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几年调研马铃薯市场,心情一年比一年压抑。价格持续低迷,内卷愈发严重,市场几无利好,再加上气候不给力,灾害天气作祟,马铃薯市场似乎看不到希望。尤其是2024年,收获的季节遭遇洪涝天气,很多种植户的马铃薯来不及出土就被深埋地下,直到腐烂、长芽、产量绝收。按说遭遇这种现象,价格应该有所起色。然而市场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8毛、7毛、5毛,直到现在的无价无市,库存积压严重。不夸张地说,马铃薯种植户的心

連結幾年調研馬鈴薯市場,心情一年比一年壓抑。
價格持續低迷,內卷愈發嚴重,市場幾無利好,再加上氣候不給力,災害天氣作祟,馬鈴薯市場似乎看不到希望。尤其是2024年,收獲的季節遭遇洪澇天氣,很多種植戶的馬鈴薯來不及出土就被深埋地下,直到腐爛、長芽、產量絕收。按說遭遇這種現象,價格應該有所起色。然而市場就是這么不按常理出牌,8毛、7毛、5毛,直到現在的無價無市,庫存積壓嚴重。不夸張地說,馬鈴薯種植戶的心拔涼拔涼地,銀行貸款還不上,農資欠賬更別提,信心遭受嚴重打擊。也許隨著春節前后,馬鈴薯市場的需求通常會有所增加,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由于前期庫存量較低,且新薯尚未大規模上市,市場供應整體偏緊。然而,由于終端需求的減弱,預計春節前馬鈴薯價格大概率仍將保持穩中偏弱的走勢。不過,優質馬鈴薯品種由于市場需求旺盛,價格有望保持堅挺。在調研中了解到,馬鈴薯價格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供需關系:當前,馬鈴薯市場整體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尤其是北方產區的庫存薯,市場需求的減弱導致價格承壓。
2. 天氣因素:天氣變化對馬鈴薯的生產、運輸和銷售影響較大。極端天氣可能導致新薯上市時間延遲或產量下降,進而 影響市場價格。
3. 采購心態:目前,市場采購商多持觀望態度,采購積極性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價格的上漲。
張家口綠洲農服,總經理劉光雷直言,馬鈴薯產業的低迷狀態對哪一個環節的影響都很大。尤其是在農資這個環節影響更為明顯。與今年而言,絕產的都有,他們拿什么去買農資,拿什么去買好農資?盡管如此,但是在劉光雷看來,無論市場怎么樣,對于他們專注于服務馬鈴薯種植技術的這群人來說,在無法影響市場價格的情況下,他們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做好技術服務,傾盡全力讓馬鈴薯種者提質增產。
據了解,去年,中國科學院吳奇院士和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研究員一行在呼和浩特武川縣和烏蘭察布市也強調,薯區企業在進一步發揮地區優勢,加快加工產品研發,推動馬鈴薯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在張家口市沽源縣,我們見到了玖恩農業董事長王久恩。據他判斷,馬鈴薯產業的低迷還會繼續,因為馬鈴薯的產能太大,市場消化能力越來越弱,雖然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但是產量的提高讓產能并未下降多少。但是這也不是壞事,這幾年正好淘汰一些不能與時俱進,且盲目投資馬鈴薯種植的投機主義者。任何一個作物都有它的發展周期,馬鈴薯當然也不會例外。王久恩直言,等到馬鈴薯產業恢復理性的時候,一切都不是問題。
整體來看,近期,馬鈴薯市場整體呈現穩中偏弱的態勢。北方產區的庫存馬鈴薯價格依然保持穩定,但隨著市場需求的減弱,產區儲戶們更愿意出售庫存,價格有進一步松動的跡象。目前,中間需求表現不佳,尤其是學校陸續放假后,市場走貨速度明顯減慢,客商采購積極性不高,多持觀望態度。但是,根據市場來看,今年春節前馬鈴薯市場整體呈現穩中偏弱的走勢,但優質品種仍有望保持堅挺。未來,市場行情將受到供需關系、天氣變化和采購心態的綜合影響。種植戶和采購商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合理調整生產和采購策略,以應對市場波動。令人欣慰的是,南方地區的馬鈴薯市場近期展現出積極的趨勢。廣東、云南等地的新薯陸續上市,盡管目前供應量尚未完全釋放,但隨著采挖工作的推進,市場供給結構將逐漸改善。南方冬作區的馬鈴薯價格漲跌互現,如云南盈江地區的麗薯6號價格約為1.13元/斤,表現相對強勁。
