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那么多年葡萄,你真的懂施肥吗?这10个坑不能踩
葡萄的生長離不開肥料,年年都需要施肥料,肥料的施用直接影響了葡萄的生長狀況。可是每年都有果農朋友踩了施肥的坑卻絲毫沒有察覺。這十個常見的施肥誤區,你踩了幾個?今天記住它,千萬不要再踩這些坑了!
短期內葡萄施用底肥后與沒有施用的區別不大。但是,經過一兩年后,同等掛果量的情況下,施用了底肥的葡萄植株葉片衰老速度會相對減慢,葉片保留時間就會相對延長,光合作用的持續為來年開花掛果提供了保障。不少果農反映,掛果后期葉子掉得快,這便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開溝施用底肥的過程中,間接性的對樹進行了中耕松土,有助于增加土壤通透性。底肥中主要成分是有機肥,有助于改良土壤結構。底肥有機無機結合能夠緩慢釋放養分,持續性的供給葡萄前期生長所需養分。
兩次施用底肥帶來最直接的弊處即是經濟投入的增加,且對葡萄根系傷害較大。傳統施底肥觀念認為,斬斷老根生新根。事實上,被斬斷的主根是極難恢復的,須根較容易恢復,所以大家在開溝時注意保護主根。其次,施底肥最主要的目的是補充大量粗纖維有機質,一年一次足矣,不需要多次。
施底肥開溝并非越深越好,葡萄根系大量分布能到達40cm的都很少,更多的是分布在20-30cm之間,特別是在噴灌體系下,根系上浮現象更是嚴重。開溝不宜過深,以免降低了有機肥的肥效。
底肥應考慮促進結果枝老熟,結果枝很粗壯,但是萌芽后花很小,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結果枝老熟程度不夠。所以,葡萄底肥在無機化肥的選擇上也很重要,并非平衡的是最好的,在這方面還是主要考慮促進結果枝老熟以及促進根系恢復為主。
鐵元素是葡萄樹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但也要針對葡萄樹的具體情況進行補充。有時候葡萄樹的葉子不夠綠,甚至不夠純粹,葉面夾雜著黃色,種植者就斷定是缺鐵,不顧一切施鐵肥。其實碰到這種癥狀不一定是缺鐵的緣故,如果就此斷定,可能會導致樹的黃化范圍更廣。所以一定要檢查清楚,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因為土壤的問題,可能是天氣原因或者澆水過多導致土壤濕冷,此時用鐵肥,只會加劇癥狀。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大棚葡萄中,所以,如同上面方法一樣,及時翻土,給突然松松氣,也讓根系透透氣,并且要勤加放風,使大棚內的空氣流通,同時,葉面的營養也要補充。
關于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的危害,果兒說了好幾次了,大家要切記切記切記!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危害巨大,其帶來的污染比化肥帶來的還要嚴重!輕則會引起燒根、燒苗,重則會導致作物死亡!
肥料在土壤里能移動的距離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施肥比較集中時,只有部分根系在吸收營養。根系吸收營養主要靠毛細根在吸收,而離主干過近的地方,毛細根分布很少,大多是比較粗的根系,這些根主要是運輸從毛細根吸收來的營養和水分,沒有吸收功能。
施肥集中,容易造成肥料在局部濃度過高,造成燒根現象。離樹干過近施肥時,不但吸收利用率低,極易造成較粗根系燒壞,對樹生長影響巨大。
葡萄樹從發芽到開花前,65%的營養來自于上年樹體的儲存,此時樹表現黃化,主要是上年樹體營養積累不足所致。原因如下:
(1)上一年產量高,采收晚,營養積累不足;
(2)上一年后期霜霉病致葉片早落;
(3)上一年后期氮肥多,落葉時枝條不能正常成熟;
(4)上一年后期土壤水分過大致漚根或施肥量過大燒根導致的根系大量死亡;
(5)基肥施得過晚或春天開溝施肥,根系大量受損。
所有這些原因,基本都和根系少而弱有關,早春氣溫升高快,地溫上升慢,如果選擇大量施用化肥和澆水,就會導致土壤溫度更低,根系吸收能力更差,再加上根系本身就少弱,就會出現越是澆水施肥越不長的現象。
有的種植戶覺得葡萄樹生長緩慢就是營養不足,就拼命地施肥。殊不知很多葡萄樹不見長,新梢難以長出,主要是土壤水分過大或者土壤板結不透氣,根系呼吸困難,吸收能力低或者根系少、弱。這時施肥導致土壤水分更大,透氣性更差。施肥量過大時,很容易導致葡萄燒根。
這種情況首先要解決的是土壤通透性和根系呼吸活力問題,松土,排濕才是有效措施。非常贊同有位老師說的“根系是發動機”的說法。
磷元素過量時,會影響鋅、鐵、硼、錳的吸收。過量的磷,同時會使離子態的鈣、鎂固化,吸收減少。而葡萄對鈣、鎂的吸收量要遠遠大于磷的吸收量。這一點大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