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大家族之国投种业,打造农业科技″国家队″

作者:智种网NOVOSEED 2024/8/1 8:14:11
2023年9月26日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亚市完成注册这是国投集团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战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源:国投新闻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集团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的使命和责任,在

2023年9月26日國投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亞市完成注冊這是國投集團服務國家種業振興戰略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


QQ20240731-103950.png

來源:國投新聞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為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投集團積極履行中央企業的使命和責任,在服務″國之大者″中找準定位,找到自身在國家戰略中應該發揮和能夠發揮的功能作用,搶抓戰略機遇,超前謀劃布局,將種業作為集團發展的重要領域,大力推進種源核心技術攻關。


新時代,在新的歷史起點,國投集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步伐,制定了新的戰略優化方案,依托國投創益在生物育種領域的布局,成立國投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并以緊跟時代、只爭朝夕的拼搏干勁,在短短三個多月時間內順利完成國投種業的設立工作。


國投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40億元,為國投集團全資子公司。國投集團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成立國投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投集團生物育種產業投資運營管理平臺,以科技創新、產業整合、數字化服務、產學研平臺作為抓手,重點發展生物育種、種子、高標準農田、數字農業、農化、農機、秸稈利用等產業。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切實打造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種業板塊,把中國種源的自主可控、種業科技的自立自強推向新的高度。″國投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付剛峰說。


國投種業:前身


國投集團前身之一——國家農業投資公司,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公司代表國務院重點投資農牧漁加工和飼料工業。當時我國種業尚屬于計劃經濟,以縣為單位統一供種,沒有市場化的種子公司,國家農業投資公司并未涉足這一領域。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成立于1995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她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綜合性國有開發投資公司。截至2022年年底,國投集團資產總額7950億元,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14億元,利潤總額233億元。


為了解決救濟式扶貧的固有不足,2012年,中央提出,擬以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


2014年6月,財政部、中國煙草總公司、國投簽署了《關于合作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的備忘錄》,約定國投和中國煙草總公司各出資10億元、財政部出資8億元,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3年國投集團設立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投創益),國投創益受托管理兩只國家產業扶貧基金,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隊″。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管理,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和內生動力。


2015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6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要求由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分別牽頭、財政部參與,″引導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分別設立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主要用于吸引企業到貧困地區從事資源開發、產業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等。″


鑒于國投創益在這一領域的前期嘗試,國務院國資委最終決定委托國投創益負責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的運營管理。


QQ20240731-104146.png

來源:國投在線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方案;10月17日——我國第三個″國家扶貧日″,召開了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創立大會和首次股東大會。幾乎同時,55家央企出資的第一期資金共122億元到賬。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鄉村振興正式開始,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更名為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戰略使命變更,基金投資范圍勢必要再作調整。國投創益的投資范圍進一步聚焦到現代農業、清潔能源、礦產資源、新能源應用、先進制造等五個鄉村振興重點發展和急需行業。


從2018年開始,國投創益投資團隊走遍了種業相關的產業公司、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門,尋找投資機會。科爾尼咨詢公司專業機構對農業產業鏈進行了全面的論證分析。通過梳理,我們發現我國的農業始終與農村和農民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僅僅是一個產業問題,同時是一個社會和政治問題。簡單復制西方模式,從生產端快速推動農業的工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并不完全符合中國國情。通過推動農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既符合市場規律,又有助于老百姓增收增效,是國投創益服務鄉村振興最有效的方式。其中,種業是農業科技領域的核心,農藥、化肥、節水、數字農業等其他領域圍繞種業這個核心開展研發配套。由此,種業成為國投創益最優先布局的戰略級產業。


國投牢牢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加大在產業研究、投資決策、經營管控、人才引進、考核評價、容錯糾錯等方面的創新力度,通過戰略優化,″十四五″期間為優先發展業務安排了335億元長期股權投資資金,加快探索形成符合投資公司實際的新業務開發模式;積極布局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生物制造、生物育種),既是國投貫徹落實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決策部署的有力舉措,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作用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也是國投進一步落實戰略優化方案、堅持戰略引領發展的具體實踐,為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2019年12月,時隔10年農業農村部再次批準了主要農作物品種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其中就有大北農的轉基因玉米。觀望已久的國投創益迅速對大北農開展投資盡調。″大北農當時估值300億左右,已經很高了,而且很難實現國投集團在種業產業布局的目標。″國投創益副總經理、時任國投創益投資團隊負責人馮越說。


