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区迁徙,药肥赛道进入全面产能竞赛阶段!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5/5/6 9:31:23
药肥的声量近两年是比较大的。药肥双标团体标准发布,给更多企业带来了信心。头部肥料企业陆续加入,更助推了药肥赛道的景气指数。去年至今,各媒体上活跃的都是药肥新增产能的消息,药肥已经进入全面产能竞赛阶段。大肥企业在成熟作物、成熟产品上快速铺市,农药企业更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而大肥企业和农药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的合作已经成为市场亮点。药肥生产企业争相“北上”药肥已经进入产能的全面扩张期。就像曾经的复合

藥肥的聲量近兩年是比較大的。

藥肥雙標團體標準發布,給更多企業帶來了信心。

頭部肥料企業陸續加入,更助推了藥肥賽道的景氣指數。

去年至今,各媒體上活躍的都是藥肥新增產能的消息,藥肥已經進入全面產能競賽階段。

大肥企業在成熟作物、成熟產品上快速鋪市,農藥企業更注重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而大肥企業和農藥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的合作已經成為市場亮點。

藥肥生產企業爭相“北上”

藥肥已經進入產能的全面擴張期。

就像曾經的復合肥企業一樣,沒有的企業開始新建,已有的企業已經開始優化產能布局接近資源地、接近消費地——按下了異地建廠的快進鍵。

從 2024 年至今的部分企業新增產能情況可以看出,原來在南方風靡的藥肥已經全面在北方開花。

南方優勢藥肥企業也已經開始往北進發,以更接近消費地,保持運距優勢。

以中迅為例 :

2020 年,四川廣安年產 30 萬噸藥肥生產基地落成。

2022 年,總投資 50 億元在湖北松滋打造農藥原藥、中間體等產品生產基地。

2024 年 8 月 20 日,與臨沭縣人民政府簽約年產 36 萬噸高端綠色植保產品生產基地項目。

…… ……

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藥肥企業產能釋放。

企業間合作變得頻繁

和化肥、農藥行業各自“獨美”不同,藥肥則是生而跨行業的。

畢竟藥肥的定義,是以肥料為載體,將少量農藥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并通過一定的工藝技術復合而成。

藥肥之間的競爭在于技術、工藝、載體的綜合競爭。

未來的藥肥增量在兩塊:一是藥劑革新,帶來新的藥肥解決問題能力的增長 ;二是越來越多的種植戶對于藥肥種植方式的認可和接受,從而搶占肥料板塊的銷量。

藥肥企業的未來路徑,或者整合資源,以降低成本 ;或者優化配方,更加差異化。

山東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管學旗在調研中曾表示,施可豐正加強與國內農藥企業的技術合作,通過渠道優勢幫助優秀技術快速落地,為種植戶提供先進的藥肥產品。

施派作物市場總監王玉宏也表示,去年他們與云圖控股戰略合作,整理氮磷鉀載體資源;與四川潤格戰略合作,整合氨基酸、微生物菌及代謝產物載體資源 ;與旱地龍戰略合作,整合腐植酸等生物刺激素載體資源。

增加植調藥肥的生產線,全國建立 3 大植調藥肥生產基地,年產量 20 萬噸以上。通過整合資源,不斷優化產品配方,提升產品力。

又如,四川年年豐。

2024 年開始,年年豐在南方市場以四川、廣西為大本營,建立根據地;在北方以技術為抓手,和各省肥料龍頭進行渠道共建,技術共享。

2025 年 2 月 21 日,四川年年豐聯合青上化工推出了覆蓋玉米、花生、小麥、七大經濟作物的系列藥肥。

傳統肥料企業與頭部農藥企業在藥肥業務上的整合進程進一步加快。

隨著農藥新政的落地,藥肥市場將進入證件資源紅利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競爭格局的重構。

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藥肥賽道的頭部陣營將初見端倪。

沖施藥肥成 2024 年登記亮點

截止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我國已有 1260 個顆粒劑產品取得登記。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蟲、土傳病害、水田雜草和部分地上病蟲。

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助理秘書長段又生博士介紹,2024 年,我國新增藥肥登記共 92 個,殺蟲藥肥最多,其次是殺菌藥肥,然后是除草藥肥。

其中,新增殺蟲藥肥登記中含噻蟲胺的有 37 個,含氯蟲苯甲酰胺的有 34個。

殺蟲藥肥中,最受歡迎的單品是0.16% 噻蟲胺·氯蟲苯甲酰胺,僅 2024年新增登記就有 18 個。

殺菌蟲劑新增登記中,含嘧菌酯的有 17 個。

熱門配伍有:精甲霜靈、咯菌腈、噁霉靈、丙環唑、噻呋酰胺。

其中,0.3% 精甲霜靈·噁霉靈可溶粉劑是一個創新點,可做沖施藥肥,為藥肥提供了新場景。

新登記除草劑藥肥多登記在水稻上,如,五氟·丙·吡嘧、吡嘧·五氟磺、吡嘧磺隆·噁嗪草酮、五氟磺·硝磺·乙磺隆登記作物為移栽稻,吡嘧·丙草胺、五氟·雙草醚、丙草胺·嘧草醚·芐嘧隆登記作物是直播稻。

全程解決方案化成增量秘訣

在廣西甘蔗區,幾乎種植戶都使用藥肥,藥肥的占比極高。

2024 年,廣西甘蔗種植面積逐步恢復到頂峰,甘蔗種植面積從1200 萬畝增加到 1500 萬畝,也提高了藥肥的需求量。

據相關企業介紹,廣西經營藥肥的企業,2023—2024 年銷售季普遍銷量增長。

藥肥如何增量?

