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电杆式宽顶篱架的结构特点及整形修剪!
電桿式寬頂籬架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在河南應用,長期的實踐表明該架形架面光照好,新梢管理省工,結果早,葡萄品質好、產量高。
(1)電桿式寬頂籬架的基本結構與其相適應的葡萄樹形
1)電桿式寬頂籬架的基本結構。電桿式寬頂籬架的基本結構是由立柱和橫擔組成,外形似電線桿,故名電桿式。一般立柱長2.2~2.5米(入地0.5~0.6米,在離地1.1~1.2米處設第一道鐵絲,再向上0.6~0.7米設一橫擔,橫擔長1.5~2.0米,在橫擔的中間及兩端各拉一道鐵絲(平行三道絲),全架為四道絲。上層中央的一道絲的高度,還可以因品種的生長勢不同作調整,對于生長勢較弱的品種,上層鐵絲的高度可低于橫擔高度10~20厘米。從每道鐵絲的可能的負載量考慮,以橫擔兩端的鐵絲承載質量最大,應使用較粗的10#(3.351毫米)鉛絲,其次是橫擔中央的一道和下層的一道鐵絲,可用12#(2.642毫米)鉛絲。如橫擔長超過1.5米,建議在橫擔中央與兩端之間再增加一道絲。立柱可用直徑10厘米見方的水泥柱或直徑5~6厘米的鋼管或5厘米×3厘米的角鋼(涂上防銹漆),每行兩端的柱子應粗些,行中間的可細些。如要設立防鳥網或避雨棚,立柱高還應增加50厘米。栽柱拉絲資金不足時可分兩年完成。
電桿式寬頂籬架的基本結構圖
2)與此架式相適應的葡萄樹形。電桿式寬頂籬架適應的葡萄樹形有雙干兩層四主蔓形(圖1)、單干兩層四主蔓形(圖2)、雙干兩層兩主蔓形(圖3)、單干兩層兩主蔓形等(圖4)。一般干為直立狀,但在冬季需要埋土的防寒地區,主干可為傾斜狀(便于冬季下架埋土)。
(2)電桿式寬頂籬架的優點
1)光照好。電桿式寬頂籬架,可使全樹絕大部分葉片面向太陽,享有較長的光照時間和得到較強的光照強度,為葡萄的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新梢水平生長,利于省工化管理。電桿或寬頂籬架葡萄枝條呈水平生長,有利于省工化管理。該架形果穗都掛在葉幕下,不僅順穗的工作量小,而且果穗受到葉幕的遮陰,發生日灼現象也較少。
3)前期見效快,后期產量高。如河南省新鄭市宏泰公司陶樂葡萄園采用電桿式寬頂籬架栽培,2011年夏栽的無核早紅地球(8611)單芽綠苗,2012年畝產量已超過1000千克。中牟縣郭莊樹齡11年的紅地球葡萄近年的產量一直保持在2000千克以上(圖5)。
圖5 掛果狀態
4)有利于進行寬行密株栽培。電桿式寬頂籬架采取寬行密株栽培,行距為3~4米(推薦4米),株距0.8~1.2米(每畝可栽278~139株)。寬行便于機械操作,便于實行果糧、果菜、果藥等間作。密株有利于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樹體更新復壯。
(3)電桿式寬頂籬架形的培養及管理
雙干兩層四主蔓形、單干兩層四主蔓形、雙干兩層兩主蔓形、單干兩層兩主蔓形管理的共同點就是要做好主干、主蔓的培養,結果部位(母枝)的安排,以及生長期新梢的選留。
1)主干與主蔓的培養。主干與主蔓是一株葡萄樹的骨干,要求粗壯、順直、堅固。對于在秋后休眠期或春季萌芽前栽植的葡萄苗,一般于栽后在近地處剪留2~3芽,萌芽后每株留兩個新梢。為使培養主干的新梢能直立快速生長,待新梢生長到30厘米左右時,每株設一引綁新梢的竹竿(在埋土防寒地區小苗可以傾斜栽入土中,竹竿也為傾斜狀),新梢生長到離第一層或第二層鐵絲下10~20厘米處進行打頂,按照選定的樹形要求,選留所需的副梢(一次副梢)數量。常規要求,凡是四主蔓形每層需留兩個主蔓(每層需利用兩個一次副梢);而兩主蔓形,每層僅留一個主蔓(每層需利用一個一次副梢或待主干生長量超越主蔓所需長度時,將其彎倒,在拐彎處發生副梢,向上生長,培養為第二層的主蔓)。當一次副梢(作為主蔓)生長達到或接近株間距離要求時,再進行打頂,使其發出二次副梢,培養為結果母枝。如果葡萄苗上僅有一條新梢能培養為主干時,就需要在第一層常規留副梢數量的基礎上,再多留一個一次副梢,并著重培養主蔓基部的一個一次副梢,使其向上生長培養成延伸到第二層的主干。
對于在5—6月栽植營養缽綠苗的葡萄園,就不需要再進行“留3芽剪截”。在保證苗木成活的基礎上(一般成活率在99%左右),直接采取加強新梢生長的措施。如,在7月雨季來臨前要多澆水,追施化肥時,應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則,每次株施化肥25克,并配合多次葉面噴施尿素(濃度由低到高);進入7月后要增施磷、鉀肥和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花芽分化。主干上未選作主蔓用的其他一次副梢,均用“單葉絕后法”保留,增加葉量,促進主干的增粗強壯。
