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2024生命科学创新大会在沪举办

作者:拜耳作物科学中国 2024/8/22 8:49:34
8月5日,拜耳中国携手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在沪举办2024生命科学创新大会。大会以″创新无界,聚力共生″为核心议题,聚焦农业科技、精准诊疗、自我健康管理三大主题,探讨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创新与发展趋势。其中,农业科技主题环节围绕″生物育种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助力建设农业强国″展开分享与讨论。当前,农业科技正成为推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作物产量和质量,也

8月5日,拜耳中國攜手新華社上海分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上??偛吭跍e辦2024生命科學創新大會。大會以″創新無界,聚力共生″為核心議題,聚焦農業科技、精準診療、自我健康管理三大主題,探討生命科學領域前沿創新與發展趨勢。其中,農業科技主題環節圍繞″生物育種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助力建設農業強國″展開分享與討論。


當前,農業科技正成為推動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科技創新不僅提升了作物產量和質量,也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擴面提速?!?/font>


據介紹,生物育種技術在提升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適應氣候變化以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基于基因編輯、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的生物育種是農業領域的前沿創新。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國際交流與合作是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以辣椒為例,我國大量進口高辣度的辣椒,再通過先進的加工制造技術將其做成警用噴霧等設備出口海外市場,利用國內的綜合優勢把農產品通過科技賦能變成新產品,也惠及更多人群,″在一個開放的體系里面,能讓所有的人都變得更好。″


目前,拜耳已在國內落地了多家耘遠農場,開展″再生農業″的實踐。在當天與拜耳上海耘遠農場的視頻連線中,拜耳作物科學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當地農場種植的″直播稻″無需育秧、插秧,具有兼顧節水、改善土壤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優勢,在降低農業成本投入的同時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志興,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云碧,以及拜耳作物科學開放創新與戰略合作總監徐航以及新華社上海分社高級記者張建松,聚焦″生物育種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助力建設農業強國″主題開展熱議,集中闡述了生物育種的必要性,以及開展國際科研合作的重要性。


QQ20240821-104429.png


徐云碧研究員表示,培育新的作物品種有助于增強作物的適應性,包括抗病、抗蟲、抗除草劑等,從而節約成本、提升產量。


王志興研究員提到,我國在生物育種領域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并擁有一系列法律體系、安全防護條例、管理辦法等措施保證其安全性。


徐航表示,拜耳作物科學致力于通過先進的育種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為農戶提供高產量、高質量的作物品種,助力再生農業發展。


″中國農業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會議期間,拜耳中國公共與政府事務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高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只有通過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才能克服當前面臨的挑戰,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font>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