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下的蔬菜产业:被疫情掐断的供应链
2020年的春節,很多“蔬菜人”沒有想到,普通的大白菜還能賣到60多元一棵,白菜終于不再“白菜價”了。
雖然賣白菜的大商超市隨后被罰款50萬,但也由此揭開了蔬菜漲價的序幕。被疫情隔離在家的居民,也開始把重心從口罩放到了“搶菜”上:部分電商平臺的蔬菜訂貨量暴增,一些綠葉菜甚至秒下架;大型商超的蔬菜區也人山人海,戴著口罩的人們搶購蔬菜如同“打仗”。
到了種植端,因為疫情影響,冷庫被封,道路被堵,地里的菜收不上來,運不出去,不少菜農遭遇著“蔬菜賣不出去”的春劫。
這場席卷全國的新冠炎疫情掐斷了蔬菜產業傳統的供應渠道,卻也催生了新的買菜場景和賣菜渠道。對這個產業上的所有鏈條,從消費者到渠道商到菜農,再到農資產品的提供商,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20年的蔬菜行業出現了同往年熱火朝天開局不一樣的景象。
蔬菜產業遭遇“銷售難”和“用工難”
此次疫情,正值春節這一蔬菜銷售的旺季,對于蔬菜行業影響較大。
1.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一些地方對外地瓜菜運輸車輛實行管控,收購商、運銷商進村難,瓜菜運不出去。
2.運輸成本增加。由于疫情控制,進入部分地區的司機,要隔離一段時間才可再運輸,直接造成運輸成本增加;同時,也有部分司機無法或不愿工作,影響運輸行情。
3.很多地方的收菜冷庫被封,蔬菜無人收購;縱使有收購商前來收購,地頭收購價格也大幅度下降,菜農收益受損。
4.餐飲業停業,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工推遲,導致蔬菜需求下降。
5.受農民工返鄉、居家隔離、疫情心理恐慌等多種因素影響,用工難用工貴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菜田缺少管護,人手嚴重不足。
6.因為封路導致農資、秧苗運輸困難,阻斷農技人員和作物以及農戶之間的鏈接,后茬蔬菜種植受到影響。
7.工人、農資的漲價造成生產成本的大幅增加,影響當年種植面積和總產量。
運輸不暢,無人收購,蔬菜賣不出去,是蔬菜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有海南的網友留言說:“我們在海南種的毛豆也是受到很大的影響。過兩天就可以摘了,但現在沒人摘,也沒人收購,往年都是收購商早早地就定好收購合同了!唉,上千畝地,每畝成本都要3000多元,真的是虧不起!”
海南是全國有名的冬季“菜籃子”,受疫情影響,外地運輸車輛進村難,瓜菜運不出去,海南農產品正在遭遇農產品銷售難題。
今年的第五周(1月26日—2月1日),海南全省冬季瓜菜出島量為3.99萬噸,比上一周減少2.48萬噸,降幅達36%。往年同期每天發往內地的瓜菜運輸車有800多輛,今年只有600多輛,下降20%。
據海南省委副書記、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軍介紹,目前,海南省冬季瓜菜種植面積達258萬畝,已收獲200萬畝,產量140萬噸,出島近100萬噸。今年海南冬季瓜菜上市高峰期預計在2月中旬至3月底,屆時每天的上市量將達到5萬噸左右。如果到時運輸和收購問題還是難以解決,將會嚴重影響農產品銷售,嚴重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云南也是全國重要的冬春蔬菜產區,是南菜北運的基地之一。但是由于收貨冷庫被封,村里道路被堵,農戶蔬菜無法交易,只能砍在地里當肥料。
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安樂村瑞泓祥農資周玉梅告訴記者,在昆明及周邊的蔬菜主產區,由于收貨冷庫被封,村里道路被堵,導致收菜的車輛進不來,棚內本已成熟的蔬菜拉不出去,冷庫的蔬菜也運不出來。
