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农化监管新政汇总
雖然2021年世界各地仍然飽受新冠疫情的威脅,但各國主管部門的農藥監管沒有停歇。部分國家仍然出臺了一些新的農藥監管政策或決定。本文搜集整理了部分國家出臺的一些重要決定,以便讀者掌握各國家和地區的監管動態,本文按照國家和地區順序予以總結。
1 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 從搜集到的資料看,2021年美國是出臺決定最多的國家。這些決定主要涉及農藥化合物或農藥產品對人類和環境生物的安全性評價結果,并根據評價結果做出禁限用規定及制定風險預防措施。 1.1 美國聯邦法院駁回美國環保署(EPA)和農藥業界繼續使用氟啶蟲胺腈的請求 2021年1月,美國聯邦法院駁回美國EPA和農藥業界提出的不顧對瀕危物種的已知風險繼續出售能殺死蜜蜂的殺蟲劑氟啶蟲胺腈的請求。美國加州第九巡回上訴法院于1月駁回了EPA允許農民在評估殺蟲劑對瀕危物種的危害時繼續使用能殺死蜜蜂的砜亞胺類殺蟲劑氟啶蟲胺腈的請求。這一裁決是對美國食品安全中心和生物多樣性中心提起的訴訟的回應。該中心對EPA 2019年批準在超過2億英畝的土地上使用氟啶蟲胺腈的做法提出異議。EPA至少花了7年時間來完成該產品的評估,得出的結論是這種殺蟲劑對蜜蜂“很毒”。 EPA在向法院的請求中承認,其在2019年批準的這種殺蟲劑違反了《瀕危物種法》,因為它沒有對這種殺蟲劑對美國聯邦保護物種的危害進行任何評估。但是EPA并沒有將這種非法的農藥產品從市場上撤離,而是要求法院允許繼續銷售和使用該產品。 由于EPA未能評估殺蟲劑對蜜蜂的影響,因此2013年首次在大豆、棉花、草莓、南瓜和柑橘上的登記申請被上訴法院駁回。但EPA還是在2019年7月重新批準了氟啶蟲胺腈的使用。 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高級律師Stephanie Parent說:“這一重要的法律勝利強調了EPA不能忽視其評估這種危險農藥對瀕危物種危害的法律義務,在EPA履行《瀕危物種法》規定的職責期間,氟啶蟲胺腈必須下架”。 1.2 美國EPA征求對4種農藥的生物評價草案的意見 2月,EPA和國家海洋水產部(NMFS)就2份“關于4種農藥的生物學意見草案”征求意見。4種農藥中,異丙甲草胺、溴苯腈和撲滅津是防治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的除草劑,1,3-二氯丙烯(1,3-D)是一種用于播種前熏蒸劑。 經過評估這些農藥對26種聯邦政府列為瀕危和受威脅物種的影響,這些物種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鮭魚和北美鱒魚。發現,已登記使用的這些農藥不會危及所列的鮭魚和虹鱒種群或它們的關鍵棲息地。除了“沒有危險”的調查結果外,生物意見草案還描述了合理和謹慎的措施(RPMs),以保護所列物種鮭魚和虹鱒及其關鍵棲息地。 EPA和國家氣象局鼓勵公眾對RPM提出建議。 1.3 EPA提議取消五氯苯酚登記 為了支持拜登-哈里斯政府作出以證據為基礎的決定以保護人類健康的承諾,EPA正采取一項重要步驟,提議取消五氯苯酚的登記。五氯苯酚是一種耐用型木材的防腐劑,主要用于電線桿上。在完成風險評估后,EPA確定五氯苯酚對工人的健康構成重大風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EPA提議通過《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滅鼠劑法》(FIFRA)的注冊審查程序取消五氯苯酚的所有使用。這一臨時決定(PID)將在60d內接受公眾的意見。 EPA提議的行動將使美國與聯合國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保持一致,該公約禁止使用五氯苯酚。EPA與行業利益相關者合作,確定了一些可行的、更安全的替代品,如環烷酸銅和DCOIT (4,5-二氯-2-正辛基-3-異噻唑啉酮),以及成熟的木材防腐劑,如鉻酸砷和雜酚油。這項擬議中的臨時決定(PID)是EPA至少每15年進行一次的《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滅鼠劑法》(FIFRA)注冊審查程序的下一步。在考慮了關于PID的任何評論后,EPA將發布一個臨時決定,這將最終取消五氯苯酚。 1.4 美國EPA處理4種吡啶類和嘧啶類除草劑造成的生態風險 吡啶類和嘧啶類除草劑是用于農業和非農業環境中控制闊葉草、木本灌木和水生植物的除草劑。農業中用于谷物、水果、蔬菜和其他農作物田。