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真是好东西,别不舍得用!
用噴灑肥料溶液的方法,使植物通過葉子獲得營養元素的措施,稱為葉面施肥,以葉面吸收為目的,將作物所需養分直接施用葉面的肥料,稱為葉面肥。
葉面施肥,可使營養物質從葉部直接進入體內,參與作物的新陳代謝與有機物的合成過程,因而比土壤施肥更為迅速有效。因此,常常作為及時治療作物缺素癥的有效措施。
在施肥時還可以按作物各生育期,以及苗情和土壤的供肥實際狀況進行分期噴灑補施,充分發揮葉面肥反應迅速的特點,以保證作物在適宜的肥水條件下,進行正常生長發育,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1、補充根部施肥的不足。當作物出現根部施肥不便時,如在作物生長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者當土壤環境對作物生長不利時,如水分過多、干旱、土壤過酸、過堿,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復生長,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時滿足作物需要時,只有采取葉面噴施,才能迅速補充營養,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2、迅速補充營養。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作物已經表現出某些營養元素缺乏癥,由于采用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時間養分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時緩解作物的缺素癥狀。這時采用葉面施肥,則能使養分迅速通過葉片進入植物體,解決缺素的問題。
3、充分發揮肥效。某些肥料如磷、鐵、錳、銅、鋅肥等,如果作根施,易被土壤固定,影響施用效果,而采用葉面噴施就不會受土壤條件的限制。又如,一些果樹和其他深根系作物某些營養元素吸收量比較少,如果采用傳統的施肥方法難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也不能充分發揮其肥效,而葉面噴施則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4、經濟合算。各種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但施用量很少,例如鉬肥,每畝施用量僅幾十克,如果以根施方法則不易施勻。只有采取葉面噴施,才能達到經濟有效。根據研究測算,一般作物在葉面噴施硼肥,對硼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18倍。從經濟效益上看,葉面噴施比根施要合算。
5、減輕對土壤的污染。對土壤大量施用氮肥,容易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鹽的積累,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人類吸收的硝酸鹽約有75%來自蔬菜,如果采取葉面施肥的方法,適當地減少土壤施肥量,能減少植物體內硝酸鹽含量和土壤中殘余礦質氮素。在鹽漬化土壤上,土壤施肥可能使土壤溶液濃度增加,加重土壤的鹽漬化。采取葉面施肥措施,既節省了施肥量,又減輕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是一舉兩得的有效施肥技術。
噴施葉面肥時候一定要均勻、細致、周到,要求霧滴細小,噴灑均勻,尤其要注意噴灑生長旺盛的上部葉片和葉子的背面,新葉比老葉、葉片背面比正面吸收養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強。特別是桃、梨、柿子、蘋果等果樹,葉片角質層正面比背面厚3-4倍,更應該注意灑葉片的背面,以利于吸收。因此噴葉面肥時候,葉子的正反兩面都要噴,盡量細致周到。
在選購葉面肥時候,應注意包裝標明的葉面肥的功能和類型,使葉面施用的目的與葉面肥的功能一致。選好的葉面肥和掌握施用技術的關鍵,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節約成本,改善品質,保護環境有效途徑,是平衡施肥的重要手段。
常規肥料葉面噴施濃度葉面施肥濃度直接關系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后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
所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癥配制。
1、磷酸二氫鉀:常用濃度0.3%。方法:用300克磷酸二氫鉀加水100公斤,充分溶解后噴霧。
2、高氮水溶肥:常用濃度1%~2%。使用時千萬注意,如果高氮水溶肥中縮二尿的含量如超過1.0%就對作物有毒害作用,所以這種高氮水溶肥就不能進行葉面噴霧。
3、糖醇鈣硼肥:常用濃度0.2%~0.3%。
4、螯合銅:常用濃度0.02%~0.05%。
5、螯合錳:常用濃度為0.05%~0.1%。
6、糖醇鋅、螯合鋅:常用濃度為 0.1%~0.2%。
7、米醋:用200~250毫升對水45~50公斤噴施。
8、鉬酸銨:按常用濃度為0.05~0.1%,噴施豆科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