在通海,雖然也有收購商在收獲,但人數較平時少了很多;蔬菜交易市場也暫停交易了,蔬菜造成部分積壓。玉溪天凈沙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陳誠表示,如果這種狀況再持續幾天,蔬菜賣不出去,影響就大了。
在云南元謀、山東壽光、河北唐山、河北保定等地,均有種植戶表示,不是蔬菜沒有銷路,而是車輛被限制下高速,被限制進村,拉不了菜,導致蔬菜積壓很多。
因為賣不出去,很多蔬菜的價格都較節前有了明顯下跌。據網友介紹,山東蘭陵的黃瓜,春節前還是3.5—4元/斤,節后曾一度落到四五毛錢,成本價都到不了。濟陽曲堤的黃瓜,年前價格能收到6塊錢一斤,中間曾一路降到2毛錢一斤,并且還沒有人收,后期隨著運輸的放松及需求的地增加,價格漲到了1.5—2元/斤左右,但還是不及往年價格。
蔬菜價格的波動,從農業農村部監測的“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的走勢圖中也能體現出來。2019年的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呈現出“節前增長,節后平穩”的狀態。春節期間,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呈現波動性上漲的態勢:1月23日之前為疫情初發階段,主要受年底春節假期效應影響,對蔬菜生產沒太大影響,蔬菜市場銷售價格小幅上升;從1月23日武漢市宣布封城時開始,疫情進入暴發期,對蔬菜產業影響開始逐步顯現;1月23日后一周,農產品批發價格開始快速增長;1月31日之后,“綠色通道”制度開始執行,蔬菜的上市量在增加,菜價連續上漲的勢頭得到遏制,開始掉頭向下。直到2月4日以后,蔬菜價格才呈現緩慢增長的狀態。
農戶虧損,沒有購買欲望,農資經銷商日子也不好過
不僅僅是當茬的蔬菜賣不出去,后茬的蔬菜種植也因疫情受到了影響。
開封市祥符區半坡店種植的豆角遠近有名,目前正是冷棚豆角育苗、定植的時間。如果種植不及時,將會直接影響后期豆角成熟的時間及商品價,但是由于封路,農戶購買不到種子,只能望路興嘆。
“錯過了時節,就不用下鄉送貨搶種冷棚了。我在群里講了課,產品卻送不到。農戶都說不管價格,能送到就行,可是送不到呀?!睋數氐慕涗N商張變云介紹,種子送不出去,耽誤的就是一個季節。
“前兩天,一個基地客戶給我打電話要肥料,說準備平地種菜。肥料還沒能送出村,又打電話說不要了,說整地的工人出不了村,買的秧苗也送不到,種不了?!敝苡衩犯嬖V記者,疫情之下,所有的菜農都受到了影響,蔬菜賣不出的,肯定是虧損了;菜賣出去的,工人短缺,苗子因為封路到不了,后茬種植接不上,也有影響。
后茬蔬菜生產跟不上,進而影響到農資銷售。據周玉梅表示,晉寧這邊主要是葉菜和花卉種植,菜農和花農都盼著冬季的菜和花賺錢呢;往年都是2月份就開始邊賣貨邊備貨,3月份進入用肥高峰;今年她從正月初三就開門了,但由于蔬菜賣不出去,很多菜農都沒有了購買欲望,菜還小的,還施點肥;菜大了的,直接就放棄了,銷量較往年減少了一半左右。
云南齊瑞豐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緋也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周邊所有冷庫都封了,農民有菜也沒辦法賣,花農的花也賣不出去,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農資產品的銷售。目前來說,昆明周邊市場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現用肥的小高峰了,公司2月3日開業,生意有,但貨拉不出去。對于企業來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通過微信平臺,給種植戶傳播產品和種植經驗及注意防護措施。
農戶蔬菜賣不出去,是因為今年春節,蔬菜產量過高,市場供大于求嗎?
