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立春雨水二月到,小麦追肥忙除草”。自“立春”以后将从严寒的冬季步入到暖意融融的春天。初春正是小麦分蘖和基部节间生长的关键时期,立足早春抓田管尤为重要。小麦一生要经历: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开春后,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3℃以上时,麦苗开始健壮生长,叶色由青紫色转为鲜绿色,称为“返青”。从返青开始到起身、拔节历时约一个月,通常称为“小麦

農諺說:“立春雨水二月到,小麥追肥忙除草”。自“立春”以后將從嚴寒的冬季步入到暖意融融的春天。初春正是小麥分蘗和基部節間生長的關鍵時期,立足早春抓田管尤為重要。小麥一生要經歷:出苗、分蘗、越冬、返青、起身、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等生長發育過程。開春后,當日平均溫度穩定在3℃以上時,麥苗開始健壯生長,葉色由青紫色轉為鮮綠色,稱為“返青”。從返青開始到起身、拔節歷時約一個月,通常稱為“小麥返青期”。返青期小麥生長重點是分蘗、生根、長葉和穗分化,是小麥構建合理群體、培育健壯個體的重要時期,更是促弱轉壯、穩壯控旺,實現苗情轉化升級的關鍵時期。通過加強麥田早春返青期管理,使苗情向預定的方向轉化,才能分蘗健壯、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粒大粒重,為獲得好收成打下基礎。做好清溝防漬工作。進入春季雨水增多,加上冬季雨雪偏多,底水充足,田間“三溝”清理不及時、不到位,容易造成麥生長緩慢,也有可能加重病蟲草害的發生。清理溝中的泥上、雜草,和溝深度要達到25公分以上,上溝的深度要達到40公分以上,三溝深度要梯次加深。尤其要加深地頭溝,開通田外溝渠,降低地下水位,減輕漬害,保根、防病、防早衰,保證小麥鍵壯生長,及時看苗追肥促進春發。冬小麥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追肥時間多在返青至拔節期。若小麥返青后的氮營養不足,會造成苗小,分蘗少,難獲高產。但如果追施氮肥過多,氮營養過剩,會造成倒伏,并且穗粒少難獲高產,因此,追肥量和追肥時期應視小麥苗情而定。對于冬前長勢較弱、地力差、早期脫肥的麥苗,應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墑追施。一般可追施紅四方尿素或腐植酸尿素7-10千克/畝,新型脲銨氮肥15-20千克/畝,缺磷麥田應混合追施磷肥5-10千克/畝。
來源:文中部分內容來自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