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农媒走基层 】 四季出菇的“魔法大棚”:探寻百菌园的产业升级密码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内容团队 2025/4/9 9:03:02
你知道种植香菇从菌棒的制作到采摘,这个周期有多久吗?6—8个月!菌棒制作与灭菌15—20天,接种与发菌期60—80天,转色与催蕾20—30天,出菇管理3—4个月,总产量还受季节的限制。若是有一个“魔法大棚”,可以四季出菇就好了。四季出菇的技术升级西峡政府人员介绍,还真有这样的大棚——西峡双龙镇河南伏牛山百菌园菇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菌园”)的现代工厂化种植,就可以缩短香菇的种植周期至

你知道種植香菇從菌棒的制作到采摘,這個周期有多久嗎?

6—8個月!

菌棒制作與滅菌15—20天,接種與發菌期60—80天,轉色與催蕾20—30天,出菇管理3—4個月,總產量還受季節的限制。

若是有一個“魔法大棚”,可以四季出菇就好了。

四季出菇的技術升級

 西峽政府人員介紹,還真有這樣的大棚——西峽雙龍鎮河南伏牛山百菌園菇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菌園”)的現代工廠化種植,就可以縮短香菇的種植周期至3—4個月。

圖片 1.jpg

據介紹,智能化大棚技術升級路徑大致是:

  • 菌棒工廠化生產,菌棒成品率超95%;

  • 智能發菌管理,恒溫恒濕環境加速菌絲生長,較傳統模式縮短20天;

  • 四季出菇調控,利用數字溫控系統實現連續出菇,每棒可采4—5茬,年產量提高3倍。

圖片 2.jpg

百菌園建成標準化種植大棚2萬平方米,能容納80萬袋菌棒,正在建設數字化控溫控濕香菇基地2個,可實現四季不間斷出菇。

“香菇+”的多樣化種植路徑

走進,我們看到了和其他地方整齊劃一的香菇種植不同,這里不僅僅有香菇,還有經濟價值更高的羊肚菌、竹蓀、猴頭菇、松茸、金耳、繡球菌、茯苓等產品。

圖片 3.jpg

圖片 4.jpg

“香菇在全國都是成熟的種植品種,我們保持好香菇優勢的同時,引進多種菌類種植,目前引進品種近30個。譬如松茸,雖然松茸投入成本是香菇的5倍,但是松茸價格是香菇的十倍多;再說猴頭菇,猴頭菇的生產周期僅45天,遠遠低于香菇……這些都比香菇效益高,市場缺口大。”百菌園董事長王慶來介紹。

百菌園未來要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連鎖發展,從技術、品種到轉化,搭建供應鏈,開發其他菌類。

有效的“5+3+5”利益聯結模式

 依托產業優勢,創新實施了“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監事組+銀行+保險”以及“投資托管+自主創業+轉移就業+技能培訓+電商銷售”的“5+3+5”利益聯結模式,就地返聘長期務工人員65人,流轉村組土地70畝,群眾人均分紅1400元,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5萬元。

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種植戶,分別實行投資托管、投資共管、電商創業培訓等多種措施,帶動周邊鄉鎮1000余戶群眾走上了產業就業之路。  

圖片 5.jpg圖片 6.jpg 

依托加工基礎,創新產品研發

依托現有食用菌加工基礎,創新產品研發,利用真空低溫脆化技術,將香菇加工成即食性休閑零食;

結合古法釀造技術,推出香菇醬油,年產量500噸,創利600余萬元;

利用傳統手工工藝,將香菇粉添加到腐竹制作流程,形成風味獨特的香菇腐竹,年產值達8000萬;

研發投產以香菇菌類為主原料提取I+g、5-核苷酸的生物調味劑,屬于國際領先水平。


百菌園

河南伏牛山百菌園菇業有限公司位于雙龍鎮工業園,占地面積2680畝,總投資2.2億元,專注打造食(藥)用菌生態產業鏈,是集種植、加工、產學研游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示范園,被評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食用菌示范基地”“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