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压力难解,尿素市场节前弱势探底
當前,國內尿素市場行情延續弱勢運行態勢,價格呈現窄幅下行走勢。從市場交易動態來看,新單成交未達預期水平,整體市場交投氛圍依舊低迷。現階段,尿素生產企業面臨較大銷售壓力,為獲取新單以維持生產運營,企業積極尋求出貨渠道。然而下游態度謹慎,普遍持觀望態度,寄希望于后續市場價格進一步下探,從而以更低成本采購。
供需失衡加劇,價格持續承壓
供應端,產能釋放疊加區域復產,庫存壓力持續攀升。本周,國內尿素行業供應端延續“高開工、高產出”態勢,日產量穩定維持在19萬噸以上高位,行業整體開工負荷率達89%,較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內蒙古、新疆等主產區裝置保持滿負荷運行,疊加山西、河南等地前期檢修企業集中復產,日均產量較上周增加約1.5萬噸,供應彈性進一步釋放。盡管河北、山東部分固定床工藝企業因煤炭成本高企主動降低負荷,但氣頭裝置盈利空間尚存,行業整體減產動力不足,導致生產企業庫存持續累積。據統計,當前行業庫存較4月初增加18%至82萬噸,其中東北、華北主銷區庫存增幅超25%,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加劇了區域性貨源滯壓。
需求端,工農業需求雙降,市場交投陷入“冰封期”。下游工農業需求同步走弱,市場交投活躍度降至年內冰點。農業方面,春耕用肥旺季結束,基層市場進入傳統需求空檔期,僅東北、華北局部存在玉米底肥備貨需求,但經銷商受“買漲不買跌”心理驅動,普遍采取“按需零星采購、低價貨源優先”策略,單筆采購量同比縮減30%~40%。工業需求同步萎縮,復合肥企業開工率降至38%的年內低位,東北地區中小型復合肥廠因庫存積壓、現金流緊張,已出現停產拋售原料尿素現象;板材行業受地產開工低迷、終端訂單不足拖累,原料采購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5%,對尿素剛需支撐顯著弱化。五一假期臨近,下游備貨意愿進一步降溫,主流區域新單成交量環比銳減40%,企業待發訂單量普遍降至7天以內,部分廠家庫存壓力已逼近警戒線。
價格端,區域分化加劇,成本線博弈加劇市場觀望。國內尿素市場價格下行幅度收窄,廠家降價吸單效果顯著,部分限收甚至停售,隨著節前待發訂單的逐漸增多,預計后期價格將逐步止跌企穩,行情進入平穩調整階段。具體來看,東北地區價格穩定在1820~1860元/噸。華東地區價格下調至1780~1830元/噸。華中地區中小顆粒價格下調至1790~1900元/噸,大顆粒價格穩定在1780~1840元/噸。華北地區價格下調至1700~1880元/噸。華南地區價格下調至1880~1970元/噸。西北地區價格穩定在1890~1900元/噸。西南地區價格穩定在1720~2080元/噸。
節前保本博弈,節后反彈迷霧重重
當前,尿素市場已形成“價格下跌→下游觀望→庫存累積→價格續跌”的惡性循環。業內人士表示,若5月下旬農業備肥啟動不及預期,或復合肥企業秋季肥生產延遲,尿素價格可能再度下探至1650元/噸以下,倒逼行業進入主動減產階段。建議重點關注三大信號:一是尿素社會庫存去化速度,二是復合肥企業原料采購招標節奏,三是國際尿素價格與國內價差修復情況。
節前價格或觸成本線,企業降價搶單。為緩解庫存壓力,生產企業將繼續讓利促銷。預計山東、河南等主產區低端報價將下探至1700~1720元/噸,山西部分高成本企業或跌破1680元/噸成本線。業內人士表示,需關注兩大變量:一是貿易商“抄底”行為,當價格跌破固定床工藝盈虧平衡點時,部分中間商可能啟動分批建倉,帶動局部成交回暖;二是裝置動態調整,若價格持續低于成本線,川渝、兩湖地區高成本企業或采取臨時檢修以減少虧損,但需警惕其規模及持續性。
節后需求邊際改善,但反彈空間有限。五一假期后,市場或迎階段性補庫需求,農業方面,夏季玉米肥備肥周期臨近,部分經銷商將啟動分批采購;工業方面,復合肥企業原料庫存降至安全線下限,或需補充低價尿素以備戰秋季肥生產。但反彈高度受制于兩大因素:其一,供應彈性充足,當前行業開工率仍處85%以上高位,若價格反彈超50元/噸,前期檢修裝置將加速復產,壓制上行空間;其二,終端需求復蘇緩慢,農業備肥周期可能因天氣波動延后,工業產成品走貨不暢亦將限制原料采購力度。
現階段,尿素市場正經歷供需再平衡的陣痛期,短期價格波動將圍繞成本線展開博弈。建議生產企業以“去庫保現金流”為主,貿易商可把握超跌反彈機會,下游企業宜按需分批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