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季已来,特肥需求释放有些急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2024/3/25 9:48:32
现在的耕作技术水平已经很先进,作物的潜能也在不断地被挖掘,而作物管理更是方方面面,不仅仅依靠肥料,且特肥只是其中的一种。特肥因其功能而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所接受,那么面对这样的春耕市场,特肥又有哪些变化? 受传统肥市影响,需求延后 “当地以玉米和小麦大田作物为主,少量的花生和西瓜,以储备复合肥为主,尿素储备量很少。随着种植人口结构老龄化,当地流转的进程加快,上游产品、营销模式也都

現在的耕作技術水平已經很先進,作物的潛能也在不斷地被挖掘,而作物管理更是方方面面,不僅僅依靠肥料,且特肥只是其中的一種。特肥因其功能而被越來越多的種植戶所接受,那么面對這樣的春耕市場,特肥又有哪些變化? 

受傳統肥市影響,需求延后 

“當地以玉米和小麥大田作物為主,少量的花生和西瓜,以儲備復合肥為主,尿素儲備量很少。隨著種植人口結構老齡化,當地流轉的進程加快,上游產品、營銷模式也都在發生變化;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等產品也在推廣。”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美地農資有限責任公司饒立勝告訴記者。 

“現階段的肥料儲備比較充足,只是由于市場行情波動比較大,年前儲備大多比較保守。”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綏中鎮供銷社張景利介紹說,“本地以花生和果樹用肥為主,種植結構一直很穩定,本季下游肥料整體需求量變化不大,包括有機肥在內的各類肥料都有,只是相對于傳統肥料而言,有機肥料的用量并不大。” 

本季部分地區對農資產品投入減少,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農產品價格低影響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另一方面,種植人口老齡化,在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土地收入已經不是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此外,基層零售店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一個鄉鎮從原來的幾家到現在的二十幾家,即便每個店的儲備量都在減少,但整體上并未減少,市場貨量并未出現預期的局部供應緊張。 

另據記者了解,去年市場跌宕起伏的行情不僅影響了去年傳統化肥冬儲淡季終端市場的儲備情緒,也影響了特肥市場的儲備,大概同期少了二到四成不等的訂單,也正是這些變數,使得特肥部分企業減少了上游原料儲備、以銷定產來規避風險。進入3月份,肥料市場逐漸明朗后,下游訂單集中暴發,部分特肥工廠供應吃緊,對其也是不小的考驗。 

流轉加快,特肥市場機會多 

相對于大化肥的大幅度波動,特肥行情變化尚可。業內人士認為,本季市場對特肥行情不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化肥市場悲觀情緒的傳導以及特肥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在基層的推廣過程中,很多特肥廠家及其經銷商的主要工作多放在示范推廣方面。特肥產品對作物的效果,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顯現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近些來,特肥市場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產品同質化競爭等“內卷”問題。“其實,對于特肥生產企業而言,在保障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的基礎上,降低成本既是廠家的主動出擊,也是對渠道商的有效維護。”煙臺益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亮認為,“就我國而言,特肥企業多是小而美的非規模化的,復合肥企業已經是寡頭競爭了,特肥原料的涉及面太廣,在很長時間內,特肥行業仍舊呈現多元化競爭發展態勢。”  

我國特肥市場雖然起步較晚,但是隨著上下游的引導及種植戶良好的種植體驗,特肥市場的需求量是逐年增加的。張亮表示,因為經濟作物附加值高,所以特肥面對的種植戶多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當然也有承包千畝大田作物的種植大戶,他們需要從土地中獲得更多的價值,對特肥接受程度也比較高,一家一戶的小農戶在此方面的投入要少些。也就是說,在肥料行情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種植戶有一個可觀的收入才能有持續的投入,但是整個農作物產品價格如若沒有這么穩定,那么特肥的投資和收入預期可能都會出現偏差。 

此外,特肥的上游原料眾多,價格也有浮動,原料不同、配比不同、工藝不同,成本的價差可能在10倍或者更多。如果不借助專業儀器,種植戶是無法分辨其不同,這也是特肥在基層推廣所面臨的一大障礙。無論如何,從長遠來看,特肥對農業生產的有效作用越來越大,新產品入市不僅需要企業提升其性價比,更要讓種植戶更容易分別其功能和特性,不要為了“炫”而盲目推出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