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增效的“风口”,大肥企业终于“如虎添翼”!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很多大肥企业会对增效产品嗤之以鼻:不够麻烦的,一边呆着去!但是现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增效产品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不夸张地说,它已经成长为肥料企业必须“立正敬礼”正眼相看的“美男子”,喜欢不喜欢不重要,但是你必须“爱它”!所以说,增效现在真的成为了企业秘而不宣的共识。因为在大肥保营养,增效保效果的市场共识下,用大肥市场能撬动增效肥销售,用增效肥效果能强大肥品牌,何乐而不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8 8:30:16

肥料增效技术论坛|李光:增效技术与增效产品成为行业热点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李光秘书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李光秘书长在2025肥料增效技术发展论坛暨名优增效企业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民以食为天,地以肥为本。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据农业农村部预测,我国粮食年产量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李光强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肥料生产大国,产销量均为全球第一。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7 10:30:06

肥料增效技术论坛|单俊伟:增效产品就是增效肥料的“芯片”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伟任何行业的技术革命和进步,一定要源于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趋势相匹配。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环保、安全、高效永远是社会追求进步的主题。由于化肥的不科学使用,导致土壤破坏、作物品质下降以及病虫害增加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刚刚秘书长也有提到。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绿色的化肥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型高效的增效剂产品,用以提升农业投入品的水平,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7 10:45:35

肥料增效技术论坛|冯卫东:用增效为行业解困

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冯卫东冯卫生东老师在2025肥料增效技术发展论坛上直言,有规模,有结构,有利润,才是长久之道。在缩量困境的情况下,规模已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了、一定要找到产生利润的产品。而企业之间的对决,已经转变成新旧材料、新旧技术迭代升级的对决,找到并拥有新材料、新技术成了企业的头等大事。冯卫东老师表示,不要抱怨环境,不要期望缩量会回转,而应该聚焦新大单品,用增效为行业解困。“为什么做大品?大品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7 10:59:16

肥料增效技术论坛|黄华军:汇聚全球技术,共推中国农业品质增效升级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复肥营销中心特肥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黄华军云图视角看中国增效肥发展2024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把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放在首位,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围绕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匹配了一系列政策和支持,持续推行减肥增效、土壤修复、品质农业、乡村振兴等农业战略,旨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成为当前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7 11:12:46

肥料增效技术论坛|辛景树:突出“精、调、改、替、管”,统筹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原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辛景树农用化肥施用实现“一减、一提”。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已连续多年保持负增长,2023年为5022万吨(折纯量),比2015年减少17%。2022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1.3%,比2015年提高6个百分点。东北黑土区有机质下降。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降低了21.2%;基础地力偏低。化肥占肥料投入的比例高达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7 11:50:56

肥料增效技术论坛|张超一:生物增效技术前景广阔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科学院院长张超一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科学院院长张超一针对海大核“芯”SE创新技术体系现场为大家讲解了生物增效技术在增效肥料上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在他看来,农业绿色高效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面源污染、碳中和、土壤微生态、土壤障碍、养分吸收利用、科学合理用肥、逆境胁迫、作物品质提升等问题。张超一认为,增效技术是增效肥料发展的关键。增效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物理增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11/7 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