2023年3月,國投集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完成了戰略咨詢優化方案,將現有業務分為基石業務、優先發展業務、優化發展業務、協同服務業務和伺機退出業務等5大類。生物育種被列為優先發展業務。6月,國投集團黨組通過了種業公司組建和生物育種產業布局相關方案。


2023年7月,國投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國投種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暫定名)組建方案》和《國投生物育種產業布局發展實施方案》,確定了設立國投種業作為集團種業產業投資運營管理平臺,明確了集團發展生物育種產業的目標任務、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


國投種業:布局


我國種業發展了幾十年,依舊沒有擺脫行業分散的弊端,與國際種業巨頭差距很大。國投創益牽頭成立了生物育種聯盟,加強投資企業的協同合作,減少業內無序競爭和重復研發造成的資金資源浪費。國投創益還投資開發了種子溯源系統,加強對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捍衛企業的合法權益,提高企業自主研發的積極性。中國的種業要做大做強,僅靠國家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激發市場的活力,在市場中檢驗和發展優質的生物育種企業。


QQ20240731-104319.png

來源:國投新聞中心


以我國生物育種行業為例,其研發核心主要為具有我國教育背景、早年留學海外并于近年歸國的華裔科學家,或在國際種業巨頭核心研發崗位工作多年,或在海外高校承擔關鍵科研崗位,是我國生物育種產業發展的稀缺資源和核心驅動力。


國投積極推動產業鏈整合、打造農業科技″國家隊″。牽頭承擔生物制造、生物育種產業發展,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7家投資企業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名單,完成對生物育種產業核心企業、核心人才、核心技術三個″全面覆蓋″,投資企業現持有生物育種技術專利100余項,獲得農業農村部發放的糧食安全領域安全證書21張,涉及14個產品。


QQ20240731-104423.png

2021年6月16日,國投創益戰略投資隆平生物。國投創益作為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平臺,高度重視農村農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將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打好″種業翻身仗″作為重要使命。本次國投創益投資隆平生物,是為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助力國家打贏″種業翻身仗″。


QQ20240731-104508.png

來源:國投新聞中心


2021年6月11日,國投創益以合計約4.1億元獲得隆平生物34.17%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從與呂玉平初次交流到實現對隆平生物的控股,國投創益僅用29天就走完了所有決策流程,這一點也讓呂玉平深受觸動。″隆平生物經歷了5輪融資,這幾年我最成功的融資就是引入了國投創益。″呂玉平說。


隆平生物有2個轉基因玉米獲證,包括抗蟲耐除草劑玉米LP026-2、耐除草劑玉米LW2-1。


2020年9月,國投創益接觸到轉基因領域龍頭大北農生物(大北農也曾在2021年公告,旗下轉基因研究的主平臺的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當年的投前估值就已經達到39.22億元。),經過深入調研分析,2021年8月5日受托管理的央企基金投資和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大北農生物,成為其董事單位。


大北農生物有4個轉基因玉米獲證,分別是抗蟲耐除草劑玉米 DBN9936、DBN9501、DBN3601T,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


2021年12月國投創益戰略投資項目瑞豐生物簽約儀式在浙江大學舉行。本次投資由國投創益領投,萬物資本和瞰道悟新資本跟投,原股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進一步增持。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農生環學部常務副主任、新農村研究院院長喻景權,隆平高科執行總裁宮俊濤,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葉恭銀、常務副院長孫崇德出席簽約儀式。


QQ20240731-104535.png

來源:瑞豐生物


2022年,瑞豐生物B輪融資時,投前估值為20.35億元。據艾格農業黃德鈞董事長介紹,現在瑞豐生物估值已達到約30億元。


杭州瑞豐有5個轉基因玉米獲生產應用安全證書,數量居首位,包括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瑞豐125、浙大瑞豐 8×nCX-1、瑞豐125×nCX-1,抗蟲玉米浙大瑞豐8,耐除草劑玉米 nCX-1。


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最早一批開展玉米轉基因研究的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是主導人之一。從80年代開始,戴景瑞組織合作研究,在國內率先創建了玉米轉基因技術體系,育成中國第一代轉基因抗蟲玉米新品種,成為中國玉米生物技術育種的開拓者。


