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标准农田补助标准参考
各省高標準農田補助標準
重慶市:2024 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財政補助標準統一為 2500 元 / 畝。扣除中央補助資金后,對于差額部分,增發國債項目由市級財政承擔;中央補助項目和中央預算內項目由市和區縣財政按 1:1 比例分別承擔(2024 年產糧大縣不承擔)。
福建省:省級以上資金按照 3000 元 / 畝安排。補助資金優先扶持糧食生產功能區,農田建設項目安排在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墾企業等單位的,應當按照不低于財政補助資金的 10% 落實自籌資金。
湖北省:對符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的林果、茶葉、藥材等特色產業將享受每畝 180 元的生產性培育獎補;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在 30 畝以下的,每畝給予 1000 元的支持;30 畝以上的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每畝給予 1500 - 3000 元的支持。
四川省:補貼標準為每畝 800 元,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按 80:20 的比例共同承擔。
河南省:包括每畝 150 - 350 元的農機購置補助、每畝 250 元的優質良種補助、每畝 150 元的土地肥力綜合補貼等。
江西省:對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每畝給予 500 元的補貼;對新建以規模化種植、優質高產、科技含量高為特點的高標準農田,每畝給予 2500 - 3000 元的補貼獎勵。
山東省:在補貼方面主要是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政策,2022 年提高補助標準至 1950 元 / 畝,并對 10 億斤以上的產糧大縣承擔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省財政再按每畝 150 元給予獎勵性補助。
安徽省:2023 年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貼標準是 2500 元 / 畝,到 2025 年逐步提高到 3000 元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2023 年的補貼標準為 1600 元 / 畝,到 2030 年前財政投入達到畝均 3000 元補助標準。
江蘇省:2024年,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投資標準由 2000 元 / 畝提高至 2350 元 / 畝。
河北省:通常來說,河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標準大致為每畝 1000 - 1500 元左右,但具體可能會有所波動。對于一些創新投融資模式的項目,補貼方式和標準會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2024 年承德市灤平縣虎什哈鎮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建設項目,建設任務 0.5 萬畝,總投資 1213 萬元,其中中央資金 1080 萬元,省級資金 133 萬元。
2024 年隆化縣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項目,建設任務 0.5 萬畝,總投資也是 1213 萬元,同樣包含中央資金 1080 萬元,省級資金 133 萬元。
遼寧省:對當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每畝平均補助不低于 1300 元。具體補貼標準可能因地區、項目具體情況存在一定差異。例如,一些地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除了省級的補助資金外,還會有市級、縣級的配套資金,綜合起來提高項目的補貼標準。
對于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面積,原則上平原地區不低于 5000 畝,丘陵山區不低于 2000 畝,但部分地方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有特殊規定。
遼寧對實施保護性耕作的經營主體給予補助,最高補助每畝 90 元。
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高標準應用基地建設補助標準為 200 元 / 畝,每個縣、鄉、村級基地按比例補助資金。
吉林省:建設補貼標準方面,吉林省積極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022 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補貼標準達到 1544 元,比上年提高 200 元以上。補貼對象主要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但這些主體須符合相關認定或注冊登記要求,且財務狀況良好、具有一定經營規模、可持續經營能力和自籌資金能力,沒有不良誠信記錄。
黑龍江省:黑龍江省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標準方面,國家規定以省份為單位加權平均計算,畝均財政資金投入不超過 1500 元,但具體到黑龍江省各地區可能會因建設任務、資金配套等情況有所不同。對于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面積,原則上平原地區不低于 5000 畝,丘陵山區不低于 2000 畝,不過部分地區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有特殊規定或調整。
大豆補貼:2024 年黑龍江省大豆補貼標準為 352 元每畝。
玉米補貼:玉米種植補貼標準為 20 元每畝。
水稻補貼:地表水水稻補貼標準 159.03 元每畝,地下水 109.03 元每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