是精耕細作、種植技術已經自成體系,往往是出精品果的地方,價格自然會高一些。所以他覺得,對于這些老果區散戶,只要品質有保障,在當季多關注全國柑橘上市的各種報道,多比多問,同期賣個相對好的價錢并不是難事。所以,在王波看來,未來五年內每年四川市場的柑橘供應量將趨于基本穩定。對于已經建成的規模果園而言,競爭已經是存量競爭了。說白了,就是比拼成本、品質的時候了。這個時候,規模業主的“技術”、“管理”與其“規模”的匹配度,就是在行情中能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了。在四川瑞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彬看來,柑橘價格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預測今年冬天到明年春節,行情比現在好。現在這段時間(對應時段4月底),大型經銷商、服務商收購已經給到3.7塊/斤到4.2塊/斤的水平。但是大家還在觀望,是供大于求還是供小于求,現在看起來供需不那么平衡。“去年到今年的柑橘價格低開高走,甚至最高的時候能達到10元,這對于種植者來說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所以,我認為四川的柑橘要想往良性的方向發展,就一定要在品質突破。”四川顧稼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華翔認為,隨著國家退林還耕的政策推進,四川柑橘的面積沒有怎么增加了,甚至好多地方都在減少,所以面積可能在穩中縮減。品種方面,相對來說效益更好的或者說更適合四川的,是愛媛、春見等,無論從品質還是消費者的適應性還是從種植者的收益性上來說,表現很優異。所以,只有種出高品質的水果才是拉動整個產業體系良性發展的原動力,因為消費者評價對于柑橘而言就是簡單地四個字:好吃好看。這四個字的背后就要求從業者來說,就要有好的管理、種植水平支撐。華翔說,只要品質上不掉隊,價格上應該不會太大的起伏。“未來柑橘產業,我認為是非常有前景的,柑橘種植面積在未來3-5年可能會有一個大的調整,面積縮小之后,對于柑橘產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黃偉老師認為,從消費角度來講,現在大家都非常喜歡高端、高品質的品種,特別現在90后、00后成了消費主力以后,他們對于好吃、好看、好剝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他建議大家是大家要研究一下,比如結合90后、00后這一部分人的消費理念來發展品種。同時,通過高品質的種植來滿足這部分消費群體的需求。四川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靜認為,未來柑橘產業會逐步向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以及設施農業方面發展,因為人口老齡化結構,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結構模式。比如現在產業工人,如果后續沒有繼承,出現了斷層,整個產業就會面臨采后處理、初加工、分級等相應的用工壓力。所以,他認為未來四川柑橘一定是往數字化農業發展。“晚熟柑橘看四川”這句話名符其實。因為四川南接云南、貴州,東臨重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我國年日照時長最短的地區之一。到了冬天,北方連綿的秦嶺山脈和大巴山將冷空氣阻擋在外,使得這里冬季平均溫度比長江中下游地區高出許多,無霜期也較同緯度地區長,為果實可以安全越冬,避免霜凍災害創造了有利條件。也正是這樣的氣候條件,為晚熟柑橘提供了生長的“溫床”,讓四川晚熟柑橘獲得了突出的競爭優勢。讀懂四川柑橘產業
2023川渝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
6月12(報到)-13日
一年一度川渝柑橘產業盛會
相約眉山 共商橘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