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我國農資質量總體有保障,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等主要農資產品抽檢合格率都在98%以上,但種子套牌侵權、農藥違法添加、肥料養分不足、農膜以次充好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麥爾丹·木蓋提:制假售假,花樣翻新,現在平臺經濟、直播經濟快速發展,主體多,渠道多,監管難度很大,那些制假售假的小廠家、黑窩點,生產成本都很低,只要賣出去就能夠賺錢。
農業農村部表示,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將全覆蓋排查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盯緊城鄉接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等關鍵區域,盯住以往發現問題多、群眾投訴舉報多的生產經營企業,重點檢查生產經營資質有沒有、進貨查驗制度建沒建、產品購銷記錄全不全等情況,針對性查處種子化肥農藥生產流通環節存在的問題。

同時,推進農資打假下鄉進村入戶,利用農村大集市、廣播大喇叭、手機微信群等,及時推送農資選購知識,對夸大農資使用效果、走村串戶流竄推銷的“農資忽悠團”將深化整治。

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那么如何識別假冒偽劣農資呢?記者梳理了幾種簡易快速識別假冒偽劣農資的方法,希望能幫助農民朋友們避“坑”,做好春耕生產。
購買種子要“四看”:
一看種子的包裝是否規范,標簽是否完整,包裝袋上是否標注了種子類別、品種名稱等。
二看種子的大小、色澤等性狀來判斷種子的純度。
三看種子的保存質量,如有霉變、蟲蛀、顏色變暗,說明種子可能已變質,發芽率不會太高。
四要掃描標簽二維碼,看是否顯示品種名稱、生產經營者名稱等信息,是否與包裝袋上標注的一致。
購買化肥要“三看”:

一看包裝,凡是包裝袋材質差,易破損的,可能就有產品質量問題。
二看標識,產品名稱、等級、養分名稱等信息是否用規范漢字標明。
三看實物,從粒度上,氮肥和鉀肥多為結晶體;磷肥多為顆粒狀;復合肥料外觀為圓顆粒狀,不易吸濕和結塊。從顏色上,氮肥大多為白色,鉀肥為白色或紅色,磷肥多為褐色。
購買農藥要“兩看、一對比、一掃描”:

兩看分別指看外觀和看標簽。如果液體農藥出現渾濁、分層或有沉淀物、絮狀物,懸浮劑有嚴重結塊,粉狀農藥出現成團結塊、捏捻成團,說明農藥質量可能有問題。標簽上沒有“三證”,即農藥生產許可證、農藥標準、農藥登記證,或三證不全都是不合格農藥。
一對比是指對比產品價格,一般情況下,不要購買價格與同類產品存在很大差異的農藥。
一掃描是指用手機掃描包裝標簽二維碼,每一個農藥外包裝上都對應唯一一個二維碼。通過掃描能夠查詢到農藥名稱等信息,可以判斷農藥真假。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