隨著藥肥的推廣,藥肥在甘蔗、花生、大姜等作物領域大放異彩。很多業內人士都表示,藥肥將是個千億級的大市場。

據紅火藥肥負責人張云林介紹,紅火藥肥目前除了在甘蔗、水稻、花生、大蒜、馬鈴薯上布局之外,還在玉米、小麥這些大田作物上做了布局。

作物全程解決方案化,不再將藥肥產品視為單一的農資產品,不以袋為單位售賣,而以畝為單位,根據作物的實際需求提供綜合的解決方案,幫助種植戶實現科學種植、科技種植、增產增收。

以紅火為例,目前紅火藥肥成熟的方案有:花生高產方案 、水稻全程解決方案、大蒜防黑頭蛆方案等等。

大田作物與經濟作物同時布局,大藥肥和特種藥肥雙輪驅動,銷售規模與銷量結構雙向突圍,是大部分企業的做法。

新政對藥肥的影響

從 2023 年底開始,多項農藥管理法規調整,對農藥登記、生產、經營等方面嚴格管理。

“一證一品”可能對藥肥影響較大。

“一證一品”指的是同一登記持有人的同一農藥產品標簽只能標注同一個商標。

政策本意是對無證企業(借證 / 定制加工)、渠道商(自有品牌定制加工)、網絡銷售平臺(自有品牌定制加工)的借證套證行為進行嚴格管理。

也可能會誤傷到多品牌戰略的企業,相當于 80% 左右的商品名將退市。

段又生博士指出,由于藥肥體量小,委托加工需求大,新入局的肥料企業對農藥體系不夠熟悉,所以,一證一品影響最大的細分領域當屬藥肥。

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 :

1. 加工工藝改進,配方提升,質量保證 ;

2. 開發新的功能作用,新的應用場景,新的解決方案 ;

3. 補齊證件資源短板,抓住獨有資源,差異化發展。

為什么含量相同價格卻迥異

部分企業用犧牲產品質量和環境安全為代價做低價競爭,極端降價式的無序競爭不斷突破行業道德底線。

如,用低含量母液替代高含量原藥,用三廢直接作為其他行業原料,用低質制劑、劣幣驅逐良幣引發惡性循環,切換產品清洗少交叉污染等。

未來,藥肥出圈一定是憑借品牌市場力而非價格,市場呼喚藥肥的新質生產力!

藥肥紅利區的遷徙

當前,藥肥“雙標”已成為基礎,藥肥賽道的熱度持續攀升,充滿“品類創新”和“市場培育”的機會。

品類創新方面 :

在普通的藥肥發展迅猛的同時,一些企業又將目光投注更高維度的藥肥 :生物藥肥,高塔藥肥,雙控藥肥、緩釋藥肥等功能性藥肥,特種藥肥、植調藥肥,液體藥肥等等。

如,湯普樂推出了系列涵蓋殺菌、殺蟲和植調系列液體藥肥,并布局了10 個左右的液體藥肥證件。

標正作物從 2014 年就開創性地提出特種藥肥概念,并推出了特種藥肥地騰 ?。

施派作物圍繞獨家證件資源 0.05%吲丁·14- 羥基可溶液劑、0.1% 吲丁·S- 誘抗素可溶液劑等,根據作物生長需求打造的系列產品。  

 如新瑞豐首款植調肥瑞樂收 ?(0.03%S- 誘抗素水劑),采用了包埋運載專利技術,不僅提高了 S- 誘抗素的穩定性,還能促進作物對 S- 誘抗素的吸收。

正如廣西匯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洪寬所言,未來,以氮磷鉀為主要載體的大藥肥(在于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使作物增產),以差異化營養物質作為載體的液體藥肥(競爭的重心在于藥的防效及作物的提質增產),以有機營養物質 + 生物刺激劑作為載體的特種小藥肥(競爭的重心在于藥的防效及生物刺激劑對肥效的增效作用),這些具有增產增效優勢的藥肥產品還存在市場機會點。

市場培育方面 :

面對曾經的數字商標攪局,藥肥市場不規范等等亂象。

農資與市場傳媒總編馮衛東認為,藥肥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需求問題“消費者買真貨”的需求,避免以次充好 ;保持真誠,不能靠欺騙客戶短期獲利 ;原來大家依靠產品稀缺獲利,現在用戶稀缺,廠商都應該將工作重點放在尋找并服務好用戶,掌握稀缺資源而獲取利潤。

廠商都要具備從輸出產品到輸出方案的能力,以及從交易能力到交付能力的進階。

藥肥經歷了品牌的拓荒期,經歷 了此番的產能和證件布局競賽,未來2—3 年,藥肥賽道的頭部陣營將基本成型。 

未來,競爭的重點會在哪里? 

在產業的高質量競爭。 

譬如,工藝的開發,配方的提升, 提升產品質量 ; 

譬如,開發新的功能作用,新的 應用場景,新的解決方案 ; 

譬如,在證件布局,補齊證件資 源短板,抓住獨有資源,差異化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