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流村:党政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總編走基層##社旗正振興#
橋頭鎮小河流村地處社旗縣西部,與宛城區接壤,先后榮獲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建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十星人民調解委員會”、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小河流村以建設“活力小河流、富裕小河流、美麗小河流、平安小河流、幸福小河流”為目標,高標準謀劃、高質量落實、高效率推進,迅速掀起“五星”支部創建熱潮,吹響創星爭優“沖鋒號”,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振興之歌。
(一)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河流村黨支部堅持“規劃先行”,立足村情和產業基礎,構建了“兩區一帶”產業發展布局。引進河南全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入駐小河流村,流轉土地2600畝,建成高效特色蔬菜種植區,帶動800多名群眾人均增收2000余元;成立家鄉發展促進會,動員在外人才返鄉創業牽線搭橋,引進歐凱盛電子、萬盈堂艾制品精深加工等8家企業入駐小河流村小微企業集聚區,爭取萬德隆、牧原等企業援建資金400萬元,建成標準化車間2棟,120戶群眾實現在家興業;整合集體用地1700畝,鼓勵群眾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形成了林下經濟發展帶,村集體年收入40余萬元。
(二)大力實施鄉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
奏鄉村整治交響曲,唱生態宜居主題歌。小河流村黨支部積極謀劃申報自然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實現全村所有主要干道硬化亮化,水沖式廁所、天燃氣、雨污分流管道全覆蓋。動員黨員、網格員、公益崗等帶頭打造“五美庭院”,開展“四園建設”,以自然村為單位,每月評選10戶示范戶進行掛牌授獎,促使群眾從“站著看”到“點個贊”再到“一起干”,村內不斷打造出一處處“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游園”等實用又美觀的鄉村微景觀。
(三)辦好為民實事,建設幸福小河流。
小河流村以黨員聯戶為抓手,廣泛收集群眾“急難愁盼”痛點難點,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解決問題61件,切實將群眾的“問題清單”變為黨員“實事”清單。協調資金360萬元建起了文化廣場和幸福大院,對照“五有五中心”建設標準,提升黨群服務中心功能,依托黨員、網格員、志愿者服務隊,打造30分鐘便民服務圈,高效開展便民服務。動員“五老”群體加入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五會”組織,創辦文化合作社,每年給予1萬元活動經費,支持各基層組織發揮移風易俗作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變以往村黨支部單打獨斗向“共治共享”轉變。“鄉村光榮榜”、“星級文明戶”,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常態化開展,評選模范人物300余名,各類文藝活動30余場。白墻、涼亭、廣場隨處可見“移風易俗”故事標語,潛移默化教育群眾,倡樹文明新風,越來越多的小河流人在家鄉找到了歸屬感,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幸福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社旗縣橋頭鎮小河流村支部書記張建青說道:建立村史館,主要目的就是給村民提供一個可以回憶學習的地方,村史館內設有圖書館,便民服務中心,會議廳等等,為村民提供多方便利。小河流村一年的村集體收入可達四到五十萬,“錢多,就方便為村民辦更多的事”張建青說道,包括村內垃圾處理,道路建設,文藝演出等都可以得到大力發展,小河流村的發展,正是順應了鄉村振興政策的引導,村民有力量,鄉村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