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是药?是肥?还是调节剂?怎么用好它?

作者:植保圈 2024/9/13 10:06:57
近年来,随着土壤板结,盐渍化程度的日益加重,土传病害对大家的困扰随之而来,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物菌剂,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寄予厚望。但在现实应用中,却存在一些使用误区,下面浅谈一下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什么是枯草芽孢杆菌?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枯草芽孢杆菌是什么?首先确定它是细菌,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质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枯草芽孢杆菌。其次,我们要知道,枯草芽孢杆菌

近年來,隨著土壤板結,鹽漬化程度的日益加重,土傳病害對大家的困擾隨之而來,而枯草芽孢桿菌作為一種生物菌劑,被越來越多的人們寄予厚望。


但在現(xiàn)實應用中,卻存在一些使用誤區(qū),下面淺談一下枯草芽孢桿菌的使用方法。


圖片


什么是枯草芽孢桿菌?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枯草芽孢桿菌是什么?首先確定它是細菌,芽孢桿菌屬的一種,廣泛分布在土壤及腐敗的有機質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枯草芽孢桿菌。


其次,我們要知道,枯草芽孢桿菌在農業(yè)應用中扮演者什么角色。是藥?是肥?還是調節(jié)劑?在本人看來,如果用得好,它既是藥,也是肥,還是調節(jié)劑。對于枯草芽孢桿菌的作用及其機理的研究很多很詳細,已無需多說,本人從實際應用中所總結出的心得,和大家分享共同學習,探討并完善。


想要用好枯草芽孢桿菌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枯草芽孢桿菌的孢子體能夠成功的轉化為營養(yǎng)體并占據(jù)優(yōu)勢長期存活并繼續(xù)繁殖發(fā)揮作用”。


使用機理


使用機理分五步:

立穩(wěn)腳跟→防菌滅菌→改良土壤→促根壯苗→增產提質

這五步是對枯草芽孢桿菌使用機理的簡單描述。

立穩(wěn)腳跟是重中之重,也是枯草芽孢桿菌發(fā)揮作用的前提條件。所謂立穩(wěn)腳跟簡單說就是形成優(yōu)勢菌群,那么如何形成優(yōu)勢菌群呢?

一:和殺菌劑(指真菌)混用,先殺滅一部分病原菌;

二:和腐殖酸或海藻肥混用,給枯草提供營養(yǎng)以利于其生長繁殖更快;

三:多施充分腐熟含粗纖有機肥。

防菌滅菌則可分兩方面來說:

第一,空間占位,枯草有益菌自身生長可占據(jù)植株的有限位置使病原菌無法“著陸”;

第二,枯草自身可分泌一些溶菌物質使以“著陸”的病原菌無法再危害植物。


影響枯草芽孢桿菌生長的土壤條件


生長條件:土壤水分、溫度和有機質含量對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繁殖均有影響,一般情況下,適宜植物生長的條件和環(huán)境也適宜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和繁殖,反之,干旱、低溫和有機質匱乏對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繁殖不利。


一、土壤溫度

枯草芽孢桿菌在土溫10-40℃范圍內能夠正常生長繁殖,在10-24℃生長繁殖較緩慢,并隨著溫度增高而繁殖加快,25-37℃最適宜生長繁殖,在碳源充足(也就是有機質豐富)時約20--30min繁殖一代,超過48℃后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但也能繁殖,在60℃條件下可長期存活,在120℃條件下可存活20min。


二、土壤濕度

水分是枯草芽孢桿菌生長的先決條件,在缺少水分的條件下,枯草芽孢桿菌表現(xiàn)為芽孢狀態(tài)(休眠),不能生長和繁殖。在土壤濕度低于15%時,枯草芽孢桿菌不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在土壤濕度15-30%時,枯草芽孢桿菌可生長繁殖,當土壤濕度在30-45%范圍內最適宜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繁殖。實際上,當土壤濕度大于45%時,并不影響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和繁殖,但是這個濕度條件往往對農作物不利。


改良土壤可從以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改良土壤結構,促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分解成腐殖酸;

第二,固氮,解磷解鉀,提高肥料利用率;

第三,產生類似細胞分裂素、植物生長激活素的物質,并分解重金屬、農藥的殘留。

只要以上前三步做好,促根壯苗、增產提質可謂水到渠成。

枯草芽孢桿菌

噴霧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 由于使用量少,為減少浪費,務必采用二次稀釋法配置。枯草芽孢桿菌用量少,為減少浪費,兌藥時應用小容器將所需用量藥劑充分溶解后再倒入噴霧器中,加水至噴霧器 水平線進行噴霧;

● 早上10點前或下午4點后施藥,避免陽光直射,殺死芽孢。尤其是4點后用藥,夜間潮濕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芽孢 萌發(fā)。

● 不能與銅制劑、鏈霉素等殺菌劑及堿性農藥混用。

● 病害初期或發(fā)病前施藥效果,施藥時注意使藥液均勻噴至作物各部位。

經(jīng)實驗證明,使用綠隴枯草芽孢桿菌在防治水稻、小麥、花生、番茄、辣椒、大豆、玉米等作物上的病害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針對小麥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更佳,田間增產率更是達到了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