張家口瀏陽農業總經理馬帥是一位年輕的創業者,他能在去年在馬鈴薯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銷售實現翻番,用他自己的話說,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能考驗一個銷售平臺的韌勁與生命力。大浪淘沙,淘汰的一定是落后的到最后一定是適者生存,強者恒強。馬帥認為,作為銷售平臺,不管市場多爛,只要你真正把技術服務落到實處,做精做細,你心里就不會慌,更不會沒有信心。
烏蘭察布馬鈴薯種植戶數量不明,因存在大量的散戶,戶均種植面積通常只有幾畝,且輪作頻繁,年度變化幅度大,難以具體統計。但其中規模在300畝以上的合計達到24萬畝。這24萬畝是烏蘭察布幾個主產縣商都、四子王旗、察右前旗等的統計數字,這幾個主產縣大約占全市總產量的70%左右,種植規模在100~300畝以上的企業的種植戶數量還不好統計,但憑借這個數字估算,烏蘭察布的規模種植程度還是屬于比較高的,種植規模在100畝以上的種植總面積估計已經超過了一半。水地和旱地在單產和收益方面的巨大差異,使得規模種植戶在擴種的時候,都是流轉水澆地。土地流轉成本400-600元/畝,不管是簽約幾年,實際上都是一年一調價,對農戶的約束力很有限。國家對馬鈴薯的補貼,能給到種植戶手中,但流轉方就相應提高地租,成為影響種植大戶擴產的一個重要因素。據烏蘭察布市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當地近年來,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的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400萬畝左右,占全市農作物總播面積的比重為50%左右,在全國地級市排名第一,占全國馬鈴薯總播種面積的8%左右。主要栽培品種有v七、沃土、希森六等;加工專用品種包括:薯條用品種大西洋、凍薯品種麥肯、克布爾班克、中加7號等。綜合各位受訪者的估算數據,由于氣候干旱,水澆地在馬鈴薯種植結構中比重約為30%或更低。單產水平方面,水澆地在每畝3-4噸;而旱地正常年份僅為0.75-1噸,2022年旱情較重,旱田單產普遍在0.5噸以下。值得關注的是,與玉米相比,玉米旱地和水地比例差不多是1:9。也就是說,90%左右都是水澆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玉米的種植收益相對比較穩定,掙不著大錢,但是也賠不著大錢。而且省工省力。而馬鈴薯市場價格波動比較大,如果虧損,就虧損得非常厲害。年單產在3噸以上都是很優秀的個案,絕大多數的種植戶是達不到這個水平的,包括水地種植戶也達到這個水平。虧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尤其是2022年,當地馬鈴薯種植連續遭遇干旱、冰雹和霜凍,單產的損失非常大,大多數種植戶都遭受了很大損失。據了解,當地水澆地馬鈴薯的平均成本在2700到2800元每畝,其中種植大戶的成本可以達到3300元到3600元,但因種植收益不穩定,且需要輪作玉米(通常是1年馬鈴薯+2年玉米輪作),規模種植戶單產在每畝3噸以上才能確保盈利。今年生產成本預計還要再增加每畝200元,主要是土地流轉成本,化肥成本和人工成本連年上升。其中大戶的種植成本之所以偏高,主要是由于土地流轉成本所致。旱地成本平均每畝680元。2022年由于旱情嚴重,單產僅為每畝660斤,平均毛收入560元/畝,綜合算起來還是虧損的,但是在正常年份畝產通常都在千斤以上,毛利潤一般能在500元以上。 烏蘭察布馬鈴薯規模種植戶從種到收的機械化率在90%以上,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但機械化程度再高,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就本地馬鈴薯產業而言,機收可以代替一部分人工成本,但是又會增加新的一部分人工成本,即農機具的操作維護人員和配套的田間作業人員。例如,在灌溉時還需要人工倒閥門,一般一個水工可以負責500畝灌溉作業;在收獲時需要人工拾撿。特別是加工薯的收獲,收購企業一般都要求薯皮上不能有傷口,因此在采挖環節,需要有相當數量的人工拾撿,與機械采收相配合。由于規模種植戶的耕地都是流轉而來,地塊雖然比較大,但是一般都不連片,不適合聯合收割機操作,這樣也限制了效率提升和收益增加。一是需重點關注天氣對馬鈴薯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南方新薯的采挖和運輸情況;