非農業使用包括草地、工業區、路旁及其他非農用地。 3月18日,EPA發布了一項關于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氟硫草定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臨時決定草案,以應對它們可能造成的生態風險。 針對氟硫草定的臨時決定(ID)最終確定了可執行的緩解措施,以解決令人關注的噴霧飄移風險。針對二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臨時決定確定了可強制執行的緩解措施,除噴霧飄移外,還解決堆肥中潛在的殘留物問題。二氯吡啶酸和綠草定的堆肥緩解措施包括標簽語言。 除了ID之外,EPA還發布了關于氨氯吡啶酸的建議決定草案(PID),以征求公眾意見。氨氯吡啶酸的PID推薦的緩解措施類似于二氯吡啶酸ID中的緩解措施。 臨時登記審查決定要求在進行包括瀕危物種評估在內的額外評估之前為保護環境而采取必要的風險緩解措施。 1.5 美國EPA發布甲萘威和滅多威對瀕危物種影響的生物學最終評價報告 2021年3月21日,在仔細考慮了公眾對甲萘威和滅多威生物評估草案的意見后,美國EPA發布了最終的生物評估報告,報告發現這些殺蟲劑“可能對一些受威脅和瀕危物種及其特定的關鍵棲息地產生不利影響”。 由于生物學調查結果包括對所列物種的潛在不利影響,EPA將需要與?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和國家海洋漁業局進行正式磋商,進一步研究這些潛在影響,并可能提出減輕對脆弱物種影響的措施。EPA的最終生物學報告已經提交給以上各部門審查。EPA還在考慮采取更多的緩解措施,包括在與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和?國家海洋漁業管理局協商時優先考慮針對某些脆弱物種的緩解措施。 1.6 美國EPA征詢對馬拉硫磷生物學評價的意見 EPA正在就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關于馬拉硫磷注冊的生物學意見草案征求公眾意見。馬拉硫磷是一種常用來控制蚊子和水果、蔬菜、園林植物和灌木的各種害蟲的殺蟲劑。草案評估了馬拉硫磷的使用是否可能危及聯邦政府的受威脅和瀕危物種,或破壞或不利地改變它們的關鍵棲息地。 2017年1月,美國EPA發布了馬拉硫磷的生物評估,發現其對受威脅和瀕危物種及其特定的關鍵棲息地的潛在影響。因為馬拉硫磷的生物評估發現“馬拉硫磷可能會對某些受威脅和瀕危物種及其指定的關鍵棲息地產生不利影響”。EPA一直在與FWS協商,以確保馬拉硫磷的登記不太可能危及這些物種的繼續存在或不利地改變它們的關鍵棲息地。 1.7 美國將禁止在糧食作物上使用毒死蜱 2021年8月,EPA表示,將禁止在糧食作物上使用毒死蜱。因為研究顯示,該農藥可能危害兒童的健康。 EPA官員表示,EPA正在采取一項措施來保護公眾健康。停止在糧食作物上使用毒死蜱,這將有助于確保兒童、農場工人和所有人免受這種殺蟲劑的潛在危害。 據EPA稱,毒死蜱自1965年以來一直被用作農場和高爾夫球場等非農業地區的殺蟲劑。此外,EPA表示,由于國家限制、生產量減少和替代產品的開發,申請登記的毒死蜱產品數量有所下降。 1.8 EPA決定登記防治柑橘黃龍病的藥劑 在美國僅佛羅里達州,90%的柑橘種植面積受到柑橘黃龍病的影響,在10年期間累計造成17.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美國EPA在維護公眾健康和環境保護的同時,采取積極行動對付柑橘黃龍病和潰瘍病。2021年1月12日,EPA宣布2項行動,以幫助保護美國柑橘產業免受柑橘黃龍病和柑橘潰瘍病的危害。 美國EPA正在注冊涕滅威的一個原藥產品、一個補充標簽和一個制劑產品,擬用于佛羅里達州的橙子和葡萄柚。該注冊限制了該產品的銷售和分銷數量,允許佛羅里達州的10萬英畝土地在每個使用季節(11月15日至次年4月30日)進行處理,為期3個生長季節,于2023年4月30日到期。產品標簽還要求特定的使用限制,以防止產生徑流和淋溶而污染飲用水源。 其他葉面施用的化學藥劑不同于涕滅威,它們在防治亞洲柑橘木虱(ACP)方面的平均活性最多可持續4~8周,而涕滅威對ACP若蟲和成蟲的持效期分別可達10周和15周。涕滅威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對一些天然捕食性昆蟲的影響較小。 此外,EPA還在修正鏈霉素的一種原藥產品和一種制劑產品的注冊。注冊時間限制為7年,將于2028年1月12日到期。鏈霉素是一種從鏈霉細菌中提取的抗生素,將用于柑橘類作物包括橙、葡萄柚、檸檬和酸橙。