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花生大会】韩世平:做好防灾减灾,促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副站長 韓世平
花生是我國種植歷史長、適種范圍廣、種植技術成熟、加工技術領先、消費基礎牢固、國內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在糧油安全、農民增收、種植結構調整、食品加工和出口創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是世界花生的第一大消費國和出口國。
作為是我國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花生在國內的種植面積居于第三位,僅次于大豆與油菜籽。尤其是2023年、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要抓好油料生產,深入推進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以來,作為我國主要油料與經濟作物之一,花生在糧油安全、農民增收、種植結構調整、食品加工和出口創匯等方面的戰略地位更是進一步凸顯。
花生在我國種植范圍廣泛,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超過10個省的面積都超過了150萬畝。其中,河南是全國第一大花生產區,常年播種面積在1800萬畝以上。正陽縣是全國花生第一種植大縣,常年花生種植面積在170萬畝,占河南花生種植面積的9%,種植水平,單產都處在全國的第一位。
中國花生看河南,河南花生看正陽。此次會議選在駐馬店召開,意義深遠,院士專家坐鎮,會議的規格之高,內容之豐富,參會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是今年花生產業前所未有的價值盛會。在此我代表河南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對會議的成功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通過此次大會,為我省的花生綠色高產種植帶來作用各位專家的講解,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我認為從植物保護的角度來看,近幾年我國花生產業,特別是河南花生產業還存在著高產優質品種少;生產上未形成一定的規模化種植和優勢性產業帶;化肥、農藥過量使用,病蟲害高發;榨油加工和食品加工基礎相對薄弱;收獲、運輸、儲藏和加工管理和技術不成熟,質量安全待提升等一些明顯的問題和不利因素。
具體來看,近年來,隨著壤酸化、板結的加重,基腐病、根腐病、白絹病、果腐病等病害的頻繁發生,進一步阻礙了全國和河南省花生提質增產的空間。所以,在此,我也想通過此次大會發出強烈的呼吁,希望我們種植戶在追求高產的同時,要高度重視花生種植的防災減災,尤其是氣象災害和主要病蟲害的防治。例如,氣象災害的發生會降低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加重病蟲害(蚜蟲、紅蜘蛛、根莖腐病、白絹病、果腐病、網斑病),會加重質量安全風險(黃曲霉毒素污染),進而影響農民的種植意愿。
新形勢,新業態之下,花生產業亟待在政策、生產技術、加工、品牌、標準化建設方面迭代升級,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次大會,通過各位院士專家的專業講解,一定能為全國,尤其是河南花生的科學種植,提質高產帶來經驗,為整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各位同仁一定從此次會議中學有所獲,切實驅動我們的花生科學種植,獲得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