當然不是,在終端的消費市場,買菜難、買菜貴是今年春節的一大突出問題。為了保障蔬菜供應,農業農村部還專門召開蔬菜生產保供給會商調度會,督促7個南菜北運大省和3個設施蔬菜重點省,擴大冬春蔬菜種植面積,增加蔬菜供給量,為當前防控疫情保障“菜籃子”供應。
年產量接近8億噸,但有效需求不足
今年的春節正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保障蔬菜供給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重點。但是從生產端來看,作為一個蔬菜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2019年蔬菜種植面積超過3億畝,年產量接近8億噸,人均占有量超過500公斤。這個冬春季節,氣候條件總體對北方設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越冬蔬菜生產有利,我國在田蔬菜面積預計有8400多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上年同期增長2%左右。
不管是蔬菜生產總量還是品類結構,我國的蔬菜種植完全可以滿足人民的正常需求。
云南是全國重要的冬春蔬菜產區之一,也是南菜北運的基地之一。2019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約1800萬畝,產量約2440萬噸。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預估,2020年春節后一周,云南省蔬菜在田可收面積約65萬畝,預計產量為98萬噸,可調運量約為52萬噸;節后一個月在田可收獲面積約152萬畝,預計產量為250萬噸,可調運量約為139萬噸。
當前,河北蔬菜生產以日光溫室和中小拱棚設施生產為主,主要蔬菜種類有番茄、黃瓜、茄子、青椒等喜溫類果菜,以及韭菜、菠菜、油菜、芹菜等耐寒葉菜。據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統計,近期日光溫室和中小拱棚蔬菜在田面積112.7萬畝,預計2月至4月上市量537萬噸,另外還有大白菜、蘿卜、大蔥、土豆等冬儲蔬菜,總量552萬噸,未來三個月蔬菜供應總量可超過1000萬噸,日均供應量在10萬噸以上,除滿足本省市場需求外,每天還有4萬多噸可銷往京津、東北等地。
作為全國最大的蔬菜產區,山東的蔬菜供應能力也不容小覷。其中,蘭陵縣每天向長三角地區供應300噸新鮮蔬菜,縣政府出資采購了200噸大蒜,100噸黃瓜、辣椒、茄子、土豆等蔬菜捐贈武漢;莘縣蔬菜日產量約50萬斤,在保證北京、上海、天津、石家莊等地供給的同時,已儲備“愛心蔬菜”100噸,可按指令隨時發往湖北。
“蔬菜之鄉”壽光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蔬菜供應,已啟動應急預案,積極調配蔬菜到壽光農產品物流園進行交易。已累計捐贈1120噸新鮮蔬菜的壽光(含濰柴集團從壽光購買,由壽光組織調運供貨)表示,以后將每天提供600噸質優價廉蔬菜,持續供應武漢10到15天,保障武漢蔬菜穩定供應。也就是說,在短短半個月,壽光能為武漢提供超6000—9000噸新鮮蔬菜。此外,還能滿足北京、上海等地及省內蔬菜供應。
就算是受疫情直接影響的湖北省,也在從山東、河南、四川等省份通過各種形式調運各類大宗蔬菜,保障疫區人民日常生活所需。
不考慮幾乎不能往外運輸的湖北蔬菜, 南方的露地蔬菜和北方的設施蔬菜生產形勢穩定,市場供應足以滿足全國人民的蔬菜需求。那為什么市場上還是出現“搶菜難”和“賣不出去”同時存在的現象呢?
疫情掐斷傳統供應鏈
之所以出現“搶菜難”和“賣不出去”同時存在的現象,是因為疫情導致消費者的消費邏輯變了,蔬菜產業傳統的供應渠道被從中掐斷。
線下轉向線上,消費者買菜場景變了
每年春節,大魚大肉吃膩了的居民,都得吃點蔬菜解解膩。今年春節,因為被隔離在家,大家對蔬菜的渴求更甚。
“為了防控疫情、減少走動,只能多囤點兒菜”“我們村要封村一周,不讓出去,今天就先去超市買了一大堆菜回來”“啥也不說了,先把冰箱塞滿才是正事”,當鐘南山院士建議“居家隔離14天”的消息傳來時,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囤貨,不管平時做不做飯,米菜糧油先買回家再說。
雖然有超市貼出了“不要搶菜”的友情提示,但是隨著疫情防控的升級,為了減少出門次數,從一次一頓飯的購買量增加到一次一天甚至好幾天的購買量,消費者的囤貨意識也在增強,購菜需求大大增加。
疫情也在改變人們的買菜場景,因為害怕感染,口罩不夠用,不想出門,或者是小區不讓出門等諸多原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買菜。通過手機下單,即可配送到家,人們可以減少外出,降低風險。
據公開數據顯示,餓了么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9倍,商超訂單也同比增長超2倍;盒馬過去一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訂貨量達到平時的5—10倍;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預計春節七天總銷量將突破4000萬件;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同比前月增長超300%……
消費需求增加了,商家的備貨量卻沒有隨之增加,隨后又因為疫情運輸不及時,導致局部地區出現“買菜難”的現象。
