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玉米生产及市场现状

作者:综合南北学苑 梁晓玲 王英瑞 2024/7/22 8:20:31
玉米生产:2023年新疆玉米播种面积2156.49万亩,较2022年增加438.15万亩,增长25.5%,首次超过小麦,成为新疆第一大粮食作物,占粮食总面积的51%。总产1321.42万吨,比2022年增加240.91万吨,增长22.3%,占粮食总产的62%。单产612.77公斤/亩,较2022年下降2.6%,但仍是全国玉米平均单产最高区域。新疆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疆,北疆主要为天山一带平原区、伊犁

玉米生產:2023年新疆玉米播種面積2156.49萬畝,較2022年增加438.15萬畝,增長25.5%,首次超過小麥,成為新疆第一大糧食作物,占糧食總面積的51%。總產1321.42萬噸,比2022年增加240.91萬噸,增長22.3%,占糧食總產的62%。單產612.77公斤/畝,較2022年下降2.6%,但仍是全國玉米平均單產最高區域。


新疆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疆,北疆主要為天山一帶平原區、伊犁地區、塔城地區的一年一熟春播玉米區,種植模式以滴灌水肥一體全程機械化為主,除制種田和青貯玉米外,均為籽粒機收。南疆主要以麥后復播早熟玉米為主,占80%左右,與果樹間作,其余為正播和少量套播玉米,機收率相對較低。近幾年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開始在南疆大面積推廣應用。


玉米種子市場情況:伊犁地區玉米面積官方統計數據約320萬畝,實際面積只多不少,一是傳統冷涼的地區也在種植玉米,選擇低積溫的品種或者青貯玉米品種,比如新源縣、特克斯縣;第二個是小麥玉米套作,政府這幾年支持新疆擴大小麥種植面積,伊犁地區每年小麥面積在200萬畝以上,有一部分可以套作玉米,也增加了玉米面積,在察縣、伊寧縣傳統玉米大縣,雖然玉米制種占用一部分大田玉米面積,由于大田玉米的收益并不低,以及伊犁地區的烘干廠限制,影響并不大。第二伊犁地區的玉米品種和西北區其他地方差異不大,傳統優勢的品種在這里均能站穩腳步,瑞普909、先鋒系列、華農系列、中地系列、疆內本地企業的品種等等,對品種要求主要是抗青枯病、抗倒性和豐產性,當地大田玉米的普遍產量是3000斤/畝(30個水分),密度起步是7000株/畝,株距是16-18厘米,寬窄行平均行距50厘米,第三關于價格,由于播種密度大,一般8000粒播一畝地,以及農戶的地塊普遍較大,8000粒/袋的種子成交價在80-100元不等,今年和上一年略持平,和西北其他區域一樣,這里的農戶購買種子以袋為價格計算,與南疆的按公斤計算的截然不同,第四:由于伊犁地區處于南北疆的中心,一般疆外的企業在新疆設代理商,要么是省代,烏魯木齊/昌吉的客戶輻射全疆,要么是把伊犁地區單獨拿出;再目前的伊犁地區轄下11個縣市,一般代理商均為整體一個,由代理商輻射各個縣里面零售商或者直銷戶。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干旱已成為新疆最重要的制約玉米生產的非生物因素和不穩定因素。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玉米全程機械化發展迅速,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耐密、耐旱、宜粒收玉米品種是減少干旱損失、提高生產效率最有效的途徑。


南疆地區包括阿克蘇、喀什、和田和巴州,玉米播種從3月底到7月10號均可以播種,按照播種類型可以粗略劃分3個時間段:5月20號以前,5月20號-6月20號,6月20號-7月10號,這幾個時時間段,玉米播種類型、播種方式、播種需求和產品價格相差很大。


5月20號以前播種,稱之為春播或者正播,主要區域是阿克蘇北部和巴州北部幾個縣,今年喀什和和田的春播玉米面積下降很大,主要是冬小麥面積增加,春播玉米品種以西北春審定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種為主,積溫較大的晚熟品種充作青貯玉米,像先玉335、和育187、登海605等均可以種植,密度和伊犁地區類似,價格區別較大,由于后面的套播和夏播的價格拖累,春播玉米品種也只能選擇斤裝,2.5公斤屬于精品,5公斤屬于主流,10公斤和20公斤屢見不鮮,典型例子就是我第一次見先玉335-2.5公斤包裝,和育187-5公斤包裝,最高的零售價格是華西948的30元/公斤,主流的零售價格是18元/公斤。今年南部幾個地區的春播以種植大戶居多,從北疆或者疆外過來包地,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對玉米種植愿意投入,零售價格才高一點。


5月20號-6月20號之間播種,稱之為套播,涵蓋比較雜,既有核桃樹下的玉米種植也有冬小麥的套播,還有孜然之后的種植,主要區域是和田的墨玉縣、喀什的莎車縣、岳普湖縣、阿克蘇南部等,這期間的品種選擇積溫稍短的品種為主,主要是疆內本地的老品種為主,審定5年10年以上,如九圣禾、金豐源的新玉系列、天玉種業的廣宇系列等,品種要求是以瘤黑粉病為較多發生病害,蟲害以蚜蟲和紅蜘蛛為主,其中蚜蟲發生兩代,春播在玉米苗期發生一次,另外沙塵天氣較多,玉米葉片長絨毛的品種抗性更好一點。主流零售價格下探到14元/公斤。


6月20號-7月10號甚至更晚播種,稱之為夏播或者復播,主要區域是和田地區大部和喀什地區大部,播種方式主要是冬小麥收獲后種植,因為新疆的小麥面積增長迅速,復播玉米面積增長最為迅速,傳統這塊是不受重視的市場,因為復播的產量不高,一般至多500公斤/畝,也缺乏較低積溫的品種(1900-2100),很多維族農戶就選擇收青貯飼用家養牛羊,品種五花八門,價格低至10元/公斤。


總體來看,南疆玉米種子市場,有“老、舊、廉、全”幾個特點,老是品種老,最近三四年審定或者引種的品種幾乎沒有,均以五年以上的老舊品種為主,舊是思想守舊,代理商以維民為主,只想著代理成熟的品種,對于新品種的示范、推廣、促銷等工作,很多人難以做到;廉是價格低,按公斤計算價格,盡管已經單粒播的質量,播種量仍然較大,農戶的實際投入成本其實并不算特別低;全是對品種要求全,從積溫1900到3000的品種都可以種植,接近100天的連續播種時間,不同時間選擇合適的品種對代理商也是個考驗。


盡管問題多多,新疆玉米市場尤其是南疆玉米市場仍然是座待開發的金礦,一是近兩年幾百萬畝玉米面積增長,帶來的種子需求對種企具有吸引力,更何況該地塊的品種也亟需更新換代,二是對優質品種極度需求,有眼光的經銷商已經在瞄準積溫1900-2300之間的品種,今年在各個農資市場走訪時候,有客戶在反饋,復播玉米市場的可能會出現極早熟的大品種,三是新疆作為中亞貿易的橋頭堡,也是種子企業出口的很好支點。今年已有好幾家疆內企業在中亞五國開展了種子出口貿易,更不用說早有疆內的種植大戶去那邊承包土地種植棉花、玉米、蔬菜等,對品種的要求也有了提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