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到底有多重要?

作者: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委员会 2024/8/19 14:12:11
由于长期使用无机氮磷钾大量元素,或是过量的多次使用,造成土壤酸碱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恶化,或是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作物的营养失衡,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加上不良气候如高温干旱、阴冷等不良气候,更是加剧了营养缺素问题,特别是中量元素如钙、镁、硅、硫等,微量元素如锌、铁、硼、锰、钼等,已构成作物的生长的威胁。目前只追求氮磷钾已不是更好提高作物的产量的技术措施,而是根据作物最小定律与作物营
由于長期使用無機氮磷鉀大量元素,或是過量的多次使用,造成土壤酸堿化,鹽漬化、板結等問題惡化,或是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作物的營養失衡,都或多或少的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癥狀。

加上不良氣候如高溫干旱、陰冷等不良氣候,更是加劇了營養缺素問題,特別是中量元素如鈣、鎂、硅、硫等,微量元素如鋅、鐵、硼、錳、鉬等,已構成作物的生長的威脅。目前只追求氮磷鉀已不是更好提高作物的產量的技術措施,而是根據作物最小定律與作物營養均衡化,方是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才能保護作物健康,提高產量與果品,改善品質的更好出路。

特別是多年生的果樹如荔枝、龍眼、酸橘、檸檬、福橙、綠橙、紅心蜜柚、番木瓜等,在開花結果時需要中微量元素與樹體消耗,加上土壤的酸堿化與板結,高溫干旱等,就會表現出缺鈣、鎂、鋅、硼、鐵、鉬、錳等,影響樹體長勢,樹體小葉,黃葉,早衰,裂果,僵果,果實畸形,果輕,果實發育慢,皮色黯淡,水少渣多,風味差等。

如多批次花果的作物如辣椒、圣女果、火龍果、茄子、豇豆等,對于中微量元素需求更是要多,中微量不足,長勢差弱,葉片黃化,小葉,早衰,花果質量差,嚴重的甚至植株停止生長,果實凹凸不平,裂果,臍腐病,引起葉片各類缺素癥狀,甚至引起病毒病。


如瓜類,中微量不足,長勢差弱,葉片黃化、龍頭停止生長,斷頭,小葉簇生,花果畸形,授粉受精不良,裂果,水晶瓜,黃帶瓜,黑心病、臍腐病等,所以瓜類更需要中微量元素。

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作物,總的來說,中微量在作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膨大到成熟都有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所以我們在肥水管理過程中,除了無機氮磷鉀之外,也要注重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適時及時的補充中微量元素,均衡作物營養,協調作物健康生長,實現增產提質,做健康農業。

中微量元素對作物的重要性


圖片


一、中微量元素是多數植物體內促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物質轉化作用等酶或輔助酶的組成部分。

在植物體內非常活躍,作物缺乏任何一種中微量時,生長都會受到抑制,導致減產或品質下降,嚴重的甚至絕收。

二、提高作物產量:
一些農田作物由于長期或大量與濫用等不科學的使用氮磷鉀大量元素,導致土壤酸堿化,鹽漬化,板結,作物的增產幅度已受限。因此適時適量的補充中微量是實現高產田地可持續科學化增產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與提高中、低田塊的有效技術措施。

三、改善作物品質:
補充作物中微量元素,平衡作物體無機大量元素與植物體內營養均衡,降低作物由于缺素而表現出生理性病害,促進作物植物發育正常,長勢健康,花鮮果美,皮色靚麗鮮美,促進果實糖類物質轉化,維生素C的形成,改善果實甜酸度與口感。同時適時補充中微量元素,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又可降低大量元素氮磷鉀的剩余,減少肥料的浪費,降低土壤污染。

四、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據作物養分最小定律,補充中微量元素,促進作物體內大、中、微量素比例平衡,對作物營養吸收與生長發育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綜合肥水管理是作物健康的基本條件,也是實現產量提高與改善品質的基本要求與重要保證。

五、減輕作物病蟲害:
補充中微量元素,作物營養均衡,長勢健壯,提高作物抗高溫、抗干旱,抗寒,抗病能力增強。

六、減少環境污染:
補充中微量元素,提高作物對各類元素均衡合理利用,提高肥效利用率,降低肥料因流失造成環境污染,如酸堿化、鹽漬化、板結問題,對土壤改善具有良好促進作用,土壤健康,作物長勢好。

七、提高經濟效益:
補充中微量元素,協助氮磷鉀科學管理,促進作物健康生長,花果飄香,產量高,品質好,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