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作者: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2022/5/10 10:58:08
一、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包括黑龙江省全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部分县(区、旗、场)。(一)施肥原则1.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控制氮磷肥用量,适当减少钾肥用量。减少基蘖肥施氮量,拔节期穗肥施氮比例增加到30%。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施用硫酸锌等含锌返青肥。2.推荐有机无机结合,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增加有机养分投入。3.酸性土壤适当施用具有调酸作用的土壤调理剂或基施生石灰,磷肥选用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碱

一、東北寒地單季稻區


包括黑龍江省全部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部分縣(區、旗、場)。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控制氮磷肥用量,適當減少鉀肥用量。減少基蘗肥施氮量,拔節期穗肥施氮比例增加到30%。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施用硫酸鋅等含鋅返青肥。


2.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3.酸性土壤適當施用具有調酸作用的土壤調理劑或基施生石灰,磷肥選用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堿性土壤基肥選用磷酸一銨等酸性肥料,追肥選用硫酸銨,少用或不用尿素。


4.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磷肥(P2O5)用量2.5—4.5公斤/畝,鉀肥(K2O)用量3—6公斤/畝。氮肥用量因目標產量而異,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6—7公斤/畝;產量水平500—600公斤/畝,氮肥(N)用量7—8公斤/畝;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8—9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30%—40%,蘗肥占30%—40%,穗肥占30%;有機肥與磷肥全部基施;鉀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


3.第一次分蘗肥選擇硫酸鋅1—2公斤/畝作為返青肥。


4.側深施肥地塊推薦基蘗肥同施,相同產量水平下減少10%基蘗肥,穗肥用量不變。


5.秸稈全量還田地塊第一年減少15%鉀肥,連續還田兩年以上的減少20%—30%鉀肥,穗肥減少10%氮肥。施用有機肥的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


二、東北吉遼蒙單季稻區


包括吉林、遼寧兩省全部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通遼和興安盟三市(盟)部分縣(區、旗、場)。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控制氮肥總量,合理分配氮肥施用時期,適當增加穗肥比例。合理施用磷肥和鉀肥,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2.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磷肥(P2O5)用量3—5公斤/畝,鉀肥(K2O)用量3—6公斤/畝。氮肥用量因目標產量而異,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7—8公斤/畝;產量水平500—600公斤/畝,氮肥(N)用量8—10公斤/畝;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0—12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35%—40%,蘗肥占35%—40%,穗肥占20%—30%;有機肥與磷肥全部基施;鉀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

  

3.側深施肥地塊推薦基蘗肥同施,相同產量水平下減少10%基蘗肥,穗肥用量不變。

  

4.高產地塊補充硅肥5—10公斤/畝和硫酸鋅1—2公斤/畝。秸稈全量還田地塊第一年減少15%鉀肥,連續還田兩年以上的減少20%—30%鉀肥,穗肥減少10%氮肥。施用有機肥的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

  

三、長江上游單季稻區

  

包括四川省東部,重慶市全部,陜西省南部,貴州省北部部分縣,湖北省西部。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優化基肥追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帶氮”。

  

3.油稻輪作田,適當減少水稻磷肥用量。


4.磷肥優先選擇普鈣或鈣鎂磷肥,鉀肥選擇氯化鉀。


5.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6.酸性土壤適當施用具有調酸作用的土壤調理劑或基施生石灰。


7.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5—8公斤/畝(秸稈還田的中上等肥力田塊鉀肥用量4—7公斤/畝)。氮肥用量因目標產量而異,產量水平45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6—8公斤/畝;產量水平450—550公斤/畝,氮肥(N)用量8—10公斤/畝;產量水平550—650公斤/畝,氮肥(N)用量10—12公斤/畝;產量水平65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2—14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50%—60%,蘗肥占20%—30%,穗肥占20%—30%;有機肥與磷肥全部基施;鉀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


3.缺鋅和缺硼地區,適量施用鋅肥和硼肥;土壤酸性較強地塊基施含硅堿性肥料或生石灰30—50公斤/畝。


4.施用有機肥或種植綠肥翻壓的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施用緩釋肥作基肥的田塊,氮肥用量減少10%。


四、長江中游單雙季稻區


包括湖北省中東部,湖南省東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全部。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適當降低氮肥、磷肥用量,增加氮肥穗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帶氮”。

  

3.磷肥優先選擇普鈣或鈣鎂磷肥,鉀肥優先選擇氯化鉀。

  

4.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5.配合施用鋅肥與硅肥。

  

6.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磷肥(P2O5)4—7公斤/畝,鉀肥(K2O)4—8公斤/畝。氮肥用量因目標產量而異,產量水平35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6—7公斤/畝;產量水平350—450公斤/畝,氮肥(N)用量7—8公斤/畝;產量水平450—550公斤/畝,氮肥(N)用量8—10公斤/畝;產量水平55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0—12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50%—60%,蘗肥占20%—25%,穗肥占20%—25%;磷肥、有機肥全部作基肥;鉀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適當基施含硅肥料;缺鋅地區施用硫酸鋅1公斤/畝。

