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盛果期的13亩苹果树全都伐掉了,果农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大众果品网 2022/1/13 14:17:56
今年冬天,老曹天天伐苹果树,捣鼓树枝,他正在盛果期的13亩苹果树全都伐掉了。老曹是烟台招远人,6年前种了13亩新品种苹果。今年正是盛果期,按理说这样的苹果果农们都不会舍得伐掉,但是老曹算了一笔帐,可以看出他种苹果真是不如外出打工。老曹告诉:他13亩苹果前几年是光投入不见收入,好不容易开始结果了。谁知道,种苹果的成本也提高了许多,每年的肥料就需要近20吨,价格在8万元左右,农药1万5千元,梳果、套袋

今年冬天,老曹天天伐蘋果樹,搗鼓樹枝,他正在盛果期的13畝蘋果樹全都伐掉了。


老曹是煙臺招遠人,6年前種了13畝新品種蘋果。今年正是盛果期,按理說這樣的蘋果果農們都不會舍得伐掉,但是老曹算了一筆帳,可以看出他種蘋果真是不如外出打工。


老曹告訴:他13畝蘋果前幾年是光投入不見收入,好不容易開始結果了。誰知道,種蘋果的成本也提高了許多,每年的肥料就需要近20噸,價格在8萬元左右,農藥1萬5千元,梳果、套袋、摘袋等費用也得5萬多,加吧起來一年的費用接近15萬。

圖片


老曹說他這13畝蘋果今年賣的價格還行,但是也只是賣了10萬元多一點點,離費用還差5萬元,也說明他等于賠了5萬元,幸虧老曹會一手瓦匠手藝,不管理蘋果的時候就出去干瓦匠活兒,一年也收入了4萬多元。

老曹說,如果天天出去干瓦匠活兒,一個月哪樣也能掙上1萬元。所以,他下定決心,伐掉蘋果樹,明年專門出去干活兒,從此不再管理果樹,也不再呆在農村種地。

圖片


老曹種13畝蘋果為啥不掙錢?說到底還是管理上出了問題,蘋果質量不高,賣不上高價,再多的蘋果也是賠錢貨。從他身上,也可以看出當前我們蘋果產區存在的短板,質量不高、特色不明顯均是造成收益不高的原因。


這方面我們要學習外國一些先進做法,比方我國偏愛進口智利的車厘子,就是人家的車厘子特色鮮明,深受國人喜愛。所以我們無論種植什么,都要走集約型、計劃型、優質型的路子,做好品牌特色文章,這樣,我們農民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老曹做為廣大果農的一個代表,放棄果樹改為外出打工。看似一種正確選擇,實則不利于果業高質量發展。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有待于朋友們出謀劃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