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复杂气候之品种生存
近年來,黃淮海區域極端天氣頻發使得玉米遭受各種考驗,比較典型的2009年河南大面積倒伏,2013、2014年黃淮海地區的高溫干旱,2015年南方銹病爆發、2016、2018、2021年河南南部的極端高溫,2021年河南北部嚴重澇害,2022年高溫熱害,2024年極端干旱。
連續數年,黃淮海夏玉米區在玉米生殖期間均連續出現了35度以上的高溫,極端的高溫天氣已成黃淮海夏玉米區的標簽和常態化,而伴隨高溫氣候隨之而來的年際間不確定因素,才是對黃淮海玉米各種輪番打擊的開場。
所以黃淮海玉米區最大特點就是自然災害頻發引起的可變性。面對自然環境的不可控,我們更要發現黃淮海氣候對玉米品種帶來的不可控因素,以及我們從育種的角度出發,對黃淮海區域的玉米品種所面臨的嚴峻自然條件形成哪些育種目標。
1.產量因素:玉米單產在年際間極不穩定。我們不得不客觀的認識到,黃淮海玉米品種的秋收產量如何,還要看當年的氣候條件。
2.抗倒伏、倒折:能否抗倒伏已經成為品種能否大面積推廣的決定因素,優秀的玉米品種必須要高抗倒伏才能避免嚴重的減產。今年從播種到現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鶴壁10級以上的狂風暴雨交加就有兩次,如果玉米正處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絲期,后果不堪設想。我認為,抗倒伏能力,是一個品種眾多抗性脅迫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一般穗位較低、莖稈韌性好、根系發達的品種抗倒伏能力強。
3.耐高溫、適應環境能力強:花粉量要大、花粉活力要強、具有耐高溫能力;花絲吐絲集中,接受花粉能力強,易受精,耐高溫干旱結實性好的品種。高溫干旱在黃淮海地區常常同時發生,一個優秀的玉米品種要能適應35攝氏度以上,甚至40攝氏度左右的短期高溫干旱天氣,正常開花授粉并結實,果穗不會出現花粒和空稈現象。
4.抗主要病蟲害:尤其以銹病為主,近年來,銹病已然成為黃淮海玉米的常態化且最具危害的葉部病害,很多育種家及公司也用各種手段在攻克和改良,像五谷的熱導系,康農玉8009的蘇灣導入改良,以及利用分子標記等手段。蟲害主要玉米螟、蚜蟲等主要蟲害。
5.耐密易機收:耐密和機收相輔相成,而且越來越多的區域和品種都在往這個方向靠攏,從這兩年的試驗可以看出,4500密度組的試驗占比越來越少,大多數公司從初級鑒定開始,就已經是5000的密度。從品種轉讓的角度看,來我鶴壁試驗站選品種的單位也是對耐密型的品種更加青睞。
6.掉穗率低、破損率低、易脫粒:果柄韌性好,不易太短,果穗不易脫落,籽粒與穗軸結合松,機收易脫粒。
7.適合黃淮海區域積溫:生育期過長的品種,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飽滿,影響玉米品質和產量。相反,生育期過短,不能充分利用光熱資源,也不能實現高產。
8.適應低溫寡照:黃淮海地區秋季連陰雨天較多,容易造成玉米授粉不良,出現禿尖或空稈現象。低溫寡照還會加劇玉米后期穗粒腐病,對玉米品種推廣產生極大影響。
總之,面對黃淮海復雜的氣候變化和挑戰,各家單位都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包括加強新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手段、提高種子質量和栽培技術服務水平、及時關注和解決品種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農民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