從To C到To B,收菜渠道變了
而“銷售難”的出現,除了運輸不暢的因素外,還有收菜渠道的變動。
在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傳統的蔬菜批發市場出攤率下降,蔬菜供給大部分的壓力都集中在蔬菜電商及大中型連鎖超市上,而電商平臺和大中型商超的蔬菜采購主要來自供應商和蔬菜基地,少量來自于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市場需求驟減。
因為疫情防控,餐飲業停業,學校推遲開學、企事業單位延遲開工,這部分的蔬菜需求基本為零。在全國各地,就有不少直接供應中央廚房學生餐蔬菜的種植基地,因為學校不開學,菜都快要爛在地里了,原本To B的互聯網供菜平臺也開通了To C的便民通道,向個人和家庭賣菜。
有能力的種植基地還可以自救,但是那些原本供給蔬菜批發市場、飯店這些渠道的菜農,都是收購商前去地里收購蔬菜,運輸、包裝等環節不用過多參與。但是因為疫情,對外地運輸車輛的管控,收購商進村難,原有的銷售渠道中斷,又和新的收菜渠道搭不上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成熟的蔬菜滯銷以至爛在地里。
線上銷售成為行業破局點
疫情改變了大家的買菜場景,傳統菜市場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場所,線上買菜則成了突破口。盡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線上購物的習慣,但是經歷這次疫情之后,這個習慣還會被深度發掘,比如網上買菜,更多的人將習慣于在網上買菜。
從場景體驗角度來講,未來的蔬菜采購一定絕大部分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即便是顧客會去線下超市或商店去看,交易也會在線上進行,比如手機當場下單,由快遞送到你家里。
這次疫情為蔬菜行業帶來消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變革,給產業帶來改變的契機。
不少種植基地負責人表示,這次疫情也算是給公司一個沉思的機會,未來將會拓寬銷售渠道,加大線上市場開發力度,考慮與生鮮電商平臺合作,或者培養自己的線上銷售團隊,線上線下兩手抓,以增加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為解決市區市民買菜不便和農村菜區農戶賣菜困難的問題,沂南縣金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開通了“無接觸配送蔬菜套餐” 服務,采取訂單模式,收購農戶蔬菜再經過初加工,開發箱裝配菜,內有韭菜、黃瓜、蕓豆、辣椒、西紅柿、茄子等六七個品種,根據訂單再專車集中送貨。
河南商丘的懂菜網目前也開通了社區配送的服務。據虞城縣金豐公社趙萬民介紹,原來是做中央廚房、學生餐的懂菜網,有著自己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食用菌生產基地,主要客戶是各企事業單位、學校的食堂經理和餐飲店老板。因為學校不開學,飯店不營業,蔬菜造成了嚴重的滯銷。為了消化蔬菜庫存,同時也是響應政府號召,懂菜網現在開始向個人或家庭提供平價蔬菜配送。
此外,還有不少種植戶選擇在朋友圈、在社群賣菜,提供到家服務,雖然較之前的客商收購繁瑣了一些,但也開辟了一個新渠道。
從保供應到保春耕,蔬菜產業繼續考驗“供應鏈”
不僅僅是賣菜的場景從線下轉向了線上,為種植端服務的農資供應鏈條也在從線下轉向線上。
疫情導致蔬菜價格下滑和部分品種滯銷,影響果農和菜農的投入積極性,管理出現疏忽;同時也受種、肥、藥等農資短缺和出行等限制,影響后茬蔬菜種植,這是所有蔬菜產業鏈料每一個人都在擔心的問題。
蔬菜作為老百姓“菜籃子”里的需須品,如果后茬種植跟不上、運不出去,很有可能導致市場上供應不足,出現短缺、搶購的現象,影響社會穩定。
所以,開放流通渠道,在病毒防疫和蔬菜保供應、保春耕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保障老百姓“菜籃子”的日常供應和農業生產穩定發展,成為當前最為緊要的事情。
1月29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切實抓好冬春蔬菜生產,摸清供需底數,制定應急預案,加大生產力度,千方百計增加產量,配合有關部門保障蔬菜順暢供應,保持市場充足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1月30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聯和下發了《關于確?!安嘶@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要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加強宣傳引導,確?!安嘶@子”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在產業上游,各地化肥、農藥企業逐步復工復產,保障農資有效供應;部分地區已經放松交通管制,保障農資產品優先順暢通行;渠道商也在盡力恢復開工,積極協調物流資源,將種、肥、藥等產品順利運送至農民手中,確保下一季蔬菜的正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