鏈霉素抑制柑橘黃龍病(HLB),并有助于柑橘潰瘍病的抗性管理,因為它的作用方式不同于已注冊的其他替代品。 EPA與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以及美國農業部(USDA)合作,評估潛在的抗生素耐藥性。標簽中包含延緩抗生素、殺真菌劑和殺細菌劑耐藥性的要求。產品注冊要求提供抗性管理計劃、監測和年度銷售報告,以及目前正在實施的緩解措施,以解決潛在的抗生素耐藥性、使用者的暴露和噴霧飄移問題。 涕滅威和鏈霉素的人類健康風險評估是完整的,不存在值得關切的風險,包括對幼兒的風險。對鳥類、哺乳動物、水生生物和蜜蜂的生態風險與涕滅威的現有用途和注冊相同。橙和葡萄柚的注冊則要求提交額外的授粉者數據。 1.9 美國EPA提議將某些農藥產品的性能要求納入聯邦法典 美國EPA提議將聲稱對某些有害生物有效的產品之“產品性能數據要求”納入聯邦法典,以提高EPA審批過程的效率,并節省注冊申請人的時間和金錢。 建立“產品性能標準”將使農藥注冊申請人更容易了解必須提交給EPA的藥效數據要求,以證明他們的農藥產品如聲稱的那樣有效。EPA的擬議規則滿足了2018年《農藥注冊改進擴展法案》(PRIA 4)的要求。該提議還正式將EPA對某些無脊椎動物害蟲的“產品性能標準要求”納入《聯邦法典》(CFR)。 通過將這些要求納入到CFR中,EPA將幫助申請者確保提交的數據滿足EPA的需求和科學標準。如果提議得到最終確定,擬議的規則可以減少浪費和不必要的檢測,為提交給EPA的每個數據包節省大約17 000美元。 這個建議適用于防治3類無脊椎動物害蟲的產品:⑴ 經確認對公共衛生具有重大意義的害蟲(如蜱蟲、蚊子、蜚蠊等);⑵ 破壞木材的害蟲(如白蟻);⑶ 某些入侵的無脊椎動物物種(如亞洲長角甲蟲)。 1.10 加拿大衛生部擬限制噻蟲胺和噻蟲嗪的使用 加拿大衛生部表示,將限制噻蟲胺和噻蟲嗪的使用,這2種化學品與作為魚類和鳥類食物的水生昆蟲的死亡有關。加拿大衛生部對拜耳公司生產的噻蟲胺和先正達公司的產品噻蟲嗪進行了多年的審查,發現某些用途對這類水生昆蟲有風險。加拿大農業部限制了這2種殺蟲劑在洋蔥、生菜、藍莓和土豆作物上的部分用途。 加拿大曾于2019年對新煙堿類藥物實施限制,以保護蜜蜂。 玉米和大豆的種植者可以在額外的應用限制下繼續使用這2種產品。Kirby說,加拿大衛生部沒有對加拿大西部油菜籽種植者實施重大改變。 2 歐盟和成員國 2021年歐盟在農藥管理方面出臺的重要決定是關于草甘膦的禁用、發布不允許使用的農藥助劑清單以及傳粉昆蟲綜合風險評估計劃。 2.1 歐盟監管機構將開始對草甘膦進行審查更新評估 草甘膦是一種廣泛用于植物保護的化學品。含有草甘膦的制劑產品主要用于農業和園藝,以控制與種植作物競爭的雜草。歐盟委員會于2017年批準了草甘膦的5年使用期,即可以在歐盟使用到2022年12月15日。即在該日期之前,草甘膦可以在作物保護產品中作為活性物質,前提是每種產品都經過國家當局的安全評估授權。 這次,法國、匈牙利、荷蘭和瑞典的國家主管部門(即草甘膦評估小AGG)已經審查了尋求重新批準在歐盟市場銷售該物質的公司提交的所有證據。提交的AGG報告草稿長達11000頁。ECHA和EFSA現在將就報告草稿組織平行磋商。磋商是評估的第一步。ECHA風險評估委員會將根據《分類、標簽和包裝條例》審查草甘膦的分類。化學品的分類僅基于物質的危險特性,不考慮接觸該物質的可能性。暴露風險被視為EFSA倡導的風險評估流程的一部分。 在ECHA的2017年評估之前和之后,草甘膦歸入一個統一的分類,即造成嚴重的眼睛傷害和對水生生物具有長期毒性影響。生殖細胞的致突變性、致癌性或生殖毒性沒有分類依據。這4個成員國目前的提議預計不會改變現有的分類。 一旦ECHA采納其對草甘膦分類的意見,EFSA將完成其同行評審并公布其結論,預計在2022年底。基于這一風險評估,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更新草甘膦的分類。 2.2 歐盟發布禁用助劑產品清單 3月3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洲議會和理事會(EC)No 1107/2009號法規附件3的修正案[Regulation (EU) No. 2021/383],列出了農藥產品中不得使用的助劑成分(co-formulants)。 對含有(EC)No 1107/2009號法規附件3所列助劑成分的農藥產品已頒發授權的成員國,應盡快修改或撤銷這些授權,且不得晚于2023年3月24日。 成員國不得授權在市場上出售或使用含有(EC)No 1107/2009號法規附件3中所列助劑成分的桶混助劑。對含有(EC)No 1107/2009號法規附件3所列成分的助劑已頒發授權的成員國,應盡快修改或撤銷這些授權,且不得晚于2023年3月24日。