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土耳其农产品贸易额增18.7%至9.1亿美元
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土耳其,國土橫跨亞歐大陸兩洲,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農業發達,特產豐富,出口糧食、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產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土兩國加強經貿合作,促進互聯互通,貿易快速發展,那么兩國農產品貿易情況如何呢?
一、 土耳其農業有多強?
2022年,土耳其是世界第9大農產品生產國,糧棉油糖等主要農產品基本實現自給自足。產量較大的農產品有煙草、棉花、稻谷、橄欖、甜菜、柑橘、牲畜等,同時還是無花果干、榛子、小葡萄干/提子干、杏脯和蜂蜜的主要生產國。土耳其的榛子、櫻桃、無花果、杏產量全球第一;西瓜、酸櫻桃、黃瓜和鷹嘴豆產量全球第二;柑橘和蘋果產量全球第三;開心果、草莓產量、板栗、核桃和扁豆產量排名第四,甜菜產量排名第五,檸檬和葡萄產量排名第六,籽棉產量排名第七。中國是土耳其第二十一出口市場。中國是土耳其第十進口市場。
二、 中國與土耳其農產品貿易情況如何?
中國和土耳其農產品貿易額由2015年的3.4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9.1億美元,增長近2.7倍,2023年增18.7%。其中,出口由2015年的2.0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4.9億美元,2023年增24.4%;進口由2015年的1.4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4.2億美元,2023年增12.7%;貿易順差由2015年的0.5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0.7億美元,2023年增3.5倍。
(一)中國出口土耳其農產品情況
中國與土耳其農產品進出口額占中國農產品貿易額比例較低,土耳其是中國第36位農產品出口市場和第46位進口來源地。其中,中國出口前五的大類農產品分別是油籽、谷物、堅果、蔬菜和水果,其中油籽增長超2倍。
按具體產品分,出口額前五的產品分別是大米、葵花籽、蘋果汁、核桃和辣椒(干),出口額分別為1.0億美元、9559.1萬美元、3045.6萬美元、2770.3萬美元和1121.3萬美元,占對土耳其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0.7%、19.6%、6.3%、5.7%和2.3%。其中大米出口增速極快,從2020年的964.1萬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0億美元,而葵花籽從2020年的1.4億美元降至2022年的2862.9萬美元,2023年回升至1.0億美元,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其余農產品出口呈波動態勢。
(二)中國進口土耳其農產品情況
中國進口前五的大類農產品分別是棉麻絲、堅果、畜產品、糧食制品和飲品類,其中棉麻絲進口增速為1.4倍。
按具體產品分,進口額前五的產品分別是原棉、凍雞爪、面食、榛子和可可制品,進口額分別為1.1億美元、3299.1萬美元、2477.2萬美元、2109.4萬美元和1985.8萬美元,占自土耳其農產品進口總額的25.1%、7.9%、5.9%、5.0%和4.7%。其中,原棉進口增速極快,從2020年的705.2萬美元增至2023年的1.1億美元;凍雞爪進口波動極大,從2020年65.3萬美元迅速增長至2022年的8760.7萬美元,隨后下降到3299.1萬美元;面食、可可制品進口穩步增長。
三、 中國和土耳其農產品貿易問題何在?
土耳其農業優勢在國際市場通常是農產品順差國,而我國受限于人口和耕地面積往往是農產品逆差國,但中國與土耳其的農產品互補性差,農產品結構相對接近,土耳其農產品價格對比中國沒有明顯競爭優勢,使得土耳其農產品很難進入中國,兩國的貿易是我國保持了長期的順差,因此土耳其對中國產品采取了多項包括反傾銷、保障措施和特保在內的貿易救濟措施,對中國農產品對土耳其出口造成了較大影響。
且因為地理位置、政治差異和文化背景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兩國農產品貿易規模仍然較小,雖然兩國農產品貿易額自2015年來增長近2.7倍,但2023年中國和土耳其農產品貿易額僅占中國農產品貿易總額的0.3%,占土耳其不到2%。中國和土耳其具有互補性的農產品在相互出口上未能有效發揮出優勢,如飼料、動物油脂、果蔬類、油籽類、植物油脂等貿易不足,兩國貿易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