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防控方案
稻田雜草分為三類,稗草、千金子、雜草稻等禾本科雜草,野慈姑、雨久花、鴨舌草等闊葉雜草和異型莎草、碎米莎草、螢藺等莎草科雜草。
機插秧田。在東北稻區灌溉水充足稻田,雜草防控采用“兩封一補”策略,插秧前和插秧后各采用土壤封閉處理1次,插后20天視草情莖葉噴霧處理1次;在灌溉水緊缺稻田,雜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殺”策略,插后土壤封閉處理1次,插后20天莖葉噴霧處理1次。插前3-7天選用噁草酮、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吡嘧磺隆及其混劑土壤封閉處理;插后10-12天(返青后)選用丁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莎稗磷、丙嗪嘧磺隆、吡嘧磺隆、芐嘧磺隆及其混劑土壤封閉處理;插后20天左右可選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二甲四氯、滅草松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在長江流域及其他稻區機插秧田,雜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殺”策略,在插前1-2天或插后5-7天選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芐嘧磺隆等藥劑土壤封閉處理;插后15-20天選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吡嘧磺隆、二甲四氯、滅草松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旱直播稻田。在長江流域稻區,雜草防控采用“一封二殺三補”策略,播后苗前選用丁草胺、噁草酮、二甲戊靈、丙草胺及其混劑土壤封閉處理,播后15-20天選用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氯氟吡啶酯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根據田間殘留草情,選用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噁唑酰草胺及其復配劑進行補施處理。以旱直播為主的西北稻區,播種時用仲丁靈封閉,在水稻2-3葉期選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水直播稻田。在長江流域及華南稻區,雜草防控采用“一封二殺”策略。播后苗前選用丙草胺(含安全劑)、芐嘧磺隆及其混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水稻3-4葉期選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雙草醚、二甲四氯、滅草松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西北稻區,在水稻2-3葉期選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上水后結合施肥撒施苯噻酰草胺、丙草胺、吡嘧磺隆、芐嘧磺隆及其混劑防除雜草。
人工移栽及拋秧稻田。在秧苗返青后,雜草1葉前選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丁草胺、芐嘧磺隆、吡嘧磺隆、丙嗪嘧磺隆、嗪吡嘧磺隆、嘧苯胺磺隆、氟吡磺隆、氟酮磺草胺及其混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或在雜草2-3葉期,選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及其混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