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爆火,农资人该如何“拿捏”这个风口?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魏婉新 2024/10/21 10:20:54
《2023 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增长 267.65%。2024 年上半年,短剧更是成功“破圈”,成为社会各界的火热议题,短短数月间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态,短剧借助了短视频的强大势能,同时又以节奏快、时长短、内容爽的优势,吸引了无数观众。营销人自然也没有错过这股东风,短剧成为不少品牌投放广告的选择。而在农资行业,也有不少

《2023 短劇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短劇市場規模達到373.9億元,同比增長 267.65%。2024 年上半年,短劇更是成功“破圈”,成為社會各界的火熱議題,短短數月間造就了無數“財富神話”。

作為一種新的內容形態,短劇借助了短視頻的強大勢能,同時又以節奏快、時長短、內容爽的優勢,吸引了無數觀眾。營銷人自然也沒有錯過這股東風,短劇成為不少品牌投放廣告的選擇。而在農資行業,也有不少企業嘗試自制短劇來替代傳統的視頻廣告進行推廣宣傳。那么,短劇這一新興模式在營銷上與傳統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又是否適配農資行業呢?

內容驅動,短劇脫穎而出

圖片

經過多次迭代,如今的營銷都已經進入了內容時代。內容營銷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踩中了用戶的痛點和興趣。而這,也正是短劇營銷爆火的原因之一。

短劇之所以能吸引到如此多的受眾,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本質上在于其對內容和呈現形式的精準把握。

時間短 :短劇時長較短,一集多在幾分鐘或十幾分鐘,無需大塊時間,在飯間、睡前或是等待間隙就可看完一集,觀看無壓力,符合當下觀眾碎片化閱讀的趨勢與習慣。

內容精煉 :短劇往往聚焦社會熱點、人性弱點、情感糾葛等內容,能夠在廣大受眾中引起廣泛共鳴。且往往情節緊湊,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容納充實的劇情,還善于利用反轉、懸念等手法,增強故事的吸引力與觀賞性。這種“短而精”的方式,十分適應當下的快節奏傳播趨勢。

易于傳播 :由于內容精悍短小,且多借助抖音、微信等渠道發布,短劇十分適合分享,評論區還能實時討論劇情,互動性強。因此,大部分短劇都能實現“病毒式傳播”,吸引更多人來觀看。

短劇市場不斷擴大,“短劇 + 營銷”也成為品牌傳播的新手段。

信息爆炸的時代,品牌傳播不缺創意、不缺渠道,唯獨缺用戶的注意力誰能讓用戶的目光在自己的廣告上多停留兩分鐘,誰就能從一眾品牌中脫穎而出。而當下爆火的短劇,不僅讓用戶看得如癡如醉,也讓營銷人看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

首先,短劇短小精悍的形式迎合了當下快節奏的傳播需求,更容易捕獲消費者的注意力,從而獲得大量曝光 ;其次,短劇不同于傳統廣告,而是有一定故事情節,能夠借助情節引發觀眾的共鳴,從而為品牌的深度敘事提供了可能,能夠加強形象塑造和情感連接;最后,短劇獨有的交互模式能實現用戶和企業之間的互動,便于拉近距離,收集反饋。

短劇營銷優勢明顯,自然也就吸引到了品牌的注意,其中又以國產快消品牌的反應最為熱烈。據相關報道,2023 年,僅丸美、韓束、珀萊雅三個國貨化妝品品牌就制作了13 部定制短劇,其中韓束更是短劇營銷教科書,憑借短劇的傳播效應,多次登頂抖音的美妝銷量排行榜。此外,食品、家電、酒飲等行業,也都在積極布局嘗試短劇營銷,連國際巨頭麥當勞也推出了自制短劇《重生之我在麥當勞修煉魔法》,想過一把“霸道總裁”的癮。

農資營銷如何借力短?。?/strong>

圖片

短劇熱度居高不下且受眾廣泛,而農資的使用者,也正好是我國數量最廣大的農民,二者的受眾高度重合。那么,農資營銷是否能夠借力短劇這股東風?

