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地下病害全面防护,马铃薯作物全程解决方案彰显拜耳力量!

作者:世界农化网 世界农化网 2021/7/27 14:26:39
从饭桌上的家常土豆丝,到快餐店里诱人的薯条,都离不开马铃薯黄澄澄、沉甸甸的身影。2015年以来,在国家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背景下,中国马铃薯作物种植规模有所增长,更成为了不少地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全国种植面积已达9000万亩。 在陕西榆林市,近几年内当地马铃薯产业快速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农场发展,2020年榆林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53.8万亩,总产鲜薯300万吨,带动当地经济发

從飯桌上的家常土豆絲,到快餐店里誘人的薯條,都離不開馬鈴薯黃澄澄、沉甸甸的身影。2015年以來,在國家推進馬鈴薯主食化戰略的背景下,中國馬鈴薯作物種植規模有所增長,更成為了不少地區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全國種植面積已達9000萬畝。

 

在陜西榆林市,近幾年內當地馬鈴薯產業快速走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農場發展,2020年榆林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為253.8萬畝,總產鮮薯300萬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效應顯著。但伴隨著品種的變化、規模化生產導致輪作倒茬、種薯的調運等因素,導致馬鈴薯地上葉部病害與地下線蟲等病蟲害的侵害不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各地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1.1.jpg

拜耳更多馬鈴薯技術論壇在陜西榆林隆重舉辦

 

7月24日,拜耳作物科學舉辦的拜耳更多馬鈴薯技術論壇來到陜西榆林,為資深的行業專家提供了“傳道授業”的優質平臺,通過知識講座、解決方案和田間實地觀摩等多個環節,為廣大馬鈴薯種植者、生產和加工企業帶來一堂深入的病害防治和增收保質分享。


地上板塊:拜耳方案全面治理三類葉部病害


1.2.jpg

中國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植物病理學系吳學宏教授現場講座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吳學宏教授介紹,馬鈴薯在保障糧食安全和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高價值,馬鈴薯的病蟲害防治應著眼于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尤其是積極做好重點病害的預測預報,做到未雨綢繆、及時防治。葉斑病是中國馬鈴薯上最主要的葉部病害,但尚未得到充分認識。目前,對于常見的馬鈴薯早疫病、褐斑病及葉斑病等病害,最重要的方法依然是利用化學殺菌劑來進行有效的控制。在這方面,拜耳拿敵穩、露娜森是典型的兩款針對早疫病的復配制劑。

 

1.3.png

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市場開發總監任璐介紹拜耳解決方案

 

面對馬鈴薯受到的這些病蟲害威脅,量身定制的拜耳更多馬鈴薯作物解決方案應運而生,猶如一張全程、全面呵護作物健康的“防護傘”。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市場開發總監任璐在會議上談到,針對地上病害板塊,拜耳露娜森可以有效防控早疫病,調節植株長勢、促進作物健康;通過探索性試驗表明,露娜森對葉斑、褐斑病害也有突出的防效;拜耳暢銷15年的銀法利則能夠有效防治晚疫病,在生長期和采收后實現安全防護。


1.4.jpg

拜耳作物科學馬鈴薯和蔬菜策略負責人Albert Schirring分享全球經驗

 

在本次會議上,拜耳作物科學馬鈴薯和蔬菜策略負責人Albert Schirring也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分享了全球馬鈴薯葉斑病害的趨勢和防治策略。他指出,一方面,保障田塊中的水分和養分的充分供給,可以減少馬鈴薯不良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宜在花期未看到病癥的情況下就使用露娜森,以防治由多種病原菌導致的早疫病等病害,有效實現高產。

 

地下板塊:病害防治與作物健康相得益彰


1.5.jpg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彭德良研究員講解線蟲防治知識


除了一目了然的地上病害,地下病害板塊的防治同樣是馬鈴薯植保的關鍵環節。以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馬鈴薯腐爛莖線蟲為例,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彭德良研究員指出,探索性試驗研究發現,在腐爛莖線蟲的預防上,拜耳殺線蟲劑路富達拌種或浸種效果明顯。拜耳任璐也談到,針對馬鈴薯的地上病害板塊,通過阿馬士,可以有效防治黑痣病和瘡痂病等病害,實現出苗早,苗勢壯;配合微生物菌劑劑卓潤,可以實現根系發達、長勢優異、結薯均勻、提高產量等良好效果。

 

眼見為實,種薯專家和農戶談拜耳價值


在室外田間觀摩環節,參會代表們來到了位于榆陽區的馬鈴薯試驗種植田地,實地考察了拜耳更多馬鈴薯作物解決方案和對照方案的病蟲害防控差異。通過對比,可以看到使用拜耳方案的馬鈴薯主莖分枝更加粗壯,葉片大而舒展,對葉斑病的防效優異,各方面效果明顯優于對照方案。


 

1.6.jpg

1.7.jpg

參會代表赴榆陽田間現場觀摩馬鈴薯植保防治效果

 

榆林市明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多年從事馬鈴薯種植的陳雷經理談到,目前在榆林高溫區種植的V7品種馬鈴薯,其早疫病、褐斑病、六月病很難防治。在實際應用中他們看到,露娜森在防止早疫病上有特殊的療效,通過加強水肥管理,配合在發棵期和封壟期二次使用露娜森,可有效防治葉面病害,葉面控制得干凈,保障良好的光合作用,避免早衰導致的產量下降。

 

榆林市榆陽區巴拉素鎮小旭呂村個體農場主王磊也談到:“使用拜耳全程解決方案的地塊和旁邊使用普通方案的地塊相比,馬鈴薯增產效果非常明顯。特別是今年有一塊100畝的地,早衰跡象非常明顯,使用了卓潤配合氮肥之后,居然將早衰的地給‘救’過來了。卓潤不僅在促生根、生毛細根這方面的效果非常好,還具有防治瘡痂病的效果。”

 

此外,從事馬鈴薯種薯產業多年、在行業內被譽為“中國種薯行業推廣領軍人物”的內蒙古格瑞得馬鈴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冬虎也介紹了自己公司和拜耳作物科學的“不解之緣”。他談到:“我們公司一直積極引入國際企業領先的植保技術,與拜耳作物科學更是已經有了19年的合作歷程。多年來,拜耳不僅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還持續為我們提供技術交流和培訓等服務。從拜耳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對作物病害幾十年如一日關注研究的專業精神,以及優秀的管理理念。”


1.8.png

“拜耳更多馬鈴薯技術論壇”參會代表榆陽田間觀摩現場合影

 

在看似平凡的馬鈴薯植保領域,拜耳以創新為動力,不斷跟蹤新品種、新病害的發展動態,持續為中國馬鈴薯種植提供兼顧環保、產量和品質的作物全程解決方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