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玉米田杂草防控技术意见
江蘇省玉米田雜草發生種類多、發生密度高,尤其是稗草、馬唐等惡性雜草發生密度逐年增加,雜草抗藥性水平持續上升,嚴重威脅玉米生產安全。為有效防控玉米田雜草危害,現就做好2023年玉米田雜草防控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1 防除策略
重點防控馬唐屬、稗屬等禾本科雜草,反枝莧、鴨跖草等闊葉雜草。雜草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防治效果90%以上,雜草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
綜合防控。充分發揮深耕滅茬、地膜覆蓋等農業措施,有效降低雜草發生基數,科學推廣“播后苗前土壤處理為主、苗后莖葉處理為輔”的雜草防控策略。
除早除小。根據栽培模式、土壤墑情以及除草劑特性,在雜草萌發前、幼苗期趁早進行土壤封閉或莖葉噴霧,除早除小,保證防除效果。
控草減藥。大力推廣減量施藥技術,選擇高效安全除草劑品種和助劑,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除草劑品種,適時適量施藥,杜絕超劑量、不合理用藥,減少藥害事故發生。
2 技術措施
2.1 生態控草措施
及時清除路邊、田邊、埂邊、溝邊等“四邊”雜草,防止雜草種子擴散進入玉米田危害。選用耐密品種,采取精量播種、一播全苗的措施,合理播種密度,抑制雜草發生和生長。在玉米苗期和中期,結合施肥,采取機械中耕培土,防除行間雜草。強化肥水管理,提高玉米對雜草的競爭力。
2.2 化學除草措施
(1)土壤封閉
結合土壤墑情和秸稈還田情況,播后苗前優先選用乙草胺(精異丙甲草胺、異丙草胺)+莠去津(唑嘧磺草胺)桶混進行土壤封閉處理。
(2)莖葉處理
不具備土壤封閉處理的田塊,在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根據田間草相選擇藥劑防治,以稗草、馬唐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可選用煙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等藥劑及其復配制劑進行防治;以反枝莧、鴨跖草、藜等闊葉草為主的田塊,可選用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莠去津、硝磺草酮等藥劑及其復配制劑進行防治。
3 注意事項
(1)選用高效低毒低風險并對臨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高的除草劑品種。后茬種植蔬菜、甜菜、油菜等作物請勿選用含煙嘧磺隆、莠去津等成分的除草劑。
(2)甜玉米、雜交玉米以及制種玉米田施用含煙嘧磺隆成分的除草劑容易產生藥害。用有機磷類藥劑處理過的玉米對煙嘧磺隆敏感,兩種農藥使用間隔要在7天以上。
(3)施藥前全面檢查器械,避免藥械故障引起藥害或降低除草效果。應選擇在無風或風小的天氣施用除草劑,噴霧器的噴頭最好帶保護罩,避免藥劑霧滴飄移,對周圍敏感作物造成藥害。噴灑要均勻,不得重噴或漏噴。
(4)配藥時,要做到二次稀釋,要嚴格掌握用藥量,切不可隨意增加藥量,嚴禁超劑量超范圍使用農藥,注意輪換用藥。
(5)玉米2~5葉期是苗后除草的最佳時期,如果錯過且必要除草時,應順壟定點噴霧,不能全田噴霧,以免引起藥害。
(6)施用完除草劑后應充分沖洗噴霧器,以免再次使用時對作物造成藥害或影響其他藥劑的應用效果。沖洗后的殘液不要隨意倒在田間地頭,不得隨意丟棄農藥包裝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