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科技赋能田管 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眼下,新疆瑪納斯縣4.5萬畝冬小麥即將進入越冬期,種植戶們使用智能化、自動化的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控制系統開展小麥冬灌工作,為小麥安全越冬做好準備,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10月31日,在樂土驛鎮鄭家莊村村民張兵的1700畝麥田里,綠油油的冬小麥苗齊根壯,長勢喜人,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現在,正是冬小麥澆灌過冬水的關鍵時期,心連心集團的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全程遙感監測及智慧農業平臺,針對近期天氣和復雜的苗情,及時給種植戶制定科學的田管方案,大大提升了澆灌進度和質量,實現節本增效。
樂土驛鎮鄭家莊村村民張兵說:“截至目前,冬小麥苗全部都出來了。今年我們采用數字農業,安裝了電磁閥,每畝地可以節約水達到40立方米,全年可以節約一萬多元的水費,利用智能滴灌把水肥全部利用好,現在這個苗又挺又壯,為明年豐收豐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近年來,瑪納斯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積極探索智慧農業發展模式,以“基地+農民+企業”為載體,大力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建立智慧農業平臺,實現作物生長全過程的土壤墑情、氣象信息、病蟲害、作物長勢等多方位數據采集,讓科技在“耕、種、管、收”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
新疆心連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瑪納斯市場大區經理范海強說:“我們現在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通過大數據,能夠將土壤墑情以及農田小氣候、蟲情監測,以數據的形式反饋給農戶,保證在越冬前冬小麥能夠達到根系穩健,有一個正常的越冬狀態,也為智慧農業與數字農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針對當前冬小麥長勢,張兵將智慧農業平臺提供的土壤濕度、溫度、作物長勢等數據匯總,確定了施肥時間及用量,實現了節水、增效。
樂土驛鎮鄭家莊村村民張兵說:“通過大數據,我們更好管理冬小麥,在管理和收播方面全部百分之百利用機械化,冬小麥從原來的每畝收二三百公斤,到現在采用了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以后,每畝可以達到五六百公斤。”
下一步,瑪納斯縣將持續提升冬小麥種植過程中的智慧化水平,通過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施肥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水肥利用率,并不斷完善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等措施,提高智能化農機裝備綜合性能和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