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种植有哪些具体规定?

作者:庄稼补习班 新媒体 2025/2/18 15:12:41
生产环境规定空气环境:生产基地应远离工厂、矿区、医院、城镇等污染源。一般要求产地周围 3 公里,主导风向 5 公里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确保空气清洁无污染。水环境:灌溉用水要清洁,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区域。水质需符合相应的绿色食品水质标准,不得含有对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土壤环境:土壤应土质良好、无污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
圖片


圖片

生產環境規定

圖片

空氣環境:生產基地應遠離工廠、礦區、醫院、城鎮等污染源。一般要求產地周圍 3 公里,主導風向 5 公里以內沒有工礦污染源,確保空氣清潔無污染。


水環境:灌溉用水要清潔,選擇水源條件好、無污染、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區域。水質需符合相應的綠色食品水質標準,不得含有對作物生長和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


土壤環境:土壤應土質良好、無污染,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好,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需定期進行土壤檢測,確保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等指標符合綠色種植要求。



圖片

種子及品種規定

圖片

品種選擇:優先選擇適應當地氣候、土壤條件,且具有抗病、抗蟲、抗逆性強的品種,還要注重品種的優質性、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相統一。


種子質量:種子的發芽率、純度等指標應符合相關標準,且避免使用轉基因種子。



圖片

種植過程投入品規定

圖片

肥料使用:以有機肥為主,做到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例如綠色水稻種植中有機態氮與無機態氮之比 1:1 為宜。優先使用綠色食品專用生產資料,禁止使用硝態氮肥、生活垃圾和工業三廢


農藥使用: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量、使用范圍和安全間隔期。優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如利用天敵、誘捕器等。必要時使用化學農藥,應選擇低毒、低殘留的品種,并嚴格按照《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執行。



圖片

種植管理規定

圖片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可通過合理施肥、輪作、休耕等措施提高土壤質量,定期進行土壤質量檢測,了解土壤的養分狀況和改良需要。


灌溉管理: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和土壤的濕度狀況進行合理灌溉,盡量采用節水灌溉方式,如滴灌、噴灌等,避免過度灌溉造成土壤鹽堿化和水資源浪費。


種植方式與密度:采用合理的種植方式,如間作、套作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態效益。按照作物品種的要求確定合適的種植密度,保證植株之間有良好的通風和光照條件。



圖片

產品質量規定

圖片

品質要求:綠色種植產品應具備外觀整潔、無病斑、無蟲蛀、無機械損傷等基本品質要求,還應具有其特有的色澤、香氣、口感等品質特征,符合相應品種的固有特性,且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安全指標:農藥殘留量應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規定,不得檢出禁用農藥。產品中重金屬含量不得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限量,微生物指標應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不得檢出致病菌,其他污染物含量也應符合相關標準。



圖片

包裝、儲存、運輸規定

圖片

包裝:應采用環保、衛生、牢固的包裝材料,保證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污染和損壞,包裝上應清晰標注產品名稱、品種、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單位等信息。


儲存:產品應儲存在通風、干燥、避光的環境中,防止產品受潮、變質。對于需要冷藏的產品,應保證儲存溫度符合要求,避免產品凍傷或腐敗。


運輸:在運輸過程中應采用專用運輸工具,保持清潔、衛生,防止產品受到污染和損壞,盡量縮短產品從田間到市場的運輸時間,保證產品新鮮度和品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