成員國根據(EC)No 1107/2009法規第46條或根據各國的助劑授權規定給予的任何寬限期應盡可能短;產品的銷售和分銷應在第2條和第3條中規定的授權修改或撤銷之日后最遲3個月到期,產品的處置、儲存和使用則在上述授權修改或撤銷之日后9個月到期。 此項法規自其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布后的第20d起生效。此項法規應具有整體約束力,并適用于所有成員國。 2.3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提出對傳粉媒介進行綜合風險評價計劃 EFSA設計了一個蜜蜂多重脅迫因素環境風險評估的綜合框架(稱為MUST-B)。這些脅迫因素包括化學物質如農藥、生物制劑(如寄生蟲、捕食者和病害)以及食物供應、天氣條件和農業實踐等其他因素。MUST-B的目標是將多種脅迫因素整合在一個評估框架內。該框架由2部分組成:包括一個蜜蜂群體模擬模型(稱為ApisRAM)和一個監控系統,數據在兩者之間流動。這些監測數據將從一個“前哨蜂箱”網絡收集,該網絡配備了來自歐盟代表性氣候區和狀況的數字傳感器,并連接到一個數據存儲和分析平臺。雖然該框架目前是為蜜蜂開發的,但估計也將適用于大黃蜂、獨居蜂和其他傳粉昆蟲。 這一想法是為了了解農藥等脅迫因素對傳粉昆蟲和更廣泛環境的累積效應。這將有助于實現歐盟綠色協議的目標,因為減少農藥的使用和風險以及扭轉傳粉昆蟲數量的減少是分別嵌入在綠色協議的“從農場到餐桌”和“生物多樣性戰略”2項“行動召喚”。 2.4 歐盟委員會批準咖啡因作為基礎物質 法國公司PROGAREIN France SAS尋求歐盟委員會批準其產品咖啡因作為基礎物質用作甘藍、馬鈴薯和黃楊樹的殺蟲劑以及食用和非食用作物的殺軟體動物劑。 2013年3月,歐洲委員會要求EFSA提供科學援助,以評估歐洲委員會收到的有關基礎物質的申請。EFSA于2020年10月被歐盟委員會要求組織一次關于基礎物質申請的磋商。 咖啡因(1,3,7-三甲基黃嘌呤)是一種甲基黃嘌呤類的天然化合物,存在于咖啡、可可豆、茶葉、瓜拉那漿果和可樂果等植物成分中。咖啡因添加到各種食物中,如烘焙糕點、冰淇淋、糖果和可樂飲料。 咖啡因(合成或天然來源)作為基礎物質應符合歐洲藥典的規范。提議的基礎物質的化學標準仍未確定,在修訂的提案中建議保持歐洲藥典等級98.5%的純度,但建議將含量為15%的咖啡因作為基礎物質申請。目前還不清楚所建議的15%咖啡因是否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或者它應該由純度為98.5%的咖啡因配制而成。 2.5 德國政府通過關于2024年起完全禁用草甘膦的法律草案 德國內閣通過一項法律草案,德國農民將不得不逐漸減少草甘膦的使用,并從2024年起完全停止使用草甘膦,以保護昆蟲棲息地。 德國環境部長Svenja Schulze在一份聲明中說道,草甘膦的退場時刻即將到來,環境保護主義者一直為此而努力。德國農民則對這項草案表示批評,稱該項法案將迫使家庭經營農場的生存陷于危機之中,而且與農民和保護主義者之間達成的合作相比,禁令在促進生物多樣性方面的效力實在有限。 自從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15年得出結論認為草甘膦可能引起癌癥后,就引發了全球激烈的爭論。根據法律草案,某些地區將禁止使用可能損害蜜蜂的除草劑和殺蟲劑。另外,還將禁止安裝某些類型的誘集燈以減少光污染。該項立法還需獲得聯邦議院下議院和聯邦議院上議院的批準通過,他們代表了德國16個聯邦州政府的利益,這一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2.6 英國批準使用傷害蜜蜂的新煙堿類殺蟲劑 歐盟2018年頒布禁止使用煙堿類殺蟲劑的禁令,認為這類化合物對蜜蜂的神經系統有影響,但是英國作為當時歐盟的一份子和其他10個歐洲國家一起已經授權這類殺蟲劑緊急使用,以對付某種侵染甜菜的病毒。 2019年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份報告強調,自2007年以來,隨著新煙堿類殺蟲劑的引入,一些蜜蜂物種的數量出現了嚴重下降。由于四分之三的作物依賴傳粉者,這種影響對生物多樣性和糧食系統都構成了嚴重威脅。雖然甜菜是一種不開花的作物,但這些殺蟲劑的持久性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和存在通過徑流進入水體的風險。 