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作者:农业农村部网站 2022/8/12 11:21:05
当前,大豆总体处于花荚鼓粒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大豆生产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及科学防灾减灾,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一、追肥促弱对生长表现脱肥或生育期延后的地块,可通过喷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粒重,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如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状,可通过叶面喷施微肥补充镁、锰、钼、硼等微量元素。第一次在大豆初花期

當前,大豆總體處于花莢鼓粒期,正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針對大豆生產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及科學防災減災,農業農村部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提出大豆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圖片

一、追肥促弱

對生長表現脫肥或生育期延后的地塊,可通過噴施葉面肥,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強抗病能力,提高粒重,將產量損失降到最低。如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癥狀,可通過葉面噴施微肥補充鎂、錳、鉬、硼等微量元素。第一次在大豆初花期每畝用尿素0.25kg+磷酸二氫鉀0.2kg葉面噴施;第二次在大豆結莢期、第三次在大豆鼓粒期結合病蟲防治進行,噴施磷酸二氫鉀0.2kg+米醋0.16kg+硼肥增莢促熟。

圖片

二、病蟲防治

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及時制訂防治方案,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原則。春大豆重點防控大豆食心蟲、雙斑螢葉甲、蚜蟲、紅蜘蛛等害蟲,以及根腐病、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夏大豆重點防治點蜂蝝蝽、蚜蟲、煙粉虱、斜紋夜蛾等害蟲,特別是要加強對點蜂蝝蝽等刺吸性蟲害防控,預防“癥青”發生,建議花莢期采取大面積統防統治措施,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噴施2—3次。同時,注重根腐病、擬莖點莖枯等病害的防控。在重大病蟲防治過程中,可與噴施葉面肥同時作業,實現“一噴多防”“一噴多促”“一噴多效”,實現防病、防蟲、減災、提質、增產的效果。

圖片

三、抗旱防澇

密切關注異常天氣情況,做好防災減災預案,積極應對澇災、旱災等各種危害,切實減少災害對大豆生產的影響。對降雨過多出現明水的地塊,及時組織人力和機械力量疏通田間溝渠、挖滲水溝,加快排水散墑。同時,及時增施速效肥、防治病蟲害,減小澇害對大豆產量的不利影響。花莢期、鼓粒期若高溫、無雨天氣連續出現,則應及時灌溉,每次每畝灌水量20立方米左右,盡量減少花莢脫落。

圖片

四、防雹減災

密切關注雹災氣象預報,重視參考群眾經驗判斷發生雹災的可能性,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發生雹災,視嚴重程度采取救災措施,若生長點沒有遭到破壞,可通過及時追施速效肥等方法促進大豆恢復生長。而對雹災較重、基本絕收的地區,應采取改種其他作物等措施。

圖片

五、適時收獲

聯合收獲最佳時期為大豆完熟初期,此時大豆葉片全部脫落,植株呈現原有品種色澤,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為提高收獲質量,大豆聯合收獲機可配置擾性割臺,盡量降低撥禾輪轉速,調節脫粒滾筒與凹板篩之間的間隙、調整清選系統風機轉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