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修剪——橛的处理!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這修剪的橛到底有什么講究呢?今天咱就來說說主干上的橛、背上枝的橛、兩側枝的橛、背下枝的橛、主干落頭的橛都應該怎么處理!
附:蘋果樹橫向枝軸上背上枝的處理
第一,處理時間越晚越好。在果園面積、時間,能夠忙的過來的情況下,盡量推遲修剪時間,因為80%的腐爛病斑都是通過冬季傷口進行侵染的,將冬剪盡量改為春剪。
尤其是對背上枝的處理更應該越晚越好,因為背上枝的傷口又小又多,修剪后對小傷口的保護難免不到位。關于修剪時機,在面積、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將冬剪改為春剪。
第二,背上枝的長度。超過40公分的一律剪掉,低于40公分的要保留。但是,超過40公分的有兩種剪法。
如果橫向支軸上有大量的結果短枝,可以從根處不留橛兒直接剪掉。如下
不留橛
超過40公分的枝,如果橫向枝上需要補充枝條,可以留三個芽再剪。如下
留三個芽短截之后的樣子
留三芽剪掉之后,春天會萌發出一大、一小兩個枝條。
六月份或休眠期再剪掉大的枝條,如下
前多年,在果園建造紡錘形的過程中,部分果農把所有主枝拉平,導致背上年年冒條,而果農一看到背上冒大條,不是夏季全部扳倒就是冬剪時從基部去掉,連年如此,導致“背上枝去光,背下不生枝,兩邊平枝多,枝軸平板形”的奇怪現象。但在生產中,不少果農對已造成的這種后果束手無策,以下幾點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先解決主要矛盾,改造整樹的密閉問題,上下拉開空間,以利于將主枝軸上的側生枝垂下而上下不受影響。在改造時,主軸枝側面過粗枝和前部長枝要去掉;
二、開春后至發芽前,把留下的結果長枝拿枝下垂固定,以補充下面無枝之空,兩側面可保留細小結果枝軸;
三、發芽后,背上生長出來的枝條全部保留,待到第一次或第二次營養生長接近停長時(大約5-7月),對超長枝條(30厘米以上)進行轉枝、摘心去葉(虛旺枝15厘米轉一下,旺枝條可從基部揉枝、轉枝,減少營養快速交流,前部摘心去葉3-5片后再往下數3片葉轉一下)。轉枝的輕重可根據旺的程度適當把握,越旺轉的程度就越重,否則應輕。
提醒大家注意,不管虛旺枝條或是旺枝條,應確保枝條直立,嚴禁變向,背上枝條或結果枝軸的最終高度可根據空間決定,以確保上下主枝間的空間。這樣處理1-3年,一個主枝軸的背上、背下、兩側在不影響周圍光照的前提下,形成兩邊窄、上下較長(背上較短,背下較長)的豐滿自然規律狀態。
果農們大量消除背上枝是因為背上枝的優勢位置,使得營養生長過旺,難以成花結果。管理果樹不以修剪為主要手段來反復刺激果樹生長,而以旺枝刻芽、虛旺枝分道環切、摘心去葉加轉枝,基部留牽制枝等為手段,讓背上枝早期大量成花結果,加上地下工作的改變,背上枝絕對不會被當作敵人來對待。經過十幾年的反復教訓,希望大家能改變對背上枝的看法,不要再出現類似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