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劣种、假冒注册商标,2起假种子案曝光!

作者:光明日报等 2024/7/29 8:32:04
近日,2起假种子案曝光,引起市场关注。某种子门店销售质量不达标、标签内容不符规定的劣种子,被罚10500元、没收违法所得和该批玉米种子。还有犯罪嫌疑人眼红别人的生意,给其他玉米种子,穿上了别人的“外衣”。冒牌玉米种子的质量,甚至不比他人的品牌玉米种子差,最终被判有罪。A 新乡市某农技服务部经营劣种子案日前,河南发布2024年上半年农资质量执法典型案例,一起劣种子案被曝光。根据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部署,
近日,2起假種子案曝光,引起市場關注。
某種子門店銷售質量不達標、標簽內容不符規定的劣種子,被罰10500元、沒收違法所得和該批玉米種子。
還有犯罪嫌疑人眼紅別人的生意,給其他玉米種子,穿上了別人的“外衣”。冒牌玉米種子的質量,甚至不比他人的品牌玉米種子差,最終被判有罪。
圖片

A 新鄉市某農技服務部經營劣種子案
日前,河南發布2024年上半年農資質量執法典型案例,一起劣種子案被曝光。根據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部署,2024年4月8日,新鄉市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依法對新鄉市某農技服務部進行檢查。
經現場查看,當事人銷售的品種名稱為“登海W365”的玉米種子,標簽標注凈含量為4200粒,標注質量指標:純度96%、發芽率92%,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純度97%、發芽率93%);該玉米種子包裝噴印有“國審玉20220260”字樣,種子標簽內容不符合規定。
經查,當事人共購進“登海W365”玉米種子60袋,銷售19袋,售價為50元/袋,貨值共計3000元,違法所得950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2024年5月11日,新鄉市農業農村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500元、沒收34袋“登海W365”玉米種子、沒收違法所得95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B 公主嶺市破獲一起種業領域的假冒注冊商標案
2023年2月,吉林省公主嶺市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市場上有冒牌的玉米種子在銷售。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破獲了一起全鏈條套包種子的案件。
公主嶺市是玉米主產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每到春耕時節,百姓們會采購優質的玉米種子,播種、施肥,期待著好收成。在當地,有一種玉米種子很受歡迎。河南某公司銷售的品牌玉米種子,看到熱銷玉米種子的品牌,有人偷偷打起了歪主意。
2023年,當地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市場上有人拿其他品牌的玉米種子,冒充河南這家公司銷售的品牌玉米種子,公安干警深入此案,順藤摸瓜打掉了這個組織嚴密、全鏈條制假售假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羅某:就是說公安機關介入了。完了之后,我立馬通知那邊制止了,別包了。
檢察官:這個羅某,他是一個組織者,去進購這個種子的里面裝的這個玉米種子,同時又找到了一個平面設計者,去設計和河南謀種子公司注冊商標相近的一個商標,去生產包衣這個種子,給郭某等人進行進一步銷售,最終流入到老百姓的手里,侵犯了河南某種子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這是我們司法機關嚴厲打擊的。
涉案的種子,是否屬于以次充好?檢察官引導公安干警對種子的偽劣程度進行鑒定。據鑒定,犯罪嫌疑人所購買的玉米種子的質量,不比河南這家公司銷售的品牌玉米種子質量差,甚至在某些指標上要略優于對方。
河南公司銷售的品牌玉米種子在公主嶺地區的廣告包裝更好,老百姓更了解,所以銷售量很高,犯罪嫌疑人羅某眼紅別人的生意。所以他給自己更優質的玉米種子,穿上了別人的外衣,到頭來,自己賠了種子,又犯了法,真是得不償失。
2023年7月,吉林省公主嶺市人民檢察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偽造公司印章罪將羅某等十二名被告人先后提起公訴,法院對所有被告人均作出有罪判決。


來源:光明日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