與戴景瑞同在中國農大從事玉米研發的賴錦盛,生物育種也屢屢取得突破。2021年底,賴錦盛團隊研發的抗蟲玉米ND207通過安全審批。國投創益與中國農業大學及賴錦盛教授團隊合作,將其轉基因技術商業化,于2022年4月發起設立了糧元生物。2023年1月13日,中國林木種子集團和農大聯合開發的轉maroACC基因耐除草劑玉米CC-2通過安全審批。


QQ20240731-104605.png

來源:國投新聞中心


糧元生物有2個轉基因玉米獲證,包括抗蟲玉米ND207、耐除草劑玉米CC-2。


北京國豐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豐生物″)成立于2023年1月,主要從事糧食作物的生物技術研發和推廣。國豐生物由國投創益聯合中國農科院生物所及王磊研究員團隊、隆平高科共同發起設立,聚合中國農科院生物所的研發優勢、種業龍頭企業的產業協同能力等優勢資源,共同推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其核心產品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FL4-2獲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成為國內第五家拿到農業農村部頒發的主糧領域轉基因安全證書的企業。


QQ20240731-104630.png

來源:國投新聞中心


國豐生物有1個轉基因玉米獲證,為抗蟲耐除草劑玉米BFL4-2。


北京國銳生科有限公司(簡稱″國銳生物″)位于北京海淀,2023年4月由核心團隊和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共同設立。國銳生物是集生物育種、種質創新、農化配套為一體的農業科技企業,初創班底來自行業領先團隊(與原大北農生物尖端的研發團隊合作)。公司秉承市場導向、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新一代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創新研發和國內外產業化應用。


QQ20240731-104658.png

來源:國投新聞中心


2023年7月17日,A股上市公司豐樂種業控股股東合肥建投與國投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國投集團擬新設境內全資子公司國投種業,以現金收購的方式,受讓合肥建投持有的豐樂種業無限售流通股股份合計12280.2996萬股,擬轉讓股份數量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0%。


9月26日,國投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2月6日,合肥建投又與國投種業簽署與上述內容相似的股份轉讓協議,交易完成后,國投種業將成為豐樂種業的控股股東,買方為受讓標的股份而應向賣方支付的全部對價為10.94億元。


國投種業承諾,將豐樂種業作為買方種業發展運營、資本運作和資源聚集的主要平臺,推動將豐樂種業打造成為國家級種業航母;支持豐樂種業在合肥市設立實體化運作的生物技術研究院,推動研究院打造成為國家級研發機構,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技術攻關。


國投種業投資企業:布局


隆平生物參股公司:捷康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菁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賽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隆生九谷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海南芯玉科技有限公司、海南隆玉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農本先科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雙綠源創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雙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


瑞豐生物參股公司:浙江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瑞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秦瑞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垠種業有限公司、三亞市畦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金博士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有空詳細介紹)、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邦達富種業有限公司、長春金苑種業有限公司、新鄉市金苑邦達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金苑(北京)農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新鄉市金苑農作物研究技術有限公司、駐馬店金富苑農業有限公司、鄭州科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


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或控股種業公司: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武漢豐樂種業有限公司、張掖市豐樂種業有限公司、湖南農大金農種業有限公司、四川同路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云南全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豐種業有限公司、山西鑫農奧利種業有限公司、四川鑫豐惠澤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嘉優中科豐樂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樂萬家種業有限公司、合肥豐天下農資有限責任公司、合肥豐樂新三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金嶺青貯玉米種業有限公司、四川天豫興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國豐生物、國銳生物、糧元生物成立時間較短,暫時未發現參股或控股種業公司。


大北農參股或控股種業公司。


國投種業:未來


國投種業涉及大量業務開發,正在推進控股收購數字龍頭企業數溪科技、增持杭州瑞豐、新設國農公司建設高標準制種基地等,也涉及大量的產業管理工作,包括提前研究豐樂種業并購后整合方案、對幾家轉基因性狀公司管理賦能等等。同時,搶抓種業市場整合機遇,全面梳理了國內種業公司情況,儲備了十多家優質種業公司標的,將適時實施并購。縱使前路充滿挑戰,每個人卻都迸發著未來可期的無限熱情。


未來,國投種業利用基金模式(以基金的形式,通過充分市場化方式投資戰新產業,能夠更好的和科技企業資本運作結合起來,同時實現了更充分的產融結合,符合很多戰新企業的成長規律。)撬動種業產業布局和發展的模式,將會持續升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