盡管這一決議受到環保人士的批評,但是英全國農民聯盟糖業委員會主席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該病毒“對英國的甜菜作物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而該授權將對確保英國甜菜種植者繼續發展至關重要”,還和英國糖業公司一起游說政府頒布此緊急授權。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在其決定中提到了申請者“已經提交”了一項計劃,該計劃旨在開發替代的、可持續的方法而不需使用農藥便可保護作物,包括“開發抗病植物品種、提高種子萌發率的措施以及為種植者提供新的做法”。Defra稱該計劃預計未來3年將需要使用新煙堿類殺蟲劑。這意味著在2024年之前,仍然允許這類殺蟲劑在甜菜上使用。 2.7 瑞士全民公投否決化學農藥禁令 瑞士舉行全民公投,否決了化學農藥禁令。公投結果顯示,瑞士不會禁止化學農藥產品。 此外,飲用水倡議提出的不會完全禁止化學植保產品,但會阻止使用化學農藥產品的種植者申請政府補貼,也遭到大多數選民的拒絕。 化學農藥禁令呼吁在10年內禁止使用除草劑。此外,也不再進口使用化學合成農藥生產的食品。該計劃需要得到大多數選民和各州的批準。然而,近61%的公民和26個州中的25個州投票反對。這是“一個合理而務實的決定”,瑞士總統Guy Parmelin表示寬慰,他說道:“瑞士人正在確保農業的未來和國家的食品安全。農業部門現在有機會發起改革,以實現更可持續的生產”。 支持禁用化學農藥的40%選票中,大多數來自城市地區。在首都蘇黎世,近48%的選民投票支持禁用,而在日內瓦超過49%,在第三大城市和先正達的發源地巴塞爾-施塔特甚至57%的選民投了贊成票。這3個州代表了全民投票中贊成票最高的百分比。 3 拉丁美洲 3.1 阿根廷實施2,4-滴禁令并對違者實施處罰 阿根廷現正對自2019年7月24日起生效的2,4-滴丁酯和異丁酯制劑使用和銷售禁令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阿根廷國家農業食品衛生與質量服務局(Senasa)負責此項措施的執行以及對進口、制造和分裝此類除草劑的個人和單位進行處罰。 Senasa在做出上述禁令時解釋說:“這些制劑在國內各地區被大量使用,而其使用可能會損害農業、林業或其他作物。”對于不遵守規定的情況,Senasa可視其對公共健康或環境的風險程度,采取沒收、暫停或其他處罰措施。 3.2 阿根廷禁止使用基于乙基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殺蟲劑 阿根廷Senasa從2023年起禁止使用以乙基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為有效成分的植物保護產品。這是根據2021年8月4日在《官方公報》上發表的第414/2021號決議確立的。從第414/2021號決議生效之日起455 d內禁止銷售和使用。之后,含有乙基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活性成分和植物保護產品的登記將自動從Senasa的登記數據庫刪除。 同樣,Senasa的決定還包括降低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毒死蜱處理過的食品中所含的最大殘留限量水平(MRLs)。從本決議生效之日起575d后,對進口或本地生產供國內消費的所有農產品和副產品,規定乙基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最大允許限量定為0.01mg/kg。 3.3 巴西南部將實施激素類除草劑新法規 巴西最大的大豆和玉米生產區,即東南部南里奧格蘭德州宣布,已將實施2項規范性指令(INs)的期限延長至2022年5月31日。這2項指令是為防止激素類除草劑的施用產生飄移問題。其中以施用除草劑2,4-滴后的飄移問題最為常見。大豆上施用的2,4-滴向鄰近作物如葡萄、橄欖樹、山核桃和蔬菜飄移,造成這些作物產生藥害。 自2022年6月1日起,南里奧格蘭德州的所有473個市都必須遵守IN 06和IN 09制定的規則,而這2個規則本應自2019年起生效。IN 06/2019還規定了激素類農藥產品施用者的登記規則,以及農村生產者提供有關產品在其作物上使用的信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IN 09/2019還對在南里奧格蘭德州定向銷售激素類除草劑作出了規定。 目前,24個重點城市必須遵守施用者的登記和產品的定向銷售,因為這些城市出現了多種經濟作物施用后產品飄移的情況。其中葡萄生產實體報告損失超過30%。 