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你真的会施用叶面肥与微生物菌剂么?
作者:微生物肥料圈
2024/10/21 15:21:27
叶面肥与微生物菌剂用法相对比早期肥料使用更加简便,因为他们现在富含多种元素与营养,仅需根据作物所需来简单搭配或者按照配方来进行配比会事半功倍。1叶面肥叶面施肥的优点1. 解决土壤对养分吸附固定的问题: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往往引起养分固定,有效性降低,施用效果差。采用叶面施肥即可快速、经济地矫治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微量元素施肥的主导措施。2. 养分
葉面肥與微生物菌劑用法相對比早期肥料使用更加簡便,因為他們現在富含多種元素與營養,僅需根據作物所需來簡單搭配或者按照配方來進行配比會事半功倍。1. 解決土壤對養分吸附固定的問題: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往往引起養分固定,有效性降低,施用效果差。采用葉面施肥即可快速、經濟地矯治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微量元素施肥的主導措施。2. 養分利用率高,吸收運轉快,能及時滿足植物需要:例如尿素1-2h就可被葉片吸收50%左右。3. 脅迫條件下可及時補充養分:在脅迫條件下,如土壤干旱,養分有效性低,通過葉面施肥可以及時補充養分。4. 在作物生長迅速期,通過葉面施肥補充根系吸收的不足,發揮高產品種的最大潛力。5. 葉面噴肥可減少肥料用量而維持同等產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7. 葉部營養直接影響植物的體內代謝,有促進根部營養、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品質的作用。8. 解決作物生長后期根系活力下降、養分吸收減少的問題。
1. 葉面吸收養分穿透率低,吸收數量少,尤其角質層厚的葉面。3. 某些養分(如Ca)難以從吸收部位向其他部位轉移。(之前提到的元素的移動性)4. 葉面施肥提供的養分數量有限,不足以滿足作物全部需要,特別是氮、磷、鉀。1. 葉片:影響葉面施肥的葉片方面因素包括葉片角質層厚度。雙子葉植物較單子葉植物角質層薄,葉面積大,易吸收養分;葉片代謝活性;葉齡,新葉較老葉易吸收養分;葉片細胞外質體中離子濃度。2. 植物本身的營養狀況:養分缺乏的植株葉面吸收養分的能力強。3. 環境條件:葉面施肥時,光照不能太強,一般16:00~17:00較好;空氣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易蒸發、干燥,不利于葉面吸收。4. 噴施液性質:濃度;PH,供給陽離子時,溶液應調至微堿性,供給陰離子時,溶液應調至微酸性;溶液表面張力;養分在葉內的移動性;養分類型、價數和電荷。
葉面對離子吸收的容易程度的次序是不帶電粒子>一價陰陽離子>二價陰陽離子>三價陰陽離子;養分的陪伴離子。(1)溶液濕潤葉片時間:一般保持葉片濕潤的時間在0.5~1h內,吸收的速度最快,吸收量大。(2)噴施次數與部位:在噴施不易移動的元素時,必須增加噴施次數,同時必須注意噴施部位,例如鐵肥應噴在新葉上。(養分元素特性和作用我會制張表期不期待?不期待就不制了)微生物制劑是指由有益微生物制成的,含有能夠改善作物營養條件,用于農業生產中能夠獲得肥料效應的活體微生物(細菌)制劑,過去也稱為菌肥。其特點是施入土壤后能夠活化土壤中的養分,改善作物的營養環境,并能產生活性物質刺激作物生長。它最大的優點是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對土壤、水源和食品不污染,是生產綠色食品較為理想的肥料之一。微生物制劑或生物肥料含有大量活的微生物,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來改善作物營養條件,發揮土壤潛在肥力,刺激作物生長發育,抵抗病菌為害,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根據微生物制劑或生物肥料的上述性質與特點,首先要求菌肥必須含有足夠數量的有效微生物,并配合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共同施用。其次要在施用后保證這些微生物進行活動的適宜環境條件,并調整作物和微生物相互間的關系,促進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肥效和增產作用。(1)能將空氣中的惰性氮素轉化成作物可直接吸收的離子態氮素,在保證作物的氮素營養上起著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制劑。(2)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釋放出其中的營養物質供植物吸收的微生物制劑。有有機磷細菌制劑和綜合細菌制劑。(3)能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的礦物,并把它們轉化成易溶性的礦質化合物,從而幫助植物吸收各種礦質元素的微生物制劑。主要是硅酸鹽細菌制劑和無機磷細菌制劑。(4)對某些植物的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能防止植物病害,刺激作物生長發育的微生物制劑。如抗生菌制劑。(3)固氮菌、根瘤菌、磷細菌和鉀細菌復合微生物制劑。(5)多菌株多營養生物復合肥:比如EM生物肥料是以光合細菌、乳酸菌、和放線菌等10屬80多種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常見微生物制劑的劑型有液體、粉劑和顆粒劑3種。如果用于浸種、拌種,選擇液體和粉劑較好。如果作為種肥使用,唯有顆粒劑適宜,顆粒劑不但使用、儲存、運輸方便,而且比液體劑保質期長。一般液體劑保質期為3個月,而顆粒劑為6個月,有的可達1年以上。1.避免開袋后長期不用。要做到現開現用,一次用完。2.避免在高溫、干旱條件下施用。因此,應選擇陰天或晴天的傍晚施用菌肥,并結合蓋土、澆水等措施,做到隨用隨蓋土、隨澆水,避免菌肥受陽光的直射或因水分不足難以發揮肥效。3.避免與農藥同時使用,使用微生物制劑的地塊要少用或不用農藥。4.避免與過酸過堿的肥料混合使用,大多數土壤微生物適宜在中性或近中性的土壤中生存和繁殖。在使用微生物制劑的同時,要有足夠的化肥或農家肥做保證,使化肥、農家肥與微生物制劑的作用能夠相互補充,發揮更好的效果。施用磷肥,能發揮以磷增氮的作用,適量的鉀、鈣營養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與旺盛活動。使用硼、鉬等微量元素肥料,可以促進根瘤的形成和提高固氮率,能獲得顯著增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