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成为我国粮食产能提升重点
4月,國務院印發《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從今年到2030年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任務書和路線圖。
《方案》提出,到2030年實現新增糧食產能千億斤以上,全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基礎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5億畝左右,其中谷物面積14.5億畝左右;糧食單產水平達到每畝420公斤左右。
為什么是新一輪?新在哪里?
早在2009年的時候,國家就啟動了第一輪的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計劃。當時提出到2020年,要將國家的糧食產量提高到1.1萬億斤,而事實上到202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1.34萬億斤,遠遠超過了預期目標,當時國家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提高糧食產量。
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1個省(區、市)進行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8453萬畝,比2022年增加955萬畝,增長0.5%;單位面積產量390公斤/畝,比2022年增加2.9公斤/畝,增長0.8%;總產量13908億斤,比2022年增加178億斤,增長1.3%。
2023年,可以說國家的糧食產量已經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量三連增。那么,在這個時候為什么還要提高產量?
這里不僅有提高總產量的考慮,更重要的是要優化品種結構。
在品種結構方面,《方案》將產能提升重點放在玉米和大豆上,按照“鞏固提升口糧、主攻玉米大豆、兼顧薯類雜糧”的思路,水稻、小麥重在提升品質、優化結構,玉米重在集成配套、主攻單產,大豆重在多措并舉、挖掘潛力,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雜糧雜豆等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優產穩供。
我們國家水稻、小麥這兩個作物產量是比較穩定的,玉米的產量時有波動,而大豆產量缺口比較大,所以要率先提升玉米和大豆的產量。
與上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相比,中國對糧食的需求發生了新變化。一方面,糧食需求總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需求快速增長,飼料糧在糧食需求結構中的重要性凸顯。將產能提升重點放在玉米和大豆上,這也很有必要。
另外,區域布局方面,主要是根據糧食生產現狀和未來增產潛力,鞏固提升優勢產區,挖掘其他地區潛力,調整優化糧食生產格局。《方案》明確了六大片區、不同省份的產能提升任務,并在全國部署了720個糧食產能提升重點縣,帶動重點糧食品種和產能提升任務有效落實。
主產區、產糧大縣是糧食生產的主力軍,是糧食增產的主要貢獻者。
糧食增產的重心是大面積提高單產
我國現在耕地資源、水資源比較有限,約束也越來越緊,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擴大面積提高的產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提升單位面積產量是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舉措。
而且,我國糧食增產潛力非常大。以玉米為例,2023年我國玉米單產435.5公斤/畝,跟美國相比還有差距,且我國東北平原玉米單產也遠高于西部丘陵地帶;再說大豆,2023年我國大豆單產132.7公斤/畝,畝產比巴西低100公斤左右,這些作物的單產水平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而且像水稻、小麥這些作物的大田產量和趨勢產量也有一定的差距,大田產量也有提升的空間。
在政策和科技雙輪驅動之下,我國糧食產能進一步提升的潛力仍然存在。這些潛力即五“良”: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策。具體來看,一是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二是推進糧食種業科技創新,三是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四是創新農業生產管理方式方法,五是完善糧食生產相關的支持補貼政策。
在行動中,如何補齊糧食生產的短板和弱項?
《方案》根據加強水利設施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種業創新和優良品種選育推廣、集成配套推廣重大增產技術、推進防災減災和機收減損等增產路徑,謀劃部署了農業節水供水、高標準農田建設、種業振興、糧食單產提升、糧食綠色生產、農業機械化提升、農業防災減災、鹽堿地綜合利用、糧食加工倉儲物流能力建設等9項支撐性重大工程。
《方案》還部署了多方面的保障舉措和扶持政策。比如,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支撐糧食產能提升的集聚效應;完善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提高農民種糧和主產區抓糧積極性;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健全現代糧食流通體系,提升糧食儲備調控能力,完善糧食市場調控體系等。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由當時的資源、環境、經濟、技術條件決定,生產能力提升是一個不斷積累和建設的過程。每一次糧食生產空間拓展、農業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都會帶來糧食產量的重大突破。
而這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計劃,也為農資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因為,提升糧食產能,特別是提升單產,關鍵在于農業各項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而這正是農資企業的專長和核心競爭力所在。
農資企業可以為農民提供更高效、更環保、更經濟的農業生產資料(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等),為農戶提供相應的高產、增產技術方案,如玉米密植高產技術方案,為農民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新技術,促進糧食單產的提升,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這樣的技術方案也是糧食主產區農資企業、經銷商獲得農資市場的增量空間,迎接銷量新增長的重要抓手。
希望農資企業、經銷商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升服務質量,積極參與政策實施,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