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尿素价格最高点在哪里?
截止到2021年底,尿素價格已經連續5周在2400-2500元/噸之間徘徊,日產量在13.5萬噸左右保持。元旦假期過后,國內尿素行情打破僵局,開啟小幅探漲模式,山東、安徽、江蘇等地價格調價明顯,漲幅達到30元/噸。
在過去的2021年,國際尿素受供需關系影響,價格大幅度上漲。受國際價格帶動,國內尿素價格水漲船高,為穩定國內尿素市場行情,國家陸續出臺能耗雙控、出口法檢等一系列保供穩價政策。即便如此,2021年尿素價格的波動范圍仍非常大,全年最低價和最高價分別出現在1月和10月,波動幅度達到1500元/噸。2022年,有可能會引起整體尿素市場局勢發生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成本方面
不穩定因素逐步消除
煤炭方面
有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山西省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1%,增長量僅次于新疆,內蒙古、陜西分別增長2.0%、2.7%。今年,內蒙古為115處煤礦核增產能1.69億噸,調增10處建設煤礦規模,增加產能2160萬噸。隨著保供工作持續推進,國內煤炭市場供需格局已明顯好轉,目前國內動力煤價格延續弱勢下滑。據冠通期貨尿素品種分析師嚴森勝介紹,新一年的尿素原料煤采購長協定價臨近,預計今年長協比例與往年相比會有增加。在去年煤炭貨源緊缺的情況下,多數主流煤企承擔保供任務以保長協合同為主,如果尿素廠家提升煤炭長協比例,對于今年的尿素市場而言,可以說是消除了一項不穩定因素。但短期來看,對于下游市場的采購熱情仍有一定影響。
天然氣方面
在疫情后經濟復蘇以及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終端需求從油和煤炭向天然氣的切換相對較快,因此國際層面存在較大的天然氣需求增長預期。極端天氣是此前歐盟地區天然氣消費量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未來極端天氣很有可能會成為擾動天然氣需求的長期因素,預計2022年天然氣供需總體將保持緊平衡狀態。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液化天然氣巨頭的產能擴充有望增大全球LNG市場供應的靈活性,緩解短期內偶發性因素導致的供需錯配情況。
供應方面
產能增量將逐步受限
2021年國內尿素產能為6890萬噸,實際產量在5350萬噸左右,實際開工率約為77.6%。有業內人士預計,2022年國內尿素產能或達到7170萬噸,同比增加4%,若以75%開工率計算,預估2022年國內尿素產量將接近5400萬噸,同比2021年增加約1%。遠期來看,國內尿素產能仍有增加預期。據嚴森勝介紹,內蒙古烏蘭大化120萬噸項目已于去年12月20日開始投料試車,預計今年1—2月就可以出產品。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工信部于2021年12月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嚴控尿素、磷銨等行業新增產能,新建項目應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因此,受政策限制,長期來看國內尿素產能大概率會以逐步減少的態勢發展。
需求方面
工農業需求趨于穩定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增加3100萬畝,同比2020年度增加5%;大豆種植面積減少2200萬畝,同比減少15%。與種植大豆相比,玉米需要施用的尿素量更多。但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農用尿素消費量并未出現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尿素歷史高價抑制了部分終端需求;另一方面,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有意減少尿素用量,導致我國尿素施用量已經出現了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趨勢。
除農業需求外,尿素下游的工業需求主要包括脲醛樹脂、三聚氰胺和環保類方面的電廠脫硝和車用尿素需求,合計占到尿素總需求的30%左右。業內人士預測,2022年三聚氰胺行業尿素需求或將小幅下滑,環保脫硝需求小幅增長,整體仍將保持穩定。
通過對成本和供需結構的分析,可以大致認為2022年尿素供需面或逐步轉向寬松,價格可能并不太樂觀,供應端有新產能投放壓力,工農業需求都沒有明顯增長亮點。短期來看,隨著企業庫存的不斷累積,尿素價格高位回落不可避免。長期來看,國內尿素產能有較大的過剩壓力。嚴森勝表示,目前出口政策仍在持續,但市場普遍預期我國農需旺季過后國內出口政策有望放松,在出口未放開前,淡季固定床虧損有可能會進一步加深。此外在成本中樞下移的背景下,尿素只有階段性反彈的機會。有業內人士表示,預估2022年全年尿素將有望在1600~2500元/噸的價格區間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