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新贵环磺酮:快速增长期来临
4 月中下旬以后我國北方和東北的春玉米開始陸續進入播種期,5 月底 6 月初,玉米將進入苗期,也將進入噴施苗后除草劑的關鍵時期,除草劑的需求也將進入旺季。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 年底,全國玉 米播 種面積為 6.71 億畝,較上年增加了782.7萬畝,增幅達到 1.2%。
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草害也成為制約玉米高產穩產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玉米田雜草常年發生面積在 3.5 億畝次以上。
根據全國雜草普查結果,玉米田雜草有 22 科、38 屬、43 種。主要危害玉米田的雜草有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莧、馬齒莧、鐵莧、藜(茴茴菜)、薊(大薊和小薊)、田旋花、鴨跖草等,苗期危害最大,可造成玉米植株矮小、稈細葉黃等嚴重影響玉米產量,減產幅度達到 35% 左右,每年可造成玉米損失約 95 億公斤。
近年來,由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化學除草劑的使用,玉米田中的雜草種類呈現多樣化趨勢,抗藥性問題突出。在部分地區,由于除草措施不到位或農民對雜草防治的重視程度不夠,玉米田中的雜草發生密度不斷增加。這不僅影響了玉米的生長發育,也增加了除草的工作量和成本。溫度和降雨量的變化也會改變雜草的生長周期和分布范圍。隨著玉米田抗性雜草越來越難防治,傳統的煙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抗性逐漸上升防效下降,也給苯唑草酮和環磺酮產品進入玉米市場帶來了機會,尤其是環磺酮逐漸成為玉米田苗后除草劑最受矚目的新生代力量,市場銷售異常火熱。
HPPD 抑制劑除草劑新貴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 HPPD 抑制劑類除草劑是新型除草劑研發最活躍的方向之一,憑借毒性低、除草活性高、作物選擇性好、殺草譜廣、環境相容性良好等突出特點,銷售額快速上升,能從抗性雜草管理的角度更好地滿足種植者的需求,更是玉米除草劑市場上的熱門產品賽道。
HPPD 抑制劑類除草劑主要有 3 種結構類型,即三酮類、吡唑酮類、異噁唑酮類,而環磺酮就是三酮類中最受矚目和市場增長前景的除草劑新貴。
環磺酮,是拜耳在 2007 年研發成功的三酮類除草劑,是在磺草酮基礎上加入三氟乙氧基合成的新化合物。除草譜非常廣、除草適用期長,主要靶標是玉米田苗后中晚期各種闊葉雜草與禾本科雜草。對薊、田旋花、婆婆納、辣子草、鼬瓣花和豬殃殃等防效優異。
環磺酮主要使用為苗后莖葉處理,其特點是能殺滅對草甘膦、麥草畏及 ALS抑制劑類除草劑產生抗性的雜草。此外,環磺酮還有較強的抗雨水沖刷能力,而且可以在作物整個生長期均保持良好的除草活性而不會對下一茬作物造成危害。
作為 HPPD 抑制劑類除草劑中的最年輕的新貴,憑借著優異的除草性能,環磺酮從 2007年上市以來已在全球 30 多個國家登記和推廣使用,一直受到用戶的青睞,銷售額也一直保持著螺旋上升的姿態。公開數據顯示,2016 年,環磺酮在玉米上的銷售額為 1.71 億美元,2018 年達到2.31 億美元,2019 年達到 2.45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速度遠高于其他所有 HPPD 抑制劑類除草劑,是拜耳排名第三的除草劑品種。
根據 Phillips McDougall 預測,2018—2023年HPPD抑制劑類除草劑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4%。根據該增長率測算,預計到 2025 年環磺酮銷售規模將達到 3.36 億美元,市場容量約 4000 噸。
中國登記迅猛
2019 年 10 月 7 日,環磺酮在中國的專利期到期。但環磺酮在國內的正式登記從 2021年才開始。
2021 年 11 月,山東海利爾化工有限公司 98%環磺酮原藥獲批國內首家出口登記(僅限出口至柬埔寨)。同年 12 月 30 日,安徽久易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 3 個環磺酮產品登記(95% 環磺酮原藥、8% 環磺酮可分散油懸浮劑和 23.5% 環磺酮·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這也是該有效成分在我國的首次正式登記,也正式拉開了環磺酮進入中國市場的序幕。2022 年 2 月,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 96% 環磺酮原藥獲得出口到巴拿馬的登記資質。
