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型品种白梨和砂梨多属于脆肉型品种。脆肉型品种采收后多在10℃下经过逐渐的预冷过程再进入0℃-1℃低温下贮藏保鲜。具体方法是:入冷库贮藏前先进行预冷,预冷温度以5℃-8℃为宜,预冷时间为1-2天。如利用自然低温贮藏,入库前应在夜间低温预冷一夜,第2天清晨再入库,其适宜贮温为0℃-1℃。入库后要利用一切手段将库温降下来,要在7-10天内把库温降至0℃。贮藏温度不能低于-1℃,不然会发生冻害,使果肉
白梨和砂梨多屬于脆肉型品種。脆肉型品種采收后多在10℃下經過逐漸的預冷過程再進入0℃-1℃低溫下貯藏保鮮。具體方法是:入冷庫貯藏前先進行預冷,預冷溫度以5℃-8℃為宜,預冷時間為1-2天。如利用自然低溫貯藏,入庫前應在夜間低溫預冷一夜,第2天清晨再入庫,其適宜貯溫為0℃-1℃。入庫后要利用一切手段將庫溫降下來,要在7-10天內把庫溫降至0℃。貯藏溫度不能低于-1℃,不然會發生凍害,使果肉出現不規則的褐斑。一般情況下,自然低溫貯藏的庫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90%,冷庫貯藏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0%-95%。庫內濕度低于80%時易發生果皮皺縮,當庫內濕度不足時應及時在地面灑水,庫中也可增設加濕裝置。西洋梨和秋子梨多屬于軟肉型品種。采收后經過預冷,應立即置于0℃左右的溫度下貯藏。南果梨,包括紅南果梨和大南果梨就屬于軟肉型品種,具有明顯的呼吸躍變期。南果梨應在9成熟時采收,此時果實的呼吸高峰期尚未到來,可將采收的南果梨在5℃-7℃的溫度中預冷2-3天,然后放入0℃的冷庫中貯藏,可貯藏3-4個月。如將南果梨進行氣調貯藏,應先在15℃下處理3-5天。氣調貯藏中,溫度保持在0℃,氧氣濃度保持在2%-3%,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3%-5%。貯后催熟,貯藏期為5-6個月。氣調貯藏保鮮的效果優于普通冷藏。如采用簡易氣調貯藏,應在南果梨果肉尚未變軟或正在變軟之時裝入0.04-0.05毫米厚的PE袋內,放入自然通風庫內貯藏,庫溫開始應為15℃左右,經10-20天逐步降到0℃。在PE袋內貯藏,袋內裝果量不要超過10千克。入貯初期溫度較高時,氧氣濃度保持在2%-3%,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5%-8%。待貯溫降到0℃時袋內氧氣濃度可升到5%-10%,二氧化碳濃度應降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