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德农业周:拜耳致力农业“减投增收”的可持续发展,开启中国农业转型新机遇!
12月1至2日,第七屆中德農業周成功舉辦,來自中德兩國政府、研學機構、商協會、企業等各界嘉賓展開“云”對話。拜耳應邀,帶來“開啟農業轉型的新機遇”和“數字化技術——為農業帶來突破、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的主題演講,與眾嘉賓一道為中國鄉村振興與數字農業發展匯智獻策。
中德同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互為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多年來一直共同堅守合作理念。對于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可持續綠色發展等重大挑戰,雙方必須共同尋找解決方案,積極應對,推動全球農業健康發展。
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張陸彪主持開幕式并開場致辭,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德國聯邦食品與農業部部長朱莉亞·克洛克納向會議作視頻致詞。兩國政府代表表示,中德農業合作一直是中德雙邊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在畜牧業、種植業和農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多種項目合作,期待今后能夠進一步挖掘農業合作潛力,在強化傳統合作的基礎之上,深入拓展在農業綠色發展、鄉村建設和數字農業方面的高質量合作項目,使中德農業合作之輪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拜耳:從推進農業現代化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開啟中國農業轉型新機遇
作為全球農業領域的領導者,拜耳作物科在華六十余年來,積極參與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在12月1日的第七屆中德農業周開放日暨鄉村振興研討會上,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客戶市場部總監陳昕表示,“拜耳在中國大力發展鄉村和振興鄉村過程中,以創新為驅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開啟在中國農業領域的轉型新機遇。”
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客戶市場部總監陳昕主題演講
在發言中,陳昕著重介紹了拜耳在中國開展的三個代表性項目:“耘遠農場” 實現可持續農業,建設美好農村;“我向往的田園”從種子到餐桌,實現產銷對接;“悅農堂”以人為本,服務廣不同規模農種植者的數字化平臺。她表示,拜耳戰略與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高度一致,拜耳將繼續立足中國“三農“領域的重點問題,與農業領域公司和科研機構、種植者和食品鏈伙伴一道,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做出更多積極的貢獻。
拜耳: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的“減投增收”,嘗試碳交易新商業模式
在12月2日以“數字技術引領創新,智慧農業推動發展”為主題的中德數字農業解決方案研討會上,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數字農業總監盧時學帶來“數字化技術——為農業帶來突破、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的主題演講。盧時學表示,拜耳始終秉持”減投增收“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價值觀,以拜耳數字農業領域的全球實踐FieldView Drive數字農業平臺為例,該平臺集成了機器、農機互聯、移動化、云計算、人工智能,可以采集到整個種植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最終為農戶提供定制化的種植解決方案。目前,該平臺已經整合了上中下游數十家合作伙伴。
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數字農業總監盧時學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