  

3.施用有機肥或種植綠肥翻壓的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施用緩釋肥作基肥的地塊,氮肥用量減少10%。雙季稻可適當減少穗肥氮肥用量直至不用。秸稈全量還田地塊鉀肥用量減少30%。

  

五、長江下游單季稻區


包括江蘇省全部,浙江省北部。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控制氮肥總量,調整基追比例,適當減少基肥氮肥用量。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帶氮”。


3.油(麥)稻輪作田,適當減少水稻磷肥用量。鉀肥優先選擇氯化鉀。


4.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5.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8—10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3—4公斤/畝;產量水平500—600公斤/畝,氮肥(N)用量10—12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4—5公斤/畝;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2—18公斤/畝,磷肥(P2O5)5—6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40%—50%,蘗肥占20%—30%,穗肥占20%—30%;磷肥、有機肥全部基施;鉀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適當基施含硅肥料;缺鋅土壤施用硫酸鋅1—2公斤/畝。


3.推薦20—10—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作基肥。


4.施用有機肥或種植綠肥翻壓的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施用緩釋肥作基肥的田塊,氮肥用量減少10%。秸稈全量還田地塊鉀肥用量減少30%。


六、江南丘陵山地單雙季稻區


包括湖南省中南部,江西省東南部,浙江省南部,福建省中北部,廣東省北部。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控制氮肥總量,氮磷鉀平衡施用。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帶氮”。


2.磷肥優先選擇鈣鎂磷肥或普鈣。


3.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4.酸性土壤適當施用具有調酸作用的土壤調理劑或基施生石灰。

  

5.缺鎂和缺鋅地區合理施用鎂肥和鋅肥。

  

6.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45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7—11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2—3公斤/畝;產量水平450—550公斤/畝,氮肥(N)用量11—13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3—4公斤/畝;產量水平55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3—15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4—5公斤/畝。


2.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35%—50%,分蘗肥占25%—35%,穗肥占20%—30%,分蘗肥適當推遲施用;磷肥、有機肥全部基施;鉀肥全部基施,若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基肥占80%,穗粒肥占20%。


3.推薦19—13—13(N—P2O5—K2O)或相近配方作基肥。


4.秸稈全量還田鉀肥用量減少30%;施用有機肥的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


5.土壤pH低于5.5的田塊,整地時施含硅堿性肥料或生石灰40—50公斤/畝。


6.缺鋅地區施用硫酸鋅1—2公斤/畝。


七、華南平原丘陵雙季早稻


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廣東省南部,海南省,福建省東南部。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控制氮肥總量,調整基追比例,減少前期氮肥用量,推薦氮肥后移。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帶氮”。


3.磷肥優先選擇鈣鎂磷肥或普鈣。


4.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5.酸性土壤適當施用具有調酸作用的土壤調理劑或基施生石灰。


6.缺鎂和缺鋅田塊、潛育化稻田和低溫寡照地區補充鎂肥、鋅肥和硅肥。


7.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選用粒型整齊、硬度適宜、吸濕性較低的側深施肥專用肥料。


(二)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45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7—11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3—4公斤/畝;產量水平450—550公斤/畝,氮肥(N)用量11—13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4—5公斤/畝;產量水平55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3—15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5—6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40%—50%,蘗肥占20%—30%,穗肥占20%—30%;磷肥、有機肥全部基施;鉀肥全部基施,若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基肥占80%,穗粒肥占20%。


3.推薦18—12—16(N—P2O5—K2O)或相近配方作基肥。


4.秸稈全量還田鉀肥用量減少30%;施用有機肥的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


5.土壤pH低于5.5的田塊,整地時施含硅堿性肥料或生石灰40—50公斤/畝。


6.缺鋅地區施用硫酸鋅1—2公斤/畝。


八、西南高原山地單季稻區


包括云南省全部,四川省西南部,貴州省大部,湖南省西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


(一)施肥原則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調整基追比例,減少前期氮肥用量。


2.磷肥優先選擇鈣鎂磷肥或普鈣。


3.供鉀能力低的稻田,注意后期補鉀。


4.推薦有機無機結合,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等增加有機養分投入。


5.酸性土壤適當施用具有調酸作用的土壤調理劑或基施生石灰。


(二)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下,氮肥(N)用量7—11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3—5公斤/畝;產量水平500—600公斤/畝,氮肥(N)用量11—13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5—6公斤/畝;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氮肥(N)用量13—15公斤/畝,磷肥(P2O5)5—6公斤/畝,鉀肥(K2O)6—9公斤/畝。


2.氮肥基肥占40%—50%,蘗肥占20%—30%,穗肥占20%—30%;磷肥、有機肥全部基施;鉀肥全部基施,若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基肥占85%,穗粒肥占15%。


3.推薦17—13—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作基肥。


4.秸稈全量還田鉀肥用量減少30%;施用有機肥的田塊,基肥用量適當減少。


5.土壤pH低于5.5的田塊,整地時施含硅堿性肥料或生石灰30—50公斤/畝。


6.缺鋅地區施用硫酸鋅1—2公斤/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