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澳之蓝”免追肥,山坡坡种出“金棒子”
7月20日,新洋豐攜手渝西澳特爾肥料代理商合川豐贏化肥銷售有限公司在重慶市合川區龍市鎮青巖村種植戶龔信祥的地里召開“澳之藍”玉米免追肥示范觀摩會,70多家零售網點負責人頂著炎炎烈日趕赴現場參會。
部分參會人員在示范田邊合影
觀摩現場
參會人員拿著玉米棒子愛不釋手
“這玉米棒子長得真好,顆粒又大又亮,顏色黃燦燦的像渡了金一樣!”網點負責人在示范田里,看完莖稈看玉米棒,看完玉米棒看玉米粒,眼里盡是驚奇,直夸“澳之藍”玉米免追肥是一款既能省時、省工、省錢,又能增產增收的好肥料。在征得示范戶同意后,他們各掰了幾個玉米棒拿在手里,表示要帶回門店展示,并誠邀新洋豐農化技術員把示范效果整理成宣傳畫在各網點展示。
示范田一次性畝施“澳之藍”玉米免追肥40kg,對照田畝施其他品牌復合肥底肥40kg+過磷酸鈣20kg,追肥尿素10kg。大家在對照田與示范田各隨機選取幾株玉米進行數據測量:示范田玉米莖稈平均直徑為34.3mm/株,對照田玉米莖稈平均直徑為28.5mm/株;示范田玉米平均棒長23.3cm,對照田玉米平均棒長20.03cm;示范田玉米平均棒重0.60kg,對照田玉米平均棒重0.48kg;示范田畝產560kg,對照田畝產500kg,增產率高達12%。
莖稈直徑對比
棒子長度對比
棒子重量對比
棒子長勢對比
玉米是西南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多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和重慶。西南地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玉米大多為坡地種植,屬于再養農業、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較為低下的地塊。由于山區信息相對落后,加上耕種人員老齡化加速,施肥技術和其他裁培技術均未跟上現代農業發展。因為坡地交通不便,無法實現機械化種植,施肥全靠人工,且這些地區玉米施肥還是以底肥1次加1~2次追肥為主,非常費時費工。
新洋豐農藝師在市場調研中了解這些情況后,為了引領山區農民科學用肥,幫助他們減肥增效,就根據地理條件、氣候環境和玉米生長習性,為當地農民朋友推薦了“澳之藍”玉米免追肥,并在玉米種植戶龔信祥的地里布置了示范田。
“我種植了30多年的玉米,每年施了底肥之后,還要施~1~2次追肥,當新洋豐農化技術員找到我,要求在我地里布置‘澳之藍’玉米免追肥一次免追示范田時,起初我是不愿意的,主要擔心的收成受影響。最后,他們說如果收成沒有其它地塊好,會賠償損失時,我才同意了布置示范田。沒想到,‘澳之藍’玉米免追肥一次免追種出來的玉米比我用其他肥料做底肥,再追肥種出來的玉米效果還要好!”龔信祥在分享用肥心得時,對“澳之藍”玉米免追肥進行了充分肯定。
山區坡地種植場景
坡地種植老齡化日趨嚴重
示范田為什么在減少施肥數量和次數之后還能增產增收?主要得益于“澳之藍”玉米免追肥具有以下幾大優勢:
一是含有不同釋放周期的智能包控制長效氮、多肽緩釋氮、銨態氮,雙重控氮,滿足玉米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對于養分需求;可以確保玉米苗期抗燒苗、中期不旺長、后期不脫肥。特別是后期活稈成熟,非常利于農民增產增收。
二是根據玉米的栽培和生育期釋放養分,確保作物的生長期和肥料的有效期同步,均衡持久,可以促進玉米生長健壯,抗倒伏能力增強。
三是純硫基,不含氯原子,抗燒苗,高效安全,可以避免一次性施肥的多種弊端。
四是采用先進的料漿法噴漿工藝生產,養分均勻,顆粒強度高,一次施用,即可滿足玉米整個生育期需求,不用追肥省時省工,利用率高,相比普通肥料既能減少投入又能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