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花生什么情况下需要控旺?怎么控旺?记住这些用药配方!
由于現在水肥條件較好,玉米、大豆、花生等秋季作物如果不進行控旺,很容易出現旺長,旺長的結果是營養生長過于旺盛,容易引起倒伏、光合作用減弱、病蟲害發生嚴重等,最終會導致減產。因此,多數作物要進行適當的控旺,而最常用、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噴施控旺劑。
一、玉米控旺
首先要搞清楚玉米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需要控旺,也就是說需要看苗施控。千萬不要跟風,看別人在施藥控旺自己也跟著干,這種不看苗盲目跟風施藥不僅達不到控旺目的,反而影響玉米的生長。
一般來說,玉米需不需要控旺看兩點:
一是看施肥情況,玉米的一生需要按階段施肥,不同生長階段需肥量不一樣,苗期需肥量最少,穗期和花粒期需肥量大。一般的做法是分期施肥,但是有的人在種玉米時,往往一次性把肥施下去,這就導致苗期肥力過高,玉米苗瘋長,這時候就需要控旺。
二是看天氣,俗話說:下一場雨等于施一次薄肥,在玉米的撥節期,如果雨水偏多,加上底肥施得足,就會導致玉米瘋長,這個時候,就需要控旺了。如果這一時期雨水偏少或遇干旱,那就不需要用藥物控旺了。
控旺劑使用方法
1、可用30%胺鮮·乙烯利水劑。在玉米6~8葉期,最遲不要超過10片葉子,每畝用量在20~30毫升,兌水15~20公斤后混合均勻噴霧。
2、縮節胺(助壯素、壯棉素、甲呱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畝用25%縮節胺(助壯素)20—30毫升,兌水40公斤噴施。
3、矮壯素。每畝用50%矮壯素30克,兌水30公斤噴玉米植株頂部葉片。
4、多效唑、烯效唑。用15%多效唑50-60克,兌水60-100斤混勻噴施。
注意:在施藥時注意噴高不噴低,一掃而過,避免重噴。噴后6小時內遇雨,減半藥量再噴一次。
二、花生控旺
從實際生長過程中來分析,花生控旺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判斷的標準可參考以下3點:
其一,根據生長高度來判斷,花生相比同期其他的大田作物相比,長勢較低,一般情況下,花生成熟時的高度建議不超過60cm(大果型品種,其他品種會有例外),所以,控制花生的生長高度,在花生開花下針期時為宜,如果該時期的花生生長高度,超過了35cm,即可噴施。
其二,根據種植時間來判斷,有些農戶不太會判斷什么時候是開花下針期,都是根據種植時間,比如當花生播種后多少天開始進行控旺,根據這個依據,正常情況下,花生的控旺時期應該在播種后的45-50天左右進行,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可適當有所調整,如果有觀察的朋友會發現,這個天數也正是花生開花下針的時期。
其三,根據花生莢果的粗細度判斷,當花生的果針大量入土后,扒開土壤,會發現部分植株已經有莢果出現,這時候觀察莢果的粗細度,如果超過了2cm,即可進行控旺,也就是說最佳控旺期在大量花生果針入土時進行。
控旺劑使用方法
烯效唑。每畝用5%的烯效唑可濕性粉劑30克,兌水30公斤噴霧使用。噴藥時間一般在下午3點左右,6小時內有降雨應重噴。
多效唑。多效唑殘留時間較長,一般在3個月以上,對下茬作物影響較大。每畝用量50~70克,用量過大會嚴重影響花生莢果發育,比烯效唑安全差。
花生控旺時間第一次噴藥時間最好在開花期末到結莢期之間,此時花生株高在30~40厘米。第二次控旺在植株高度在45厘米以內。
三、大豆控旺
大豆和其他的作物一樣,一旦田間出現旺長時,也要進行控旺,引發大豆旺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見的施肥過多、溫度影響、水分管理等,一般情況下,判斷大豆是否旺長,可從下面3個方面來觀察:
1、大豆葉片長勢很旺盛,田間完全封行,這種情況下,透氣透光性較差,就要進行控旺了。
2、從外部看,大豆上部的葉片顏色濃綠,并且面積很大,而撥開葉片,下面的葉子已經變黃,有些開始脫落。
3、根據花序判斷,如果只有主莖上部,發現少量的花序,而一些分枝以及主莖下部,則很少出現花序,也是旺長的一種表現。
出現以上3種情況,就不能任大豆自由生長了,需要對其進行控旺,
控旺劑使用方法
1、烯效唑。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時,每畝用5%的烯效唑可濕性粉劑24~48克,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施莖葉。
2、多效唑。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時,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用15% 的多效唑粉劑50~70克對水40~50公斤后混合均勻噴霧。
3、縮節胺。大豆長至盛花期,每畝可用縮節胺5-6克,兌水15公斤混合均勻后進行葉面噴霧。
以上就是三種作物控旺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再次提醒,使用控旺劑產品一定要根據產品說明書要求,嚴格按照規定的劑量使用。同時,還要結合作物的長勢和土壤、天氣條件,做到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