中國農藥信息網顯示,截至 2025 年 2 月17日,國內共有 38 個環磺酮產品登記,包括 13 個原藥,24 個單劑和1個混劑。制劑登記劑型為可分散油懸浮劑,登記防治對象均為玉米田一年生雜草,畝用量為 75-105 毫升。
13 個原藥登記企業分別為海利爾、安徽久易、潤豐化工、江西天宇、利民化學、江西眾和生物、濟南天邦、成武泰和、杭州穎泰、河南綠康生物、湖北廣富林生物、蘭升生物科技集團、山東奧坤作物、山東萬豪。
從數量上來看,環磺酮在國內的登記產品并不算多,但 38 個產品中,22 個產品獲登時間集中在 2023 年,12 個產品獲登于 2024 年,增長速度還是非常迅猛的,這意味著環磺酮在國內登記空間依然很大,未來 3 年也將迎來集中的下證期。
原藥產能持續擴張
環磺酮到底有多熱,從國內多家企業爭相上馬投產原藥就可以直觀感知。
伴隨著登記的快速增長的同時,原藥產能也在持續擴張。從 2023 年以來,環磺酮國內原藥擬建產能同步大幅擴張到近萬噸。其中包括久易股份、利民股份、蘭升生物、江西眾和生物等十余家生產企業近兩年都相繼披露了擬建設環磺酮原藥產能。
其中,安徽久易股份是目前國內首批推出環磺酮系列產品的企業,截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已獲得 4 個環磺酮產品的登記。通過對產品生產工藝技術的不斷創新,已形成原藥、制劑一體化優勢。同時久易股份的環磺酮原藥還獲得了歐盟等同認定,為順利進入歐洲市場奠定了基礎。
利民股份近兩年也在積極推進環磺酮原藥項目建設。2023 年 8 月 16 日,利民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經過持續研發攻關,公司環磺酮工業化技術已成熟。2023 年 6 月 20 日,子公司利民化學擬投資建設新植保產品系列技改項目順利通過(安全條件)專家評審,其中,包含環磺酮原藥 500 噸原藥的生產能力。
除了環磺酮原藥外,利民股份還通過子公司雙吉化工啟動了環磺酮中間體環磺酮酸的產能布局,致力于搭建環磺酮從原材料、中間體到原藥、再到制劑的全產業鏈發展基礎,構建成本競爭力,為公司提升盈利能力。
近兩年,除久易、利民兩家企業積極擴容環磺酮市場外,其他企業擬建環磺酮原藥項目也非常多。2024 年 9 月 23 日,中天邦正全資子公司滄州驊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1200噸環磺酮項目環評信息在相關網站公示。2024年 12 月,甘肅濱農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1200 噸環磺酮原藥中試項目也在相關網站公示。
隨著產能的擴張,國內環磺酮的原藥的價格也在逐步下降。中農立華原藥價格指數顯示,2024 年環磺酮原藥從 4 月的 38 萬元 / 噸下降到 12 月的 30 萬元 / 噸。相信 2025 年和未來幾年還會有更多的企業原藥證件下來,國內工藝水平會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會進一步降低。
增量機會在于復配和出海
未來環磺酮的市場機會在哪里?
業內人士表示,因為環磺酮是一種高效的HPPD 類除草劑,其復配性使其在農業應用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優勢。而且在實際應用中,環磺酮一般不會單獨使用,而是和封閉除草劑進行混配,如莠去津及特丁津等。所以,環磺酮的增量機會之一在于復配。
目前國內環磺酮登記劑型幾乎均為可分散油懸浮劑,劑型單一,環磺酮復配登記產品也僅有久易股份的環磺酮和莠去津混配的可分散油懸浮劑產品八斗(23.5% 莠去津·環磺酮可分散油懸浮劑)。未來環磺酮的復配登記空間還非常大。目前市場上最為流行的配方為“環磺酮 + 硝磺草酮 + 特丁津”組合,在標準用量前提下(畝用量為環磺酮 90 克 + 硝磺·特丁津 80 克)能將環磺酮和硝磺草酮的除草優勢達到完美的互補,特丁津的作用主要用于封閉除草。該配方的出現,基本解決了農戶玉米田的除草難題。
未來國內企業可持續開發新的劑型和混配產品,進一步擴展環磺酮的更多應用場景,發掘環磺酮新的市場增量。
環磺酮的第二個增量機會在于出海。企業可以通過深入研究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和挑戰,并采取相應的開發策略,例如可以在環磺酮常年保持在 2000 萬美元以上的銷售額的印度市場加大投入,也可加大對歐盟市場的原藥出口力度,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可以肯定的是,在玉米田中新型化合物還沒有涌現、雜草抗性持續增加,莠去津逐步退出市場的背景下,環磺酮這個防治玉米田抗性雜草的除草劑新貴,隨著國產化的加速產能的釋放,市場潛力無限,屬于它的快速增長期已經來臨。未來環磺酮將引領玉米苗后除草劑發展,并有望成為防除玉米田雜草的主流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