其實近兩年,一直有相關媒體推出農資行業的微短劇,在業內也掀起了一陣討論。但從數據上來看,該短劇并沒有“一鳴驚人”,更多還是業內營銷人的“自嗨”,并且內容也僅聚焦農資業務員,缺少品牌廣告植入,嚴格來說并不屬于農資營銷。因此,目前的農資短劇營銷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在等待有識之士進行實踐和深挖。

哪些品牌適合入局短劇營銷?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一種營銷方式,都要找到其最適配的企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短劇營銷也不例外。

判斷一個品牌是否適配短劇,需要先拆解短劇營銷的特點:時間短、節奏快,且易分享,能夠為品牌提供多頻次的強曝光;可以通過內容篩選受眾,提高針對性,從而實現精準營銷 ;投資小、執行周期短,且能夠獲得實時反饋評論,時效性強。

不難看出,短劇并非營銷“萬金油”,既有其獨到之處,也會有不足。因此,農資品牌在投身短劇營銷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三點:為什么投?怎么投?有何價值?

在農資行業,短劇最大的功能不在于銷售(難以像快消品牌一樣直接網絡銷售),而是品宣,通過短劇龐大的流量來獲取更多的品牌價值。因此,那些沒有品宣需求,仍處于重視增長與生存的中小品牌,或是自身產能尚未成熟,難以承接短劇流量的新品牌,沒有做短劇的必要,而如果企業正處于與之相反的境地,短劇則不失為一個宣傳新路徑。

選擇合適的渠道與形式

圖片

進一步看,即使同是品宣,也可以細分出幾大場景 :

一是新品上市,需要打開市場認知,這時需要的是短劇的曝光傳播功能 ;

二是品牌塑造,打造某種特定形象,需要的是短劇的內容賦能功能 ;

三是高端產品推廣,可以利用短劇實現“場景化”,賦予產品使用場景和情緒價值,從而提升附加值。

同時,短劇的制作形式與渠道十分豐富,各有特點,需要根據品宣需求與企業能力慎重選擇。

如成本相對較高的定制短劇,從劇本創作、出鏡人物到場景布置,都由定制方全權決定,甚至需要品牌方組建或雇用專業團隊,耗時也比較長,優勢是與品牌契合度較高,適合長期的形象價值打造。也可以選擇與業內媒體合作,將自己的品牌廣告植入到他人創作的故事中,優勢是成本較低,且效率更高,更適合小型品宣活動使用。

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各個渠道的短劇受眾也有區別,如快手用戶多集中在東北和西南地區的三四線城市,抖音短劇觀眾以女性用戶為主,小程序和視頻號則男性更多……

做加法,探索短劇更多可能性

圖片

在其他行業,短劇營銷的價值已經被驗證,但農資行業尚未有典型成功案例,也有不少農資人對新鮮事物還是抱著懷疑甚至抵觸的態度。

確實,短劇已經半只腳邁入了營銷人不熟悉的文娛領域,要求更高,需要投入的資金與時間也更多,如果信心不足,可以嘗試以“短劇 +”的形式,探索更多短劇營銷的可能性。

譬如“短劇 + 線下活動”,依托企業每年各種類型的線下活動編寫劇本,邀請合作伙伴或專家參演,延長活動勢能,擴大影響,玩出新鮮感;又如“短劇 + 服務”,業務人員在日常與農戶接觸服務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突發情況或者趣事,以現實為藍本,輔以藝術加工,更能夠拉近與農戶的距離,讓品牌形象更加鮮活立體。

圖片

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營銷手段,流量與風險并存,更不是一個能讓品牌“一 飛沖天”的捷徑。農資人要抓住風口,但也不能盲目入局,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合適的內容與形式,讓短劇成為鏈接品牌與用戶的新橋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