二是把握采購時機:對于采購商而言,當前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相對較低,可適當增加采購量,但需注意庫存管理;
三是優化品種結構:種植戶應根據市場需求,優化馬鈴薯品種結構,增加優質品種的種植面積,以應對市場變化。
未來,市場行情將受到供需關系、天氣變化和采購心態的綜合影響。種植戶和采購商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合理調整生產和采購策略,以應對市場波動。這種現狀之下,只有深入推進馬鈴薯種業振興行動和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通過培育優質多抗高產專用馬鈴薯的突破性品種,研發綠色高效智慧化生產技術和儲藏加工技術,開發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綠色健康多樣化加工產品,全面踐行“大食物觀”,才能真正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25年3月2日(1日報到),春耕之際,由農資與市場傳媒主辦的第十屆馬鈴薯產業生態發展大會暨“馬鈴薯春耕節”將在烏蘭察布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跟上,非你莫“薯”。數據解讀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
超乎想象的“小土豆、大產業”
馬鈴薯主食產業聚焦:品牌化才是方向
馬鈴薯不同品種的種植要點
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馬鈴薯主產區土壤問題與主要改良措施
土壤健康與馬鈴薯種植結構優化
水肥一體化在薯區的應用和推廣模式
植物調節劑在馬鈴薯上應用與前景
重構馬鈴薯產業新格局
農場主保證效益的必經之路
智慧農業賦能馬鈴薯農場主
種植戶持續性盈利并非神話
助推馬鈴薯產業升級需多重并舉
鮮食馬鈴薯市場需求及采購標準
馬鈴薯主產區的產業鏈拓展
新媒體加持下的馬鈴薯產業會不會“翻紅”
短視頻如何才能玩轉“小土豆”
會議主辦
農資與市場傳媒
會議支持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土壤改良分會
會議時間
2025年3月2日(1日報到)
會議地點
烏蘭察布
多蒙德·豪生大酒店
會議冠名
征集中
會議協辦
河南遠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綠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阿卡迪安肥料(上海)有限公司
河南田狀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名岳軒印刷包裝有限公司
會議承辦
內蒙古格瑞得馬鈴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河北久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張家口東升植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河北農之鏈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張北綠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內蒙古鑫雨種業有限公司
強氏(內蒙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會議規模:800人
參會群體
相關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產業協會;
種植合作社、種植企業及個人;
農資企業、儲藏加工企業、流通營銷企業;
專家學者、采購商;
金融保險機構、物流配送企業等。
參會咨詢
企事業單位人員收費:1200元/人(含餐不含住宿);
種植大戶、農場主收費:380元/人(含餐);
(種植大戶、農場主前200名免參會費,需種植面積200畝以上,并出示村委會、土地承包合同或其他證明資料)。
報名咨詢:
楊建召 18530891095(微信同號)
郭英民 17337118371(微信同號)
調研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