3.4 巴西為農藥注冊制定新規則 巴西政府10月8日公布的第10.833號法令(Decree No. 10.833),修訂了農用化學品生產、研究、登記、使用、進口和出口的規則。巴西政府稱,“這些修改是必要的,以更新過時的立法,因為該部門的實際和技術進步以及科學進步”。 新的法令對負責控制和管理農藥的機構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研究所(Ibama)以及農業、牲畜和供應部(MAPA)的責任進行了協調。更新后的規則允許在同一注冊號碼上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稱。它的目的是減少同一申請人要求注冊具有特定規格的產品的數量。還將修改仿制產品的注冊標準,減少在處理含有已注冊的活性成分的產品時對藥效進行證明的研究需要。提交環境和毒理學研究仍然是強制性的。 新規則擬促進由教育、推廣和研究公司或實體或經認可的實體對已注冊活性成分進行的研究和試驗活動。進行這些活動不需要事先獲得登記試驗許可證(RET)。但是,在涉及在水環境或原始森林中使用的產品研究項目中,仍需要申請RET。 GHS已于2019年被Anvisa采納,而此次新的法令才開始要求采納了化學品全球統一分類和標簽系統(GHS)的定義進行毒性分類以及標簽中健康危害的標識。 3.5 秘魯禁止三氯殺螨醇農藥的登記、進口、加工和使用 秘魯農業發展與灌溉部(MIDAGRI)禁止對含三氯殺螨醇有效成分的農藥制劑進行登記、進口、本地制劑加工、分銷、銷售和使用。三氯殺螨醇是一種有機氯農藥,被《斯德哥爾摩公約》視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秘魯政府表示,“三氯殺螨醇在環境中存留時間久,對哺乳動物具有中等毒性,對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和藻類具有極強的毒性。它還具有生物蓄積性,可積聚在人體脂肪組織中,并可以通過空氣和水進行長距離傳播。” 秘魯于2001年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公約》,并于2005年正式履行該公約。因此,迄今為止,秘魯尚未登記含有三氯殺螨醇有效成分的商業制劑,也沒有該農藥的登記申請。但是,發布這項決定是預防性的,考慮到申請者可能隨時提交這類申請書,為此必須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護人類健康和保護環境。 4 亞 洲 4.1 越南發布新禁用有效成分清單 2021年11月29日,越南植保局(PPD)緊急發布了一條新法規草案。一些對人類健康、家畜、生態系統和環境毒性較大的有效成分,將在2022-2023年逐步移出允許使用的農藥清單。 以下為擬禁用的農藥名單以及禁用時間:殺蟲劑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將于2022年第二季度禁用;甲萘威、硫雙威將于2023第四季度禁用。殺菌劑百菌清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禁用,代森錳鋅、代森鋅、代森錳、福美鋅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禁用,丙森鋅將于2023第四季度禁用。除草劑莠去津、乙草胺將于2023年第二季度禁用。抗生素類,包括紅霉素、硫酸慶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氧四環素、鏈霉素、四霉素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禁用。 4.2 斯里蘭卡解除農用化學品進口禁令 11月,斯里蘭卡政府宣布,由于農民抗議蔬菜和大米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該國于當日正式解除對農用化學品的進口禁令。斯里蘭卡農業部長馬欣達南達·阿盧特加馬蓋說:“考慮到農民的訴求,并為確保糧食安全,政府決定解除農用化學品進口禁令。農用化學品進口禁令的解除,標志著斯里蘭卡全面有機農業的改革只維持了短短6個月。”不過,據斯里蘭卡農業部稱,該國目前僅允許私營企業恢復進口,且進口補貼不予恢復,因此進口價格短期內依然較高。 2021年4月26日起,斯里蘭卡正式禁止進口化肥、殺蟲劑、除草劑和殺菌劑,以期成為全球首個完全實現有機農業的國家。但斯里蘭卡政府先前承諾向農民提供有機肥料等化肥替代品沒能兌現,肥料和農藥使用不足,導致斯里蘭卡大片農田拋荒,蔬菜、大米產量隨之下降,價格持續攀升,引發農民大規模抗議。10月,由于有機肥料不足,茶葉品質和產量雙雙下降。