當年夏季栽植的夏黑樹苗(冬剪前)
冬剪后留枝情況
2)結果部位(母枝)的安排。在做好骨干枝(主干、主蔓)培養的基礎上,利用二次副梢培養結果母枝。原則上可按每隔20~25厘米留一個二次副梢—“單個均衡安排”,也可以一次選留兩個相對生長的二次副梢—“成對均衡安排”。實踐證明“成對均衡安排”方式所選留的兩個二次副梢(結果部位)間的夾角角度較大,有利于新梢向兩側延伸生長。凡選作結果部位的二次副梢長有7~8葉時,留5~6葉打頂。一次副梢(主蔓)上未被選作結果部位的二次副梢,待其有3~4片葉,而且其基部第一葉的腋芽較明顯時,行“單葉絕后法”(留1葉摘心,同時扣除葉腋處的芽),多留葉片有利于主蔓的增粗健壯。
利用二次副梢培養結果部位(結果母枝),是葡萄利用副梢快速整形、早投產的一個重要步驟,為了取得實效,應掌握“寧缺毋濫”的原則。如果葡萄幼樹在7月份時,還沒有形成強壯的樹勢,就不要勉強培養結果部位,應集中營養使一次副梢(主蔓)長好,主蔓上的冬芽仍有可能在翌年開花結果。
3)冬季修剪。配合電桿式寬頂籬架的幾種樹形,均為規則型樹形,所以在修剪技術上相應比較簡單,要求做到:
①防止結果部位外移。采取“留近不留遠”的方式培養結果部位,一般用短、中梢修剪,母枝剪留1~3芽。對于花芽分化節位分布較高的品種,如森田尼無核、紅地球等,幼樹期間可用雙枝更新法,即在中長梢修剪的母枝下部,要留一個短梢修剪的預備枝,預備枝的剪口芽應面向中長梢母枝,有利于第二年冬剪時順利更新。
②防止主干或主蔓的衰弱和后部的光禿。當主干或主蔓生長出現衰退時,應及時回縮更新,培養新的延長枝,讓主干(蔓)呈現“年輕態”。
③注意樹體上、下兩層枝量的協調。一般樹齡在3年后,會出現“上強下弱”的勢頭,冬季修剪及生長期定梢時應適當減少上層的留枝、梢量,使上部的光線仍能順利射入下部。
④栽植當年幼樹的冬季修剪,主要任務是培養好骨架,適當選留結果母枝。要求作為結果部位(母枝)的二次副梢粗度(直徑)不應小于0.6厘米。如主蔓(一次副梢)上的冬芽發育很好,其上著生的二次副梢生長不良時,可剪除衰弱的二次副梢,利用主蔓上的冬芽結果(可對主蔓采取弓形引綁或在芽上刻傷,使其萌發均勻)。
4)生長期的新梢管理。①抹芽、定枝。除要選留壯芽、壯枝外,使所留的枝芽盡量靠近主蔓,枝態斜生,以防止結果部位迅速外移,并注意主蔓兩側的枝量相似。抹芽、定枝時新梢間距應大于12厘米。
②一般的結果新梢會隨著枝量和果穗的增重,自然下垂和平躺在橫擔兩端的鐵絲上。個別直立生長強旺的結果新梢,可在開花前,于花序下部進行捏擰,使其受傷下垂。
③當行距≤3米時,橫擔的長度(1~1.2米)受到限制,直接影響結果新梢的生長,其花前主梢摘心的留葉片數就不能太多,所以應對葉腋處發出的副梢采取“單葉絕后”法進行處理,以彌補主梢葉片數的不足。主梢頂端留雙副梢,各留3~4葉反復摘心。當行距為3~4米、橫擔長度在1.5米以上時,葡萄花前主梢摘心葉片數可多留,并于頂端留一副梢,6~7葉反復摘心。
據調查,沙地生長旺盛的夏黑葡萄,其節間長度6.9~8.3厘米(平均為7.7厘米),一側橫擔范圍內每條新梢至少可容納10片葉主梢(玫瑰香、巨玫瑰、摩爾多瓦等品種生長勢中庸,可多留葉片),應根據架面情況決定對主梢頂端留一個副梢還是留兩個。二次副梢僅留頂端一個三次副梢,三次副梢以后就不再留副梢。
對于生長強勢的品種(如夏黑),可根據樹體生長和架面稀密程度進行回縮,促發二次副梢上或主梢上端的冬芽萌發副梢來控制新梢的旺長。土、肥、水條件好的園子,同樣是葡萄,夏黑其節間平均長達到13.6厘米、魏可為11.5厘米、紅地球9.8厘米、巨玫瑰為10厘米,應采用較大的行距,適當加大橫擔的長度。
④下層的結果新梢自然下垂,當其離地較近時(小于80厘米)應及時吊綁到上層橫擔兩端的鐵絲上,但不必梢梢都吊。
⑤新梢的引導、理順的方向應與其著生主蔓的走向一致。這樣不僅可多留主梢葉,還有利于將來結果部位和主蔓的更新,同時也可以在植株(架面)的中部留出一定的空間,利于下層枝蔓的生長發育。此舉措對于穩定樹勢和樹體結構大有好處。
⑥生長期噴藥應掌握噴頭向上,使葉背均勻地著藥。
⑦栽植的當年,因加強肥水枝蔓生長迅速,可能會出現枝蔓生長“不充實”的情況,需要在8月以后控水、控肥、控制幼嫩枝梢(副梢)生長,促進枝芽成熟,并在當地土壤開始上凍前,根基培高30厘米的土堆,使冬季非埋土防寒地區幼樹能安全越冬。河南省安陽一帶冬季需要埋土防寒,采用傾斜主干,便于下架埋土防寒。
最后還需要強調一點,即架與形只是葡萄生產的一個平臺,至于葡萄能否生長結果良好,還需要加強土肥水管理打好基礎;做好病蟲防治是重要的保障;做好合理修剪、維持良好樹勢;實行適時的分期、分批采收,這樣才能提高漿果的品質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