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施肥,为何人家就是比你高产?找到关键很重要

作者:农田行者 2022/8/2 10:41:37
同样都施肥,为什么人家的农作物长得又好又壮?果实又多又好?用肥量不比他小,但就是没他高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施肥方面,存在很多误区,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出现施肥不当的现象,造成肥效差、见效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归纳一下,主要存在施肥时间、技术、养分配比等方面的误区,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问题。施肥时间的误区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

同樣都施肥,為什么人家的農作物長得又好又壯?果實又多又好?用肥量不比他小,但就是沒他高產,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在施肥方面,存在很多誤區,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出現施肥不當的現象,造成肥效差、見效慢,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歸納一下,主要存在施肥時間、技術、養分配比等方面的誤區,看看你有沒有遇到過這些問題。

施肥時間的誤區

農作物出現缺肥現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農作物出現缺肥現象后再施肥,則會造成作物缺肥時間加長,造成減產,所以,施肥工作應根據農作物需肥特性提前施肥。

根外追肥因養分直接被葉片吸收,所以見效快,可遲施,但濃度要低,以防損傷葉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滲入植株根部,見效較快,也可適當遲施,干施肥效慢,應早施。

果樹看花施肥

有些人喜歡施過冬肥,雖然有用,但不是最好的時機,因為果樹吸收養分的最重要部位是在根部,入冬時,樹的根系幾乎處于休眠狀態,吸收養分的能力很弱,果樹施肥最佳時機是在摘果后落葉前。

看花施肥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果樹明顯的大小年現象。

施肥方法的誤區

配方一樣,用量一樣,效果一樣 

道理很簡單,胖人與瘦人的主要差別不是吃的多與少的問題,而是吸收的多與少的問題。

肥料也一樣,同樣配方同樣用量由于產品本身的原因會有一個明顯的養分利用率的區別,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總養分低的產品會比養分高的產品效果還要好。

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作物對養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樣,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作物吸收不了,也是浪費,所以這也是一些產品加入緩釋劑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證作物對養分的全程需要。

但加入緩釋劑的化肥不宜作追肥,因為如果養分釋放的速度跟不上作物對養分的需求,會出現作物早期脫肥的現象。

施肥時越靠近植株莖部,肥料越易被吸收

這是在農村中存在較多的現象,這種施肥方法存在較大的危害。

因為植物吸收營養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區,植物莖及根(根毛區除外)吸收營養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時越靠近植株莖部(幼苗期除外),肥料離植株營養吸收部位越遠,因此越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過多,濃度過大,還容易出現“燒苗”現象。

施用水溶肥料最好是拌土或稀釋后再澆灌,或施肥后立即灌水,避免燒根。

養分配比的誤區

雙氯肥

用氯化銨和氯化鉀生產的復合肥稱為雙氯肥,含氯約30%,易燒苗,要及時澆水。

鹽堿地和對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

對葉(莖)菜過多施用氯化鉀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鮮嫩、纖維多,而且使蔬菜味道變苦,口感差,效益低。

尿基復合肥含氮高,縮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燒苗,要注意澆水和施肥深度。

只施底肥,不追肥

很多用戶怕麻煩,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這種施肥方法是不科學的。

作物在早期對養分需求較少,施足基肥后確實能夠保證長時間作物對養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勁比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續期也是有限的,特別對于保肥保水能力較差的砂壤土,不及時追肥更容易造成脫肥現象。

所以,對生長期超過2 個月的作物應適當追肥,保證作物在生長旺盛期對養分的需求。

用了復合肥以后,別的肥就不用了

有些用戶認為,施用復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肥料了,這是錯誤的。

一般復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鉀元素,少量品種含有鋅、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有效的中微量營養元素和有機活化營養,同樣會對作物品質、產量產生嚴重影響,收益下滑。

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戶在追肥時偏施碳銨、尿素等氮肥,雖然這對于作物的長勢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但并不能給用戶帶來產量的增加,因為對作物前期生長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隨著作物的生長,對磷、鉀、微、有機營養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氮的需要反而減少,偏施氮肥只會使作物旺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結果少或貪青晚熟,口感差。

重視化肥,輕視有機肥的作用

我國傳統的施肥指的是有機肥,有機肥的使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有機肥對于果樹的營養成分非常高,但它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

近些年,國家研制出了高產高效的化肥,能夠立竿見影的實現增產。

有機肥料在果樹生產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必須重視對果樹有機肥料的施用。

施肥時忽視元素間的平衡

果樹生長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元素,除了大量元素外,中、微量元素、有機活化營養也很重要。

同時,土壤中各種元素所占的比例也影響果樹的吸收。

各種元素間存在著促進或拮抗作用。

例如,過量施用氮肥就會抑制對鉀、硼、銅、鋅、磷的吸收。磷肥過多就會抑制鉀、鎂的吸收。

只要用了大量元素肥,肯定又香又甜

大量元素是作物賴以生長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長時期對有機活化營養需要量較多,而同時土壤缺乏這些營養,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造成瓜不甜、果不香、產品產量及品質大幅下降等。

中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容忽視,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