而茶葉又是斯里蘭卡創匯商品,政府不得已恢復了部分用于茶葉栽培的化學肥料的進口。在農藥方面,斯里蘭卡政府宣布全面解除此前對草甘膦等除草劑的禁令。 4.3 緬甸農藥登記要求新變化 12月,緬甸農業部新上任局長,對農藥登記要求做出了重大調整。這些調整主要包括:⑴ 開始線上提交登記申請,13個部門協同,流程更加規范;⑵ 要求提交GLP報告;⑶ 要求在提交登記資料后繳清全部費用;⑷ 資料不規范或者產品檢測不合格的需要重新提交資料、樣品、標準品、色譜柱和全部登記費用;⑸ 新有效成分登記要求更加嚴格;⑹ 增加田間試驗費用。 此外,還對吡蟲啉使用進行了調整。2021年10月22日緬甸農業部開展了第34屆農藥登記會議,對吡蟲啉的使用做出了調整。自2022年5月1日起,吡蟲啉不再以葉面噴霧(foliar spray)的方式登記使用,只能用作拌種子處理。之前已經完成登記的葉面使用也被撤銷。 4.4 印度農業和農民福利部頒布新的肥料管制令監管生物刺激劑 農業和農民福利部于2021年2月23日頒布了《肥料(無機、有機或混合)(管制)修訂令》(2021),進一步修訂了《肥料(無機、有機或混合)(管制)令》(1985)。 任何新的生物刺激劑產品必須包括在管制令的附表VI內。任何人不得制造或進口任何該附表VI以外的生物刺激劑產品。為此,需要提供以下信息:⑴ 產品化學;⑵ 生物效果;⑶ 毒性;⑷ 重金屬含量;⑸ 產品分析。 生物刺激劑須歸入下述類別之一,即:⑴ 植物提取物,包括海藻提取物;⑵ 生物化學產品;⑶ 蛋白質和氨基酸水解物;⑷ 維生素;⑸ 無活體微生物細胞的微生物代謝產物;⑹ 抗氧化劑;⑺ 抗蒸騰劑(antiperspirants);⑻ 腐殖酸和黃腐酸及其衍生物。 如果產品已經在印度市場上銷售,制造商/進口商必須首先獲得臨時證書,才能繼續在市場上銷售,有效期為2年,并要求在2021年8月23日之前向邦農業部提出申請。在這2年中,必須進行測試以獲得上面要求的詳細數據以便獲得正式登記。 4.5 中國 2021年1月29日起停止供應國內使用2,4-滴丁酯產品的生產。2021年1月28日,最后一個可以供應國內使用的2,4-滴丁酯產品,即50%乙·莠·滴丁酯懸乳劑登記證PD20160077有效期滿并不再獲得續展。這表明,自2021年1月29日起,我國全面停止供應國內的2,4-滴丁酯產品生產;自2023年1月29日起,我國將全面停止國內2,4-滴丁酯產品的經營和使用(按照產品有效期2年計算)。同時也意味著,凡是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標稱2021年1月29日及以后生產的2,4-滴丁酯產品,均應認定為假農藥。 截至2021年1月29日,仍然有28個專供出口(不得在國內銷售)的2,4-滴丁酯產品登記證處于有效狀態,其中原藥6個,制劑21個,涉及6家生產企業。 此外,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召開會議,明確分批淘汰現存10種高毒農藥。6月11日,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七部門聯合召開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3年行動部署啟動視頻會議。會議明確分期分批淘汰現存的10種高毒農藥,特別是對蔬菜上殘留檢出較多的高毒農藥率先淘汰。分期分批淘汰現存的10種高毒農藥分別是甲拌磷、水胺硫磷、氧樂果、克百威、滅多威、滅線磷、甲基異柳磷、涕滅威、氯化苦、磷化鋁。第一批淘汰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滅線磷4種高毒農藥的意見已經發布并征求公眾意見。通知指出,自2022年3月1日起,發證機關撤銷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滅線磷原藥及制劑產品的登記和生產許可,禁止生產。自2024年3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使用。 《“十四五”全國農藥發展規劃》提出了大力發展生物農藥,針對中西部生態要求和產業現狀,重點培育一批生物農藥優勢企業和綠色農藥制劑加工企業。 5 其 他 5.1 2021年1月起烏克蘭將調整農產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最大殘留限量 經烏克蘭衛生部指令草案《關于批準農產品和食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允許最高限量及修訂農藥和農藥安全使用衛生標準和條例》批準,農產品和食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殘留最大允許含量水平(MRL)將限定為0.01mg/L。按計劃簽署手續后,該指令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烏克蘭做出這一決議的原因是歐盟國家提高了各類農產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殘留限量的標準,且歐盟該標準從2020年11月13日就開始實施。 歐盟作為烏克蘭農產品的主要市場之一,烏克蘭向歐盟國家出口的農產品份額約占25%~30%。因此,協調國內監管文件與歐盟指令的關系,是為了將貿易風險降至最低、確保農產品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它還關乎消費者的健康。從烏克蘭出口的角度來看,超出農藥殘留限量的問題主要是油籽(向日葵、大豆、油菜籽)和植物油(因為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是脂溶性的)方面。此外,谷物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毒死蜱用于谷物倉儲)。 根據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部的國家農藥和農用化學品登記名單,目前在烏克蘭登記的含有毒死蜱和/或甲基毒死蜱的產品約有40個。含有這兩種活性成分的農藥產品用于谷物、油籽和蔬菜作物生產。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烏克蘭約有300萬公頃農田使用了含有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農藥產品。 5.2 事先通知同意(PIC)對4種農藥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 《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化學品審查委員會第17次會議(CRC17)于2021年9月14至24日以視頻會方式在線上召開。 會議主要審議了特丁硫磷、異菌脲、硫雙威、殺撲磷4種農藥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一是會議審議通過了特丁硫磷、異菌脲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特丁硫磷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由加拿大和莫桑比克提交,異菌脲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由歐盟和莫桑比克提交,會議審議認為以上最后管制行動通知符合公約附件2的要求,會議決定在閉會期間起草以上2個農藥的決定指導文件并提請下次會議審議。二是硫雙威、殺撲磷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存在爭議,將在下次會議上繼續審議。硫雙威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由歐盟和莫桑比克提交,會議審議認為,歐盟的出口通知符合公約附件2要求,一些委員和觀察員認為,莫桑比克的最后管制行動沒有提供風險評估信息,也沒有其他國家風險評估的任何橋接信息,因此莫桑比克提交的硫雙威最后管制行動通知不符合公約附件2的要求。殺撲磷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由烏拉圭和莫桑比克提交,委員們對以上2個國家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均存在爭議。因此,會議決定在閉會期間成立相關的技術接觸組,并在下次會議上繼續討論的硫雙威、殺撲磷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三是原計劃在本次會議討論的甲基對硫磷、甲萘威、毒蟲畏3種農藥的最后管制行動通知,因為時間原因沒來得及討論,推遲到下次會議討論。 中方代表在會上多次發言,認為莫桑比克提交的幾個最后管制行動通知沒有提交充分的風險評估信息,不符合公約附件2的相關標準。中方還表示,希望對于委員們和觀察員們爭議的技術問題,能夠在會議報告中體現出來,并本著謹慎的態度進一步討論。 來源:《世界農藥》202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