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植保站等单位发布近期菜青虫、小菜蛾防治技术意见
據近期各地蟲情調查,在田十字花科蔬菜害蟲主要有菜青蟲、小菜蛾,預計二代菜青蟲中等發生,局部偏重;三代小菜蛾偏輕至中等發生。各地要做好蟲情監測,加強防治技術指導,科學控制“二蟲”危害,確保蔬菜穩產保供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1 發生情況
1.1 菜青蟲
近期處于蟲卵量激增期。通州5月5日甘藍百株卵量550粒,百株蟲量100頭,5月10日百株卵量上升3,075粒,與上年同比卵量增加60.5%。東臺甘藍百株卵2,340粒,同比增66.7%;銅山甘藍百株卵796粒,同比增39.8%;張家港甘藍百株卵30粒,同比減92%,蟲12頭,同比減50%;高淳、常熟、如皋、亭湖、射陽等地調查甘藍和小青菜,二代菜青蟲蟲卵量與上年相當或略低于上年同期。
1.2 小菜蛾
東臺調查甘藍百株卵360粒,同比增262%;百株蟲量97頭,同比減36%;如皋甘藍百株蟲38頭,同比增10%;通州甘藍百株蟲量65頭,同比減69.2%;常熟、亭湖、射陽、銅山等地調查甘藍和小青菜,三代小菜蛾蟲卵量與上年相當或略低于上年同期。
近期各地仍處于菜青蟲、小菜蛾成蟲交配產卵盛期,預計田間蟲卵量還將進一步上升;在田十字花科蔬菜大多處于旺盛生長期,長勢嫩綠,食料條件好,有利于菜青蟲、小菜蛾的發生危害。預計二代菜青蟲中等發生,局部偏重;三代小菜蛾偏輕至中等發生。
2 防治意見
2.1 理化誘控措施
2.1.1 燈光誘殺
殺蟲燈對小菜蛾、夜蛾類害蟲和地下害蟲小地老虎、金龜子等具有較好的誘殺效果,有條件地區掌握在成蟲盛發期應用殺蟲燈誘殺成蟲。
2.1.2 防蟲網阻隔
通過覆蓋防蟲網阻隔小菜蛾和菜青蟲產卵保護十字花科蔬菜不受危害。
2.1.3 性誘殺和性迷向
每畝田懸掛一個小菜蛾性誘捕器誘殺小菜蛾成蟲。每畝田使用30~40根小菜蛾性迷向絲干擾雌雄蟲交配減少落卵量。推薦使用集成燈誘、性誘和色誘“三誘”于一體的“昆蟲信息素光源誘捕器”誘殺小菜蛾成蟲。
2.2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農藥防治。畝用100億孢子/升短穩桿菌懸浮劑50~100毫升,或60克/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0~33毫升,或0.3%苦參堿水劑166~200毫升,或0.4%蛇床子素乳油80~120毫升,或16000IU/毫克蘇云金桿菌100克,或200億PIB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病毒3克、或0.3%印楝素乳油60~90毫升,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
2.3 化學防治
2.3.1 防治時間
于害蟲卵孵高峰至低齡幼蟲盛期(3齡前)防治,根據殘留蟲量,間隔5~7天再用藥一次。可視田間蟲情及距蔬菜收獲時間長短確定用藥次數。
2.3.2 防治藥劑
畝用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55毫升,或15%茚蟲威懸浮劑10~18毫升,或10%蟲螨腈懸浮劑33.3~50克等,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
2.3.3 注意事項
不使用中等毒以上的農藥;按照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使用農藥;注意藥劑的輪換使用。
來源: 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江蘇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